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充满魅力的现代诗歌教学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ad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是小学教材中现代诗歌的共同特征。谈到现代诗歌的教学,很多教师总会疑惑: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悟出诗歌的韵味呢?听了几位教师教学《长江之歌》,觉得有些问题很值得思考和研究:
  (1) 课堂上,教师以“你对长江了解多少”发问,继而学生展示搜集来的有关“长江”的资料,介绍长江源远流长和对中华民族的滋养。在诸多交流中,学生对长江有了深入的了解,但这个过程占据整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学生对诗歌文本的理解仍停留在它表达了什么,歌颂了什么?
  (2) 教师立足文本,紧紧围绕诗句进行分析,理清诗文结构,然后将诗句一句一句拆开来理解,时而教师问学生答,时而学生问教师答,时而师生交流共同讨论诗意,课堂氛围非常热烈。但作为听课教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3) 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发现学生的讨论结果不甚理想,不符合预先设置的标准答案。于是,纠正学生不理想的答案,精细、全面地讲授自己的标准答案。
  上述几个课堂中,诗歌的魅力,教学的魅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失色了,学生没有真正感悟到本篇诗歌所富有的美好情感,更没有体会到诗歌语言所富有的音乐美和节奏美。究其原因:第一,辅助性的资料替代了对诗歌本身的感悟。无疑是舍本求末的做法。第二,以理性分析替代感性认识,以教师解读替代学生解读。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一味超限度地挖掘和拔高,使学生不着边际,产生不了美的快感、美的享受。第三,以固定的教学模式替代教师对诗歌本身的研读。如果教师没有针对诗歌进行有效地研读,合理地设计教学策略,所带来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停留于表面。
  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以多媒体音像材料替代文本为学生感悟媒介,过度拓展而缺少对诗歌本身的深度学习等原因,它们都使语言高度凝练,想象丰富,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并充满感情色彩的诗歌逐渐失去了它本该有的魅力。现代诗歌教学也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了。
  
  二、 现代诗歌教学的审美标准
  
  现代诗歌教学的标准不能简单地割裂成为几点要求。
  1. 现代诗歌教学应能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美是最能够激发兴趣的。诗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精神最优雅的表现方式。要让学生走近现代诗歌,首先要让诗的神韵吸引他们,通过朗诵去感悟他们。
  诗的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诗人的感情在字里行间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反复、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中蕴含的美感,深刻体会诗人的感情,进而调动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诗人感情基调一致,产生共鸣。在教学中, 教师应是个诗歌的热爱者,用自己饱含诗情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情绪,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如学生配乐朗诵诗歌《长江之歌》后,教师满怀诗情地这样评价:“长江就是这样一路歌声不断,热情澎湃地走向你,走向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经过教师感染,学生阅读热情不断升温。
  2. 现代诗歌教学应能增进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学,首要应当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只有重视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语文教学才算完成它最基本的任务,而语言新颖、凝练、形象,是现代诗歌魅力的主要来源。品味语言,能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魅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鉴赏能力,是充满魅力的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长江之歌》教学中, 在读到“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这句时,教师问: 你从哪个字词体会到长江朝气蓬勃?(“走”“奔”)如果我把它们都换成“流”,又怎样呢?(体会比拟的精妙)当读到“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时,教师引导学生与上文相比,同样是“走”“奔”,在这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 现代诗歌教学应能促进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现代诗歌中蕴含着极为感性,意味无穷的诗句,它向学生传达细腻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引领学生充分感悟诗歌时,可以通过推敲语言,琢磨构思,研究修辞手法等,来领略诗歌中的意义及审美价值。
  如教学《长江之歌》,感悟“母亲的情怀”这一环节,教师由浅入深,提出两个问题:“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学生答疑并汇报朗读,大屏幕上相应诗句变色突显。教师随即点拨感悟:透过文字你仿佛看到什么情景?交流:这是的母亲,因为 。
  学生结合诗句踊跃回答:“这是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母亲”,因为: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母亲,而且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这是健美强壮、爱满天下的母亲”,因为这里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拥在怀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4. 现代诗歌教学应能激起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充满魅力的诗歌教学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徜徉,享受诗歌所带来的独特的美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诗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意境、方法、技巧“生产”出这种“美”,逐渐激起学生写诗的欲望。再加上现代诗歌创作没有了古典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语言上更适合学生释放自己的才思,在充分理解一首现代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诗”,更有助于在其内心种下“诗歌的种子”。
  如在学生理解《长江之歌》这首诗后,教师引导学生放宽眼界:除了长江,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赞美?(海洋、长城、老师、母亲……)模仿《长江之歌》的形式,自己也去写一写。说着,教师展示自己的下水文,与学生交流,讨论和原文的区别。在交流中,学生的创作热情会更加高涨,思维也更加活跃,诗化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从学生的笔端流出。
  
  三、 努力打造充满魅力的现代诗歌教学
  
  1. 教师要了解现代诗歌,热爱现代诗歌,能够欣赏现代诗歌所带有的特殊的美感,能够正确理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真切情感。从这个维度上说,教师应当有诗人该有的气质,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诗歌阅读量,也就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中,教师有了诗人的气质,才能营造出诗的氛围,感染学生,让学生领略诗歌的魅力。
  2. 从教学设计层面来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针对现代诗歌这一特定的教学对象,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出符合教学对象需求的教学方案。首先,要以学生的视角重新解读诗歌。其次,要根据诗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理解:如对于“画面感”强烈的诗歌,可指导学生根据诗歌意境作画;如果诗歌抒发的情感与学生生活相贴近,可指导学生将诗歌改成散文,升华对诗歌的理解。第三,在教学设计时还需要“宽预案,精引导”,现代诗歌中思维发散点众多,要考虑到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于教师解读的思考,珍视学生思维的亮点。同时要注意引导的分寸和方式,切忌过度指导,牵着学生鼻子的“直线思维”。
  3. 加大学生现代诗歌的阅读量。对于现代诗歌,除了幼儿时期诵读的儿歌外,到了小学阶段,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导致学生对于现代诗歌产生陌生感,这也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瓶颈。
  为此,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现代诗歌,举办吟诵活动,让新诗在学生心中扎根。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其他文献
考古学家近日在英国哈德良长城附近,挖掘出两只来自古代罗马时期的拳击手套,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拳击实物.去年夏天,考古学家在哈德良长城附近已经
期刊
所谓“语文味”,内在地包含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训练以及人文教育。就拿阅读教学来讲,应该把对课文形式的学习和内容的学习统一起来,在让学生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不能离开对课文语言形式的理解感悟。语言教学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学习的主要途径。    一、 诵读语言,觅得风雅意无穷    倡导让学生诵读经典美文,创设高尚优美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典范的、生动
古诗含蓄凝练,音韵和谐,叙写内容离我们生活久远……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不但与一般的散文不同,而且与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也不完全相同。笔者尝试从这样四个方面来展开教学:理解诗句——体味诗境——吟诵诗歌——拓展迁移,以求高效。    一、 理解诗句    1. 读懂诗句。学生初读古诗,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读通诗句;再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熟读古诗,初晓其义。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对于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需要社会各界层形成共识,进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
阅读期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学中利用好阅读期待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那么,教学中如何利用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呢一、设
为了促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呢?    一、 方法求变求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实在见效。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研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给学生读书、思考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能学习习惯。  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疑难。如教学《鹬蚌相争》一文时,我运用导读法,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鹬和蚌
书法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手段。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育德、启智、审美、健身四方面功能。加强书法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 Calligraphy education
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成熟的艺术。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书法的实用功能已逐渐消退,作为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书法的纯
在目前的书法起步教学中,教师关注较多的是技法方面的教学,而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则是相对薄弱的、被忽视的环节。应该说,小学生的书法欣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ca
一、 走入生活,亲近成语    1. 利用自然环境学习成语。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大自然这一永恒的智慧源泉为儿童的终身学习服务。例如,在教学一下《练习2》的一组成语:“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时,我们可以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带着学生走入开满鲜花的公园,感受春天的气息,渗透成语的意思。学生们在如此美好的情境中学习成语,个个都兴致盎然,很容易就把所学的成语及它所描绘的画面融汇贯通。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