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fer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体护理实行的今天,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愈来愈受到患者的接受与好评。2010年开展这一活动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就门诊中开展这项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展开讨论。
  护理工作是一项维护和促进人们健康的医疗工作,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既神圣又琐碎,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杜绝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出现的纠纷,门诊在护理人员中推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并突出护理工作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服务宗旨,要求护理人员准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技巧,融合理论与技能,爱心与服务,及时预见、发现并解决患者就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达到护患间良好、有效的沟通。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来到医院第一个接触的地方,它的印象如何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因为工作量大,情况复杂,要做好护理工作,就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的基本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
  高尚的医德
  门诊护士要具备高尚的医德,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及时有效的解决患者就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门诊护士要热爱护理工作,爱岗敬业,对工作极端负责,视患者如亲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热情、耐心、优质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就诊场所,使患者安安心心来看病,高高兴兴回家去。
  
  规范服务态度和服务行为
  门诊患者来自社会的四面八方,在文化水平、个人修养、地域职业、性别年龄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护理人员要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均应一视同仁,不可搞差别待遇,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一律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对老弱病残的患者要给予主动的照顾,帮助其快速就诊,减少等候时间。对不理解医院的工作程序,言行过激的患者要懂得适时的沟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相信我们护理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带微笑,平心静气的给患者解释沟通,一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
  患者在就诊期间,经常会遇到采血输液、注射等项目。特别是年老体弱的患者或婴幼儿,他们对护理操作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门诊护士要掌握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才能减少患者遭受的痛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科学、规范、标准的护理操作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防范护患纠纷的重要举措。
  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在患者对医疗需求不断增强的今天,如果没有专业的业务知识,是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护士如果凭借患者的表情、步态及问诊能及时分诊,并能用预见性的眼光观察患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有可能防止患者延误就诊而发生突发事件。所以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新时期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由于以往的护理专业教育中没有设置法律课程,导致现实中许多护理人员法律知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引发一场不该发生的护患创伤,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接受相关的医疗法律知识的继续教育,强化法制观念、懂法、守法,并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保护患者和自身,为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总之,门诊护士要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等,还要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要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善待患者、尊重生命,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才能赢得患者的口碑与回头率,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ApoEε4等位基因与AD病人海马萎缩的关系.方法:利用MRI和PCR-FRLP方法对34例AD病人海马体积和ApoE基因型进行测定,比较17例含ApoEε4基因型和17例不含ApoEε4基因型
为了建立“工程光学”微课视频库,首先按照教学内容细分原则自上而下梳理了该课程的知识框架,以像差理论内容的细分为例讨论如何建立完整的课程知识点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几何光学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里说: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共情)应当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   沟通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是相当重要的,沟通就如人的血脉,如果沟通不畅,就如血管栓塞,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生活中没有沟通,就没有快乐人生,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工作中没有沟通,就没有乐趣,管理中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管理,不懂沟通也就是不懂管理,医患之间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