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
1.天峨县林区基本情况
天峨县是国家重点林业大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有“绿色宝库”之称。活木储量552万立方米,菇木资源非常丰富,每年森林采伐后的枝丫、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木材、木屑可达30多万立方米,非常适合各类食用菌生产。
2.气候条件
天峨县地形复杂,小气候类型多样化,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年平均气温15.9~20.1℃,最热月平均气温26.9℃,最冷月平均气温10.9℃,年降雨量1370毫米,无霜期330天以上,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居多,最高海拔1419米,最低海拔205米,是食用菌生产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3.市场潜力巨大
食用菌是世界公认的动植物食物之后的第三类食物——菌类食物,其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和降血糖作用,能彻底改善人们的亚健康状态。同时因其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自古就 被称为“山珍”,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作用,被誉为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在西方被称为“植物性食品中的极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联合国“一荤一素一菇” 健康膳食保健理念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食用菌产品正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食用菌生产具有“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的特点,是现代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典范,同时,还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的产业特点,是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农业转变为高效、生态农业的新兴产业。食用菌作为白色农业(微生物发酵业)与绿色农业(植物种植业)、蓝色农业(水产养殖业、动物养殖业)构成农业三大支柱产业,是形成完整的生态循环链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发展食用菌生产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缓解资源紧张的压力。
二、天峨县发展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1.分散发展,无序经营。
以农民自发生产经营为基础,生产规模小,且较为分散,农户间各自为阵,缺乏交流和协调合作,随意性大。
2.科技支撑弱。
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缺乏系统研究,技术成果少,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缺乏,多数农技人员和食用菌种植农户对生产技术的掌握只能一知半解,产业科技总体水平低。
3.缺乏行业合作和龙头企业带动。
食用菌生产者各自为阵,缺乏配合,难以形成合力。存在重复生产,竞相比价,互相拆台,造成分散生产经营,竞争无序,管理混乱,生产带动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弱,产品主要靠菇农自行销售。
4.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
产品主要针对本地市场需求,产品转化率低,优质产品比例小,品牌少,缺乏高质量、品牌化生产和扩展外销市场的意识,造成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使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徘徊。
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建议
1.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将食用菌产业纳入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规划,统筹协调,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设立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带动社会、企业、农民等多元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实施食用菌生产项目示范,以示范带动生产推进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建议把购买食用菌生产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2.搞好区域布局,扩大生产规模
高山地区大力发展天麻、茯苓、灵芝、竹荪 、香菇、云耳等药用菌、食药两用菌加工型干菌类,县城附近村屯大力发展木屑袋料栽培香菇、木耳、竹荪、平菇等鲜销型鲜菌类。大力创建名优品牌,提高食用菌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菌战略
建立健全食用菌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专业的食用菌微生物实验室,积极开展试验研究,开发特优地方野生菌种、引进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外销出口食用菌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大力扶持生产经营组织,突出产业化经营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突出整体推进,强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
5.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快速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培植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内联菇农,外联市场的作用。
6.强化食用菌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尽快组建相对稳定的食用菌技术推广队伍,派他们到院校和食用菌生产发达地区学习栽培加工技术,从而培训、带动更多的生产、经营能手。
作者简介:韦海燕,女,1976年生,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天峨县林区基本情况
天峨县是国家重点林业大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有“绿色宝库”之称。活木储量552万立方米,菇木资源非常丰富,每年森林采伐后的枝丫、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木材、木屑可达30多万立方米,非常适合各类食用菌生产。
2.气候条件
天峨县地形复杂,小气候类型多样化,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年平均气温15.9~20.1℃,最热月平均气温26.9℃,最冷月平均气温10.9℃,年降雨量1370毫米,无霜期330天以上,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居多,最高海拔1419米,最低海拔205米,是食用菌生产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3.市场潜力巨大
食用菌是世界公认的动植物食物之后的第三类食物——菌类食物,其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和降血糖作用,能彻底改善人们的亚健康状态。同时因其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自古就 被称为“山珍”,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作用,被誉为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在西方被称为“植物性食品中的极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联合国“一荤一素一菇” 健康膳食保健理念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食用菌产品正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食用菌生产具有“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的特点,是现代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典范,同时,还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的产业特点,是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农业转变为高效、生态农业的新兴产业。食用菌作为白色农业(微生物发酵业)与绿色农业(植物种植业)、蓝色农业(水产养殖业、动物养殖业)构成农业三大支柱产业,是形成完整的生态循环链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发展食用菌生产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缓解资源紧张的压力。
二、天峨县发展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1.分散发展,无序经营。
以农民自发生产经营为基础,生产规模小,且较为分散,农户间各自为阵,缺乏交流和协调合作,随意性大。
2.科技支撑弱。
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缺乏系统研究,技术成果少,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缺乏,多数农技人员和食用菌种植农户对生产技术的掌握只能一知半解,产业科技总体水平低。
3.缺乏行业合作和龙头企业带动。
食用菌生产者各自为阵,缺乏配合,难以形成合力。存在重复生产,竞相比价,互相拆台,造成分散生产经营,竞争无序,管理混乱,生产带动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弱,产品主要靠菇农自行销售。
4.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
产品主要针对本地市场需求,产品转化率低,优质产品比例小,品牌少,缺乏高质量、品牌化生产和扩展外销市场的意识,造成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使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徘徊。
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建议
1.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将食用菌产业纳入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规划,统筹协调,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设立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带动社会、企业、农民等多元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实施食用菌生产项目示范,以示范带动生产推进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建议把购买食用菌生产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2.搞好区域布局,扩大生产规模
高山地区大力发展天麻、茯苓、灵芝、竹荪 、香菇、云耳等药用菌、食药两用菌加工型干菌类,县城附近村屯大力发展木屑袋料栽培香菇、木耳、竹荪、平菇等鲜销型鲜菌类。大力创建名优品牌,提高食用菌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菌战略
建立健全食用菌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专业的食用菌微生物实验室,积极开展试验研究,开发特优地方野生菌种、引进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外销出口食用菌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大力扶持生产经营组织,突出产业化经营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突出整体推进,强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
5.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快速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培植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内联菇农,外联市场的作用。
6.强化食用菌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尽快组建相对稳定的食用菌技术推广队伍,派他们到院校和食用菌生产发达地区学习栽培加工技术,从而培训、带动更多的生产、经营能手。
作者简介:韦海燕,女,1976年生,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