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角蛋白18(K18)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于福州市传染病医院肝内科就诊并被确诊为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20例,随访3个月,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检测其血清K18(M30、M65)片段含量,并收集相关实验室资料,分析不同组间M30、M65、M30/M65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相应logistic回归模型(LRM)。再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51例,测定其M30、M65值,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算LRM值,验证LRM模型诊断价值。
结果对120例肝衰竭患者随访3个月,死亡40例,病死率33.3%。死亡组年龄、血氨、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65值高于存活组,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糖尿病、肝硬化、肝性脑病、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基础病及并发症在死亡组中的发生率高于存活组。年龄、肝性脑病(HE)、上消化道出血、直接胆红素、M30/M6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模型LRM = 0.061×年龄+ 0.69×HE + 4.11×上消化道出血+ 3.201×ln(直接胆红素)-3.875×ln(M30/M65)-24.248。计算51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LRM值和MELD评分,并随访3个月,LRM模型AUC 0.889,MELD评分AUC 0.858,两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z = 0.417,P > 0.5)。
结论M30/M65比值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构建的包含M30/M65的LRM模型对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有较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