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对听障儿童攻击行为、语言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对听障儿童攻击行为、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听力障碍患儿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干预,实验组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对比两组攻击行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语言可懂度分级(SIR)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可有效减少听力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4~5岁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和健听儿童对语音情绪感知能力的差异,为听障儿童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从儿童康复中心、正常幼儿园选取28人参与测试,其中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和健听儿童各14人。在安静的环境下,通过电脑连接扬声器,给儿童播放事先录制的高兴、生气和悲伤的语音,要求儿童判断听到的语音属于何种情绪。结果(1)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对所有情绪的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正常听力儿童(P<0.001);(2)健听儿童在高兴和生气情绪间容易出现混淆,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则容易混淆所有情绪。结论以普通话为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音乐与大脑功能的关系。随着脑成像技术、脑电波技术等现代神经科学技术的出现,人们逐步揭开了高级脑功能的秘密,其中,音乐与大脑功能的关系逐渐明确。人们了解了音乐创作和音乐感知的相关脑功能区域,并可以通过视觉图像将其复杂的工作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为音乐治疗在神经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