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基祥:用教育唤醒生命与成长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毕业后,谢基祥经过一年支教,顺利走上讲台。在此后的10年内,他攻读硕士,潜心教学,由于成绩突出,很快拿下高级教师职称,步入了职业发展的高原期。原本以为就这样过上一天两节课,一月一工资,周末假期玩小资的慵懒生活,直到自我审视后被内心从教的原动力唤醒,开始再攀高峰。被“唤醒”的谢基祥,亦用“唤醒”陪伴着一届届学子,引领他们在自我发现、自我肯定中走向自我实现。
  在“唤醒”中一步步前进
  紧张的高考刚结束,带完一届高三毕业班的谢基祥并没有放松下来,而是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与培训中。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主动与积极可以说是他多年从教生涯的“主旋律”,也是他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关键所在。
  曾几何时,谢基祥也迷茫过。他坦言:“评完高级职称后,当时也是有些迷茫,感觉专业发展上已经到顶了,自己还这么年轻,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谢基祥所在的贵阳二中是贵州省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成果丰富。近年来,学校在发展中形成了“教育:唤醒·陪伴·引领”的教育理念。其中的“唤醒”于教师发展提倡基于自我审视的原动力的一种唤醒,即从深层次认识自己应该怎样去发展自己的专业,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
  这样的理念一开始还没有触动到谢基祥,直到他评上高级职称的两年后,校长段丽英问了他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处?”
  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高深且无解的哲学问题,谢基祥却从此入手,开始认真地自我审视。没过多久他便有了自己的答案:我是教育工作者,我来自农村,是教育让我走出了山村,走进了城市,今后的我应该用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思想决定行动。理清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接下来谢基祥便忙碌起来,他将此称为“发展内需的指引性示范”。他被选派到北京大学参加“国培计划——全国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项目”培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次培训中“见到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阳光,从此不愿再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钱理群、温如敏、孔庆东、孙绍振、程郁缀等业界大咖,让他认识到,阳光下的语文教师,当有扎实的功底、全面的素养、横溢的才情、高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和健全的人格。“培训,不仅在于一招一式的借鉴,更在于教师发展内需的激活与发展方向的明确。”
  很多教师参加培训,通常是培训时心动,培训完又回到常态。好在,贵阳二中提倡的“唤醒”有一个特点——跳摘式唤醒,只要跳起来就能摘到树上那个桃子。通过一系列培训,学校为谢基祥梳理了接下来的发展目标,根据目标提出相应的努力方向。沿着这个方向,谢基祥顺利摘到了自己的“桃子”:连续三年,先后评上省级骨干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就在不久前,谢基祥被推评为贵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发展的路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其中的艰辛让谢基祥至今记忆犹新。尤其难忘的是那些白天上课、辅导学生,晚上回家做课题、写文章到凌晨的日日夜夜,但正是这些努力的汗水让一切水到渠成。
  与学生友好合作
  多年的探索、实践与积累,谢基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语文契合式教学,以此为主题的研究专著《中学语文教学契合的观察与思考》《语文契合式教学》还获得了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一个语文课堂不管用什么方式,必须得完成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的高度契合。”谢基祥阐明语文契合式教学的核心。在他看来,学生学习的东西是旧知,是以前的东西,而学生生活在现代社会,这让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一层隔膜。如何打通这样的隔膜?同时,学生之间有性格差异,合作的时候如何能达到契合、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谢基祥研究的重点。
  “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这个关系的原点,需要考虑他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情感认知等,最后选取一个最适合学生的角度,进行文本的二度开发。”同样,每个教师的性格也是不一样的,但作为教师,应该把部分本色的东西收起来,更多地以学生发展为参照,塑造自己的职业性格,这样才能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合,才不会出现尖锐的矛盾冲突。
  谢基祥曾经做课题的时候做了一个相应的调查: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之所以做这样的调查,源于工作中的一些发现。“不少老师认为学生就应该听老师的,这是对‘师道尊严’的异化。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友好的合作,一种智慧的合作。教师理应站在专业人士的角度找到与学生合作的点,让学生愿意与你合作。”谢基祥说。
  刚毕业的一届高三,谢基祥担任了年级排名一头一尾两个班级的班主任。进入高三,他打算做一个为学生鼓劲的标语,他原本想着这就两三分钟的事自己想想就完了。转念一想,应该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于是,他请每位同学都写一条,再进行全班投票。最后,在后进班上,“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还得靠自己”入选。写这条标语的同学并不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大家之所以选这一条,是认为这句话很接地气,能够对自己形成激励。有同学表示:“学校派了最好的师资来教我们这些在年级上并不突出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不是师资,根本在于自己意志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品质。”
  即便是这样的小事,谢基祥都会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友好合作。在他眼中,以生为本的基础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就是尊重课堂、尊重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在陪伴中引领
  “每次考完试后,我们老谢从来不会大刀阔斧地来收拾、整顿我们,他必做的就是开两节班会课,对我们做一些动员。”这是谢基祥班上的学生对他的一个评价,这样的班会课,被学生们戏称为“洗脑”。
  “其实就是思想教育。”谢基祥笑着回应。驻守高中多年,对高中学生每一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引领谢基祥非常清楚,于是便抓住班会课这个工具,对学生做一个系统化的“唤醒”与“引领”。
  面对一些学生升入高中的迷茫和懈怠,谢基祥会用理想教育“唤醒”学生向上的劲头,让他们对未来、对理想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他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说:“历史上被我们人民所记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所以,大家在树立理想的时候,不能只看到今后拿多少工资、住怎样的房、开什么样的车、做官做到什么层级,而是应该看自己在社会发展的哪一个方面能够起到比较大的影响。”
  高中阶段的学生光有理想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生涯规划的教育。“说到底,今后你想往哪一个方向发展,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如何把这样的兴趣爱好变得专业化,它在就业市场有怎样的前景等等这些都得让学生思考明白。”
  为强化教育效果,谢基祥会让学生去做相应的调查,或去网上搜索,或去询问业内人士。他还会请大学教授、原来的学生或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来与学生交流,增加他们这方面的认知。
  有了前期打下的诸多基础,临近高考前,谢基祥会在备考复习和心态调整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高考前十多天他告诉学生:“这个时候重点不是刷题,而是要保持节奏,回归教材,回归基础,重要的是考纲上要求的必备知识点和关键能力,在考前再全部做一次热身,防止因对旧题的过度依赖而遗漏重要的知识。”
  高考对于学生来说同样意味着离别,这时候种种情绪涌上心头,会对备考形成一种干扰,一些学生要么松懈要么异常紧张焦虑。2021年高考前,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小宇。小宇考上重点大学原本不成问题,但由于紧张焦虑,考前几个月成绩下滑比较厉害。临考前,谢基祥交给小宇一个任务:在“国旗下讲话”中发言,教大家如何调整自己的考前状态,缓解紧张的情绪。谢基祥解释:“第一,这是让他主动思考,应该如何缓解紧张情绪,调整自己的状态;第二,他站在国旗台下,当着几百个学生和老师大声发言,这本身就会紧张。通过这么走一遍,他会发现所谓的登台紧张,经历以后也就这么回事,没什么大不了,心理上会对接下来的考试放松很多。”果然,谢基祥这招很奏效,小宇慢慢恢复了状态,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考场。
  在曾经的迷茫中被唤醒,也在讲台上唤醒学生,陪伴、引领着他们高中三年前进的每一步。“教育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和成长愿望,促进人在自我发现、自我肯定中走向自我实现。”循着这样的教育理想,谢基祥步履铿锵。
  GOOD TEACHER
  谢基祥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指导委员会专家,贵州省中語会理事,贵州省骨干教师,贵阳市教学名师,贵阳市语文学科基地工作指导专家。
其他文献
提起丰都中学校长李应,熟悉他的老师、学生、家长都要竖起大拇指。他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教育艺术的不懈追求,从山区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市级重点中学的校长。曾有领导评价他:质朴是他的外衣,实干是他的衬子,睿智是他的贴袄,对教育事业炽热的爱才是他的内核。  扎根教坛31年,李应先后在六个学校工作过。站在三尺讲台任老师,他以敏锐的眼光立足当下,对学生关爱有加;主持学校全局工作,他以前瞻的
2016年9月,经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申玉辉申报的课题被列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课题名称为“高中语文课程语境阅读和语境写作实践研究”。  在一次集体备课中,工作室成员袁天芬和李妍分别奉献了一堂语境写作课和一堂语境阅读课,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预期对语境写作和语境阅读的课堂实践课,并以此提供研讨的具体课例。  名师名片  
秀出重宵,舋水仁山增气象;功臣一旦,状元宰相早安排。仁怀市盐津第二小学(以下简称盐津二小)创建于2018年8月,是仁怀市一所大型城区市直小学。目前,学校有教学班67个,学生3858人,教师188人。  “童心”是学校教育的落脚点,盐津二小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育人理念,以“一绽到底”為校训,以“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为校风,以“培根养正,静待花开”为教风,以“沐浴阳光,竞相开放”为学风,以童心教育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的共同见证下,全国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首批100篇音频作品正式上线发布。方明、傅成励、于芳、康辉、海霞、肖玉、弥亚牛、雷鹏,与其他近70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和顶级录音师一起,对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全部课文进行示范朗读,依托全国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打造出一部高标准、高品质的“有声语文教材”,
一个语文老师应该要有点故事,因为语文老师不是用数字、公式、定理、实验等建立与世界的联系,他是用语言文字建立自己的“天人合一”的。这里既有他的风花雪月,也有他的现实与当下、明天与未来。所以一个语文老师的心灵要敏感一点,情感要丰富一点,认识要深刻一点,对世界要多情一点。如此,他怎么能没有一点故事呢?  所以语文老师要善于讲故事。那么,我也来讲几个自己的故事吧。  故事一:读书是最大的教育  我这样一个
中央财政近日下达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预算 1 170 亿元,比 2016 年增加约 70 亿元,增长 6.4%。全国 1 377 万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1.43 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将获得免费教科书。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配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倾斜,从城乡看,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机制资金农村占 82%,城市占 18%;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占 77%,东部地區占 23%。  按照国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教育专家、校长、一线教师等不同维度,通过畅谈好老师发展理念,及好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实操案例,展示大家心目中的好老师。  熊川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为师者,首先应该有善心,因为在学校教育中,年龄越小的孩子其社会化程度越低,对老师越是崇拜,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小孩子还没有形成比较标准、客观的是非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无论老师怎
教学生涯中,文艳遇见过一个“三字男生”。交流时,不论文艳问什么、谈什么,学生的回答都只有三个字:“不知道”“不晓得”“不明白”……  撬不开学生的嘴,就走不进他们的心。面对不听课、不做作业、不叫老师、不愿沟通的“三字男生”,文艳一时束手无策。发愁中,某天,点子忽然来了——文艳决定发动几个孩子悄悄寻找“三字男生”的优点。没多久,一个孩子率先发现,又悄悄告诉文艳,“三字男生”爱上网,是游戏达人。  于
学生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本文的论述中,教师注重从生活、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以及练笔四个角度进行切入,主张在既尊重学生的写作学习主体地位,又注重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前提下,适时地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获得良好的写作教学效果。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多项问题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的调查,并结合笔者的个
今年8月8日,是第11个全民健身日。每年这一天,各地照例会组织多种活动,如体育设施免费对公众开放,再比如健康查体、运动讲座等公益服务活动。从应运而生的愿景到深入人心的理念,席卷全国各地的全民健身运动热潮,记录着中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但是,一些体育场馆往往只在全民健身日这一天才免费开放,让全面健身大打折扣。使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让全民健身走向常态化,才是设立全民健身日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