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掠入射板条激光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all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替代主控振荡功率放大结构中的多级光纤预放结构, 对小信号高增益的掠入射板条放大器进行了模拟和实验研究。利用板条内线性温度梯度引起的轴棱镜结构, 测量了板条晶体的热转换系数。结果表明:0.1 mW和1 W种子光提取时, 热转换系数分别为0.37和0.28;抽运光功率为55 W时, 两种情况下板条最大温升相差16 K;小信号提取时, 板条晶体内的温升是制约增益提高的主要因素;采用0.1 mW种子光注入且抽运光功率为50 W时, 可获得1.8 W的激光输出, 增益高达43 dB, 水平方向光束质量因子M2x=1.30, 垂直方向光束质量因子M2y=1.28。
其他文献
期刊
A background removal method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notch filter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or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imaging spectrometers (PIISs) is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domain and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研究了一种基于模间干涉原理的微型椭芯保偏光纤的折射率传感特性。利用氢氟酸腐蚀的方法将椭芯保偏光纤制作成折射率灵敏的传感头,传感头可以根据控制腐蚀时间灵活控制其锥区结构。详细分析了保偏光纤内基模与一阶高次模模间干涉产生的双边瓣能量分布与被测折射率的关系,深入研究了锥区半径、工作波长对折射率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源波长为980 nm,折射率在1.39 附近时,半径为8 μm 的传感头折射率灵敏度能够达到-7.1/RIU (即归一化光强与RIU 之比,其中RIU 为单位折射率)。
期刊
由美帝的一些有关机构组成的阿波罗激光测距向后反射器实验研究组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工作。该研究组在执行“探测者”飞行计划期间即已进行试验。
期刊
为了克服常规平行式成像系统拍摄的三维公共场景较小、无水平正视差导致三维再现只能处于屏幕前方、容易引起视疲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平行式三维成像方法.在图像传感器中,以读出像素阵列中的部分未送入显示的预留像素为基础,借鉴离轴平行式显示技术,利用预留像素将读出像素阵列中用于显示的部分在水平方向进行相应偏移,最终送入3D显示器完成显示.在建立的数学模型上分析与推导,实现了水平视差P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发的光学操控技术由于其所需激光能量低、装置简单,近来引起了广泛关注。采用Kretschmann棱镜耦合法对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场进行激发,实现了对直径为10.8 μm的聚苯乙烯粒子的有效操控。通过引入一微孔阵列对入射激光光斑图样进行调制,实现了聚苯乙烯微粒在金膜表面的阵列式分布。实验中使用的光源为输出功率20 mW的氦氖激光器,所需要的能量密度仅为传统激光光镊能量密度的几十分之一。由于该装置成本低、操控灵活且较低的激光能量密度可以防止对活体细胞的破坏,因此,可在医疗领域中的活体细胞及DNA操
The accuracy of the background optical properties has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images in near-infrared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based on continuous wave 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 (CW-DOT). We propose a region stepwise reconst
As a consequence of Kramers–Kronig relations, the wavelength-dependent behavior of the metasurface is one of the critical limitations in existing metasurface structures, which reduces the design freedom amo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Here, we present an ap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