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蛋白超家族18A蛋白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88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超家族18A蛋白(KIF1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以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检测膀胱癌组织中KIF18A表达水平,根据染色结果,将膀胱癌患者分为KIF18A低表达组和KIF18A高表达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各组之间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KIF1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膀胱癌组织KIF18A高表达率为55.6%(35/63),低表达率为44.4%(28/63)。膀胱癌旁正常组织KIF18A高表达率为28.6%(18/63),低表达率为71.4%(45/63)。膀胱癌组织与其癌旁正常组织中KIF18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P<0.05)。KIF18A高表达率与性别(χ2=0.121,P>0.05)、年龄(χ2=0.268,P>0.05)、肿瘤直径(χ2=0.121,P>0.05)、N分期(淋巴结受累分期χ2=4.882,P>0.05)、M分期(远处转移分期χ2=1.690,P>0.05)均无明显相关,其与T分期(肿瘤浸润程度分期χ2=9.264,P<0.05)及病理分级(χ2=5.119,P<0.05)明显相关。

结论

KIF18A在膀胱癌组织表达上调,且其高表达与T分期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关节软骨细胞(ACs)共培养中的表达和对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第二代新西兰白兔BMSCs和ACs,细胞总量4×104,以3∶1的比例进行接触共培养21 d为实验组,应用Transwell培养板进行非接触共培养为对照组,向两组添加Cx43阻断剂18ɑ-甘草次酸(GA)50 μmol/L进行干预共培养21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在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的时空表达。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sham、TBI 6 h、TBI 12 h、TBI 24 h、TBI 48 h、TBI 72 h、TBI 7 d。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法制备小鼠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伤灶附近脑组织中NDRG2蛋白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小鼠伤后NDRG2的细胞和亚细胞定位。采用Stude
目的探讨异染色质蛋白3(CBX3)、p53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免疫荧光法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CBX3、p5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量,分析其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有脉管癌栓、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配对资料的χ2检验分析两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的CBX3蛋白、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Ⅰ)、单纯MSCs(Ⅱ)、空载体-MSCs(Ⅲ),HO-1-MSCs(Ⅳ),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移植成功后Ⅱ、Ⅲ、Ⅳ组从受鼠肺动脉细针注入单纯MSCs、空载体-MSCs、HO-1-MSCs。4 h后测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实验分两组:正常组(为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患者受累椎间盘髓核组织,n=20)、退变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髓核组织,n=56);通过Thompson分级法将髓核分为五级;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理切片;通过t检验比较VEGF和p53在正常组和退变组的阳性染色率;采用Spearman等级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的p.Pro780_Tyr781insGSP插入突变对诱导Lapatinib耐药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酶切、连接等方法构建对照组pHelper.CopGFP、野生组pHelper.GV358-ERBB2、突变组pHelper.GV492-ERBB2质粒转染293T细胞,收集上清并包装慢病毒,检测滴度为108,在融合率为70%~80%的
目的比较腹腔内与阴囊内注射GYY4137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A组)、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GYY4137腹腔给药组(C组)、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GYY4137阴囊给药组(D组)。A组为假手术组,B、C、D组大鼠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模型,C组和D组在复位前分别腹腔内和阴囊内注射GYY413
最新研究表明,N6-甲基腺嘌呤(m6A)是高等真核生物中RNA最常见的内部修饰之一,为动态可逆的过程,需要甲基转移酶样3/14(METTL3/14)、去甲基化酶肥胖相关蛋白(FTO)/Alk B同源蛋白5(ALKBH5)和甲基化结合蛋白YTH家族蛋白等参与。RNA的m6A修饰可通过影响RNA降解、微小RNA(miRNA,miR)加工和翻译等过程,进而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而且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中检测术前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的临床价值。方法接受ESCC根治性手术的患者327例,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评价总生存率(OS)的预后因素。纤维蛋白原和N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09 g/L和1.89,根据临界值标准定义纤维蛋白原和NLR(F-NLR)评分标准,高纤维蛋白原(≥3.09 g/L)和高NLR(≥1.89)者定义为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热效应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构建钬激光热效应体外研究模型,分别研究不同功率及能量模式(1.0 J×10 Hz、0.5 J×20 Hz、1.0 J×20 Hz、2.0 J×20 Hz)、灌注液的温度(20、37 ℃生理盐水)、灌注速度(0、10、16 ml/min)、光纤直径(200、365、550 μm)、碎石状态(碎石模式与空激发模式)等对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热效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