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积德:40年痴心制琴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于他,是惺惺相惜的知音,那些律动的音符寄托着他多年来的梦想;提琴于他,是至亲至爱的孩子,经他的手,一块普通的木料变成了充满灵性的乐器,他说琴头如人之首要五官端正,优美的琴声则如人有一副好嗓子。
  
  陶积德,一位69岁的花甲老人,从小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还自学了一门制琴的手艺。40年来,他一共制作了31把大提琴、100多把小提琴,他把这些心爱的“宝贝”几乎都送给了那些热爱音乐的孩子们。他总是随身带着调音工具,听到谁的琴音不对了,总会“忍不住”去帮着调试。多年来他一直在为一件事而努力:在中国第一把小提琴诞生的地方——青岛,在诞生众多音乐人才、拥有众多音乐爱好者的青岛,打造一家青岛本土的拥有自主产权的制琴企业,刚开始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作坊也行。他希望自己积累多年的制琴心得和手艺能够通过这个企业传承下去,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拥有一把好琴,也为青岛“音乐之岛”加上一块沉甸甸的砝码。
  
  第一件自制乐器:两截竹子、几根麻绳
  
  襁褓中,父亲曾用口琴为他带来了很多欢乐,一听到口琴声便手舞足蹈,并且吃饭睡觉都离不开那清脆的“天籁之音”。上初中时,邻居家的一把京胡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迫于囊中羞涩,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自己做一把!”他找来两截竹筒,粗的做琴筒,细的做琴杆,找来几根麻线绳做琴弦,没有钻孔的工具就把煤炉钩子烧红了,将竹筒烙出几个洞眼,还花五分钱买了一块蛇皮做琴筒。就这样捆捆扎扎,敲敲打打,一把粗糙但略具雏形的京胡制成了。他用这把简陋的京胡自学成才。
  初中毕业后,陶积德开始在青岛市歌舞剧院工作,开始只是跑龙套、打小工,但私底下却没少用功偷学“武艺”。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68年的一天,一位演奏员临上台前突发疾病,他自告奋勇登台救场,表现尚佳,这位日后的首席低音提琴师崭露头角。之后,剧团把一把破旧不堪的大提琴交到了他的手中,他如获至宝。用了一段时间,大提琴有点开胶,陶积德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把面板等一一拆下,第一次看到了大提琴的内部结构,他花了三个晚上,把所有的构件及尺寸比例都画在了本子上,再拼装黏贴起来,这成为了他以后制作提琴的第一手资料。资料有了,木料成为另一难题,他曾经用劈柴做过一把琴,但根本立不起来,“小提琴的面板要用白松木,其他部分要用色木,而当时由于是计划供应,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这些木材。”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时刚好国棉四厂搞职工活动需要一把琴,于是找到了他,并批了半个立方的木材,后来文化局又出了半个平方的木材,靠着这点木材和一套简单的木匠工具,陶积德开始了真正的制琴生涯。
  陶老说,自己制琴是被“逼上梁山”,这曾经有一段辛酸的往事。1969年,他最亲爱的胞弟不幸患了白血病,而从事科室工作的父亲受到迫害也被下放到了车间做苦力。家中一贫如洗,债台高筑。为给弟弟治病,陶老忍痛卖掉了两把心爱的大提琴。那可是他自己精心制作的大提琴啊,也是他弟弟病痛中的精神依托。每当弟弟被病魔折磨得难以忍受的时候,束手无措的陶积德唯有拉上一曲弟弟平时最爱听的曲子……弟弟的早逝给了陶积德以沉重的打击,而弟弟临去前仍念念不忘的大提琴又激发了他打造精品小提琴的决心。陶老说他不止一次地暗自发誓,一定要制作出一把世界上最好的大提琴,拉一曲最好听的曲子,给天堂里的弟弟听。
  如今,陶老已经制作了31把大提琴,100多把小提琴,“每制作一把,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在制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突破,如今,我刚做好的那把大提琴几乎每一个声部都有共鸣。”据说,陶积德制作的琴在圈内得到广泛好评。曾经,他打造的一把大提琴被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拿去参展,结果吸引了诸多国内外订单,他也成为了金音集团的顾问和座上宾,而那把琴也被永久收藏了。另外,他还是河北海艺乐器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
  
  “我要以制琴而终”
  
   陶老相信,每一把好琴都是有灵性的。“在国外,每一棵做琴用的木材砍伐、开料的年月日,甚至几时几分,都会被记录下来,做成一个时间档案。制琴者根据自己的灵光一闪,会指定要哪个时刻伐倒的木材,开始‘重新唤醒他的生命。’”陶老说他制琴的时候,也秉着这样一种理念:木材是树木生命的延续。所以他处理木材的时候,真的像对待一个小生命一样,无论是剖面还是上漆,都非常轻柔、细腻,并且还喃喃地和它对话,每天轻轻地擦拭,出门的时候还要告个别,那股心劲,就像对待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般。而提琴也会回报给他最动听的乐音,“我们会产生共鸣”,一谈起琴,陶老就焕发出一种慈父的光芒。他说自己一旦开始做一把新琴就有一股收不住的劲,每天都熬夜做到两三点,他近乎痴迷于刨子、铲子与木花的激情碰撞中,家里到处是木屑,睡觉时经常被木刺扎到。如此,大概半个月他就能让一块不起眼的木材变成一把精致、完美的大提琴。
   2008年1月26日,陶老一家被选为“青岛文艺世家”的代表,去深圳参加了由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五城市联合举办的“五城五福闹新春”春节晚会。在晚会现场,他带着自己制作的三弦,和着老伴傅子玉和女儿陶蓉的山东快书,向全国人民拜年。2008年奥帆赛期间,他还特别制作了五把五彩琴,作为礼物送给了外国运动员。
  如今,陶老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自己的“伯乐”,共同开创青岛本土的制琴企业,“对方一方面要有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是要懂音乐,有一颗为青岛音乐事业填补空白的责任心和远大志向,我会把我的制琴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希望一代代传承下去。”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体育得到了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发展困境.针对社区体育存在的困境,提出破解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目前社区体育发展的现
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深刻的,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吉林省要把握旅游消费新趋势,针对新的消费群体结构、新的旅游消费需求、新的
见到赵丽宏本人,便觉得他的形象和电话里的声音是一致的:穿着整洁得体,说话声调低沉清净,表情总是一派温和,约人都约在随处散落着文学读本的斯文茶社里,整个人就是书房里的儒雅先生一尊,真的很难和想象中“全国政协委员”那种为民生奔走疾呼的劳碌形象联系在一起。可是,就是这位看起来阳春白雪的读书人,从1988年第一次担任政协委员以来,多次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向政府和领导提出谏言,从最早在第七届政协会议上呼吁重视中
有文学专业的人劝诫我要重视主体性写作,有理有据.初出茅庐的我是轻飘飘的,因而可能是自视过高的.还没有体悟生命的丰富,却要故作老成,把“上帝视角”、“同理心”挂在嘴边,
期刊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向基层人民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其中,志愿者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对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