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七年回顾

来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7年来肠外营养支持在我院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从1992年中旬到1999年11月,对2768例病人进行了以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支持.凡严重感染、创伤可能引起之营养不良,不能进食,胃肠道无功能或胃肠道需要休息,以及各种原因引起或即将引起营养不良者均为肠外营养适应症.2768例病人分布于我院普外科,SICU、烧伤、胸外、骨科、干疗科,神经内科,肾内,血液等17个科室,其中外科系统占71.8%,内科仅占28.2%.结果和结论1.肠外营养是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它使重症胰腺炎,肠瘘,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等病人获得了治愈机会.2.危重病人处于严重应激和代谢紊乱,治疗中应遵循代谢支持原则,减少糖量,增加氮量.3.治疗中应注意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少量早期进食和口服谷氨酰胺是保护胃肠粘膜屏障简单有效的方法.4.对于严重创伤病人,尽管提供了足够而合理的营养底物,但病人的分解代谢并不因此而减轻,给予代谢调理剂(如生长激素)是有益的.5.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应配合化疗或用于围手术期,肝功能差的病人则应提高支链氨基酸含量,肾衰病人应降低氮量,主要提供必需氨基酸.6.一旦肠道能利用就要尽可能利用,肠内营养能保护肠屏障功能,还能改善内脏血液循环障碍,加速重症病人的康复.7.肠外营养的并发症时有发生,要特别注意.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为了观察营养支持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对4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病人进行肠内与肠外营养治疗,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4个重要脏器受损2例,3个器官受损2例.原发病因中2例为腹腔内严重感染,2例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在治疗原发病及必要器械支持的同时给予病人肠内与肠外营养,早期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其中非蛋白热卡30Kcal·hg-1·d-1,脂肪占40%~50%,氮量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AACD-CPR)是对胸部按压禁忌证患者心肺复苏(CPR)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强化《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所强调的高质量CPR的有力保障,将二者互为补充相向而行,是落实《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的具体行动,可谓是中国CPR智慧方案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以胸部按压为主的标准CPR(STD-CPR)与AACD-CPR的产生缘由、作用机制、操作方法、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