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教材习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ms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18-01
  【情景描述】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在第一次施教北师大三年级下《练习一》之后,学生低下的学习积极性深深刺激了我,我不禁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很幸运,我有了一些灵感,并在第二次执教后,欣喜地发现:原来单纯的计算练习,也可以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参与着。
  上课内容:
  1.20×6 35×20 23×30 20×18
  31×30 50×80 50×20 25×60
  2.选数填空。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 )×( )= 800 ( )×( )= 1200
  ( )×( )= 3500 ( )×( )= 4200
  ( )×( )= 2800 ( )×( )= 2400
  3.36×43 19×23 65×15 77×17
  53×18 28×32 69×12 34×49
  第一次执教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本领?(口算、估算、笔算、解决问题)
  2.第一题,以与同桌比快的形式学生独立完成,核对答案。
  3.第二题,第二题在学生独立完成,核对答案。
  4.第三题,先独立练习(告知学生:在老师喊停之前,如果做对四题,说明“过关了”,如果做对6题,就是“不错”,如果做对8题,那就是非常厉害!)然后点评黑板上同伴们列的8个竖式,明确算理。
  第二次执教过程:
  第二次执教过程与第一次大体相同,也采取上述两步骤,但习题做了小改动,修改如下:
  1.第一题,以与同桌比快的形式学生独立完成,核对答案之后,补充:( )×( )=( )。一分钟时间,跟同桌比比谁写得又对又快,接着同桌互相批改,最后指名学生说算式,其余学生抢答(也有几题由说出算式的那位同学指名某位同学在1秒钟内快速说出答案,其余学生认为回答者够快的话,则给与掌声)。
  2.第二题在学生独立完成,核对答案之后,补充:如果题目不要求我们选数填空,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接下来,我们再来写一写( )×( )=2800,( )×( )=2400,给你们90秒钟时间,看看谁写的算式最多!之后,引导学生再次小结:能写出这么多算式,你是怎么思考的?(0先不管,也就是“特殊化”——以简驭繁的策略)。
  3.第三题先独立完成前四题(动作慢的完成3题),点评黑板上同伴们列的四个竖式,明确算理。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500多年前,那时的人们会是怎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呢?介绍“铺地锦”的方法。然后学生独立完成第三题中的剩下三个算式。
  【反思与分析】
  一、习题具有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第一次施教中,学生仅仅是按顺序独立完成教材提供的三道习题,然后核对答案、小结算法,这仅仅是一题一解、一问一答而已,学生的练习过程是被动的。但第1题补充( )×( )=( )和第2题补充继续写出( )×( )=2400,这样的习题,答案就变得不是唯一了,这就给学生的思维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教材提供的三道习题,是静态的,答案是唯一的。当教材上的习题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心里也许会想“又要我们做作业了”;而当学生看到 ( )×( )=( )时,由于此题在形式上与教材提供的习题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并且答案是开放的,所以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兴趣,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应该怎么填”。
  二、练习形式具有多样性,学生乐“练”不疲
  教学实践表明:练习过程单调、呆板,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练习形式要多样化,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中枢,活跃思维,提高练习实效。针对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口、耳等多种器官参与练习。在第二次施教中,第1题口算,先是让学生与同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接着是“一分钟时间我能写多少算式”;交流补充的习题( )×( )=( )时,又分为以下形式:①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式和答案,其余学生用手势告知自己的判断;②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其余学生快速抢答答案;③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并由该生点名某位同学快速报出答案。这样的练习形式,符合了儿童好胜的心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口、耳等器官,所以学生个个都是忍不住高高举着小手,喊着“老师,老师,我来……”。
  三、习题体现层次性,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
  在习题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二次施教第3题列竖式计算,先让学生列竖式独立计算前4个算式,核对答案之后,教师介绍500多年前的“铺地锦”方法。
  图为“铺地锦”法:46×75=3450
  全班同学听得可认真了,并发现了两种方法的本质共同点,加强了算理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剩余4个算式的乘积,此时学优生迫不及待地尝试着用新办法计算答案,并且通过列竖式检查自己的尝试是否正确;而学困生,虽不能用新办法计算答案,还是只能通过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积,但他们经历了对古代数学欣赏的过程,这种简单、直观的“铺地锦法”,照样能激起他们的好奇与喜悦。
  作者简介:
  何建余(1984.12-),男,浙江省金华人,本科学历,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转型的背景下,深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分析了《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从注重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加强专业实训室建设、培养双师双能团队、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项目式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 转型 品牌形象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
期刊
【Abstract】The Corporate L’Oréal Paris was founded in 1909 and has succeeded in the overseas market. This article aims at analyzing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of L’Oréal Paris from the pe
期刊
【摘要】本研究对被试进行情绪调节策略的团体训练,采用《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中职生情绪调节能力量表》进行前测、后测,并对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提高中职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调节能力 教育建议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关于提高河源市中职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DXLJY1307。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摘要】幼儿有没有获得幸福,是衡量幼儿教育成效最根本的标准,《指南》指出:我们的教育一定要以孩子为本,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把教育融入孩子的需求当中,可见在《指南》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更关注孩子们当下过得是否幸福快乐,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努力探索让孩子体会到快乐幸福的园本课程的开发,极力尝试着让孩子体会快乐幸福的教育,如何利用和挖掘当地孩子感兴趣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构建幼儿园的课
期刊
【摘要】课堂是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然而很多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跑神,睡觉,玩手机......我们把这一问题称为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隐性逃课不同于显性的逃课,学生往往 “身在曹营心在汉”,表面上看并不影响课堂纪律,也不会对老师授课造成干扰。然而,这一行为却很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效率,降低了大学教育的质量。由于“隐性逃课”这一行为的特殊性,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却没有引以重视,更没有形成
期刊
【摘要】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意见,创新思维应进入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教学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中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如Myself, My family, My school,My favorite movie star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变得“能说会道”呢?本文试从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3-02  语文课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怎样才能最大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效性?带着这些思考和困惑,我一直在自己的每一节语文课中进行摸索、实践和探究!在一次次的摸索与探究的实践中,我终究品尝到了一丝丝收获的甘甜,下面我结合自己教授《
期刊
【摘要】在职中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会首先介绍兴趣的重要性与作用,然后分析影响职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后罗列出培养职中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 因素 职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97-01  1.兴趣的定义与分类  简言之,兴趣指个人对特定事物及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94-02  高中政治教学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一般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抑制,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宝安区一年轻老师2016年5月给宝安区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感受文化的影响》,受益颇多,愿与大家分享。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谈一下个人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预设与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8-02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学生,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