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台湾长果桑幼树枯桩的试验初报

来源 :蚕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桑品种台湾长果桑的成熟桑椹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台湾长果桑幼树养型期间易发生枯桩现象,导致树型养成及盛产期延后.本试验于台湾长果桑2年生植株夏伐养型时,在其支干剪口处涂抹不同的涂膜剂,调查枯桩率和新生枝条的长势,结果表明:供试的愈伤涂膜剂和抗菌防霉乳胶漆对减少台湾长果桑植株枯桩的效果明显,枯桩发生率分别下降到4.38%和6.40%,而对照区植株的枯桩发生率高达26.77%;2种涂膜剂处理后植株新生枝条的数量及生长长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即不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生产上可采用涂膜剂减少台湾长果桑幼树养型期的枯桩发生率.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不同水肥处理下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和养分变化规律,以连续4年进行4个灌水梯度(W1,W2,W3,W4)和5个施肥梯度(F1,F2,F3,F4,F5)的苜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水肥处理下土壤颗粒组成和养分指标,运用分形理论计算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灌水和施肥量对土壤分形特征和养分含量均影响显著,且水肥交互作用显著.在0~6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和分形维数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砂粒含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黏、粉粒含量和分形维数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减后
研究新疆福海金塔斯山地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地资源特征及其分布,以期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对策的制定及有效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利用“3S”技术手段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福海金塔斯山地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进行草地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草地面积14554.4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4.83%,主要草原类型为温性草甸草原类和温性草原类,其面积分别为1643.47 hm2和12911.01 hm2,共有2个草地亚类、5个草地组、10个草地型.97%的草地均有金丝桃叶绣线菊分布,小莎草组草地类型仅占3%.
目前随着舍饲化程度的提高,新疆新的羊病不断出现,老病变得复杂,传播也更加迅速、广泛.动物防疫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和不确定性,如果疫病防疫条件及措施跟不上,将制约着新疆整个养羊业的发展.本团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附属法规的相关内容,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检查的方法对新疆南疆的多浪羊示范养殖场防疫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结果显示,强化防疫意识、优化环境、重视养殖场防疫条件达标整改将成为促进多浪羊体系健康发展的重点工作.本文就多浪羊示范养殖场防疫工作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
本文旨在基于新疆乳质特性,开发一种降低酪蛋白含量且感官良好的乳基粉以满足后续开发新型功能乳粉的需要;以新鲜干制乳粉、乳清蛋白粉、牛奶球蛋白粉等为原料,采用乳成分快检仪对乳基品成份进行检测,以脂肪、蛋白、乳糖、低聚乳糖和半乳糖含量等结合外观、色泽、口感、硬度等感官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的乳基粉配方;结果显示具备低脂肪、低游离糖和高蛋白特征的新型乳基粉配方即西域春自产原料乳粉10.597、乳清蛋白粉1.615、牛奶蛋白600A 0.288;结论为基于各种原料的成份快检,结合感官评价,线性方程组规制,能配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北疆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丹草材料,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份饲用高丹草材料开展区域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5份材料GS5拔节期最早,出苗率最高,株高适中,干草总产量也为所有材料的最大值;GS6株高最高,出苗率低,但随着季节及刈割茬次,干草产量较大,GS6再生性好,生长速度快.综合对比,GS5、GS6这两份材料,综合选择适宜北疆地区种植的高丹草材料.
新疆深入贯彻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拓宽资金多元投入渠道,强化资金支持,稳步推进肉羊增产、奶业振兴、肉牛增产、生猪转型升级、家禽及特色产业等“五大振兴行动”,有力的促进了新疆现代化畜牧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地州规划发展目标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分政策措施未完全落实、现有畜牧兽医机构队伍难以满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畜牧业“五大振兴行动”推进不平衡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以发展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实现畜牧业增容扩量、以引进龙头企业为抓手实现产业要素集聚提质、以畜牧业实用技术
创新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协调统一的有效途径,对实现乡村发展、产业振兴意义深远.文章以喀什地区巴楚县的“蛋鸡养殖+有机肥加工+特色种植”循环经济模式和庭院种养循环经济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在深入探究这两种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情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适用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种养循环经济模式,为新疆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桑树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三倍体杂交桑组合桂桑6号的幼苗供试,于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资源圃进行桑树种植密度与行距配置的对比试验.共设计7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下的桑叶产量以及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试验组间的桑叶产量差异显著:0.5 m×0.2 m/1.2 m×0.2 m不等行距种植模式的桑叶产量最高,为50632.21 kg/hm2;其次是0.8 m×0.2 m等行距种植模式,桑叶产量为35587.23 kg/hm2;0.8 m×
种植耐盐性强的桑树品种是土壤盐渍化地区生态修复的技术途径之一.选择桂桑优12、桂桑优62、抗青283×抗青10、桂桑5号、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共6个桑树品种的实生苗供试,将供试桑苗种植于质量浓度分别为0 g/L(CK)、2 g/L、4 g/L、6 g/L的NaCl溶液中,在历时28 d的盐胁迫试验期,每隔7d测定和统计各处理组桑苗的枝高、叶片数量、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受害叶片数量和枯死植株数量等,初步评价供试桑品种实生苗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组桑苗生长均较好的桑树品种是桂桑优1
以浙江省兰溪市苗圃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二代无性系种子园不同结实能力(低产、中产、高产)无性系为材料,设置树干高2 m处截干(D2)、4 m处截干(D4)、不截干(CK)3种矮化处理.2017—2019年连续3 a,调查各无性系在树干高度1、2、4 m处分枝的雌球花量、当年生枝梢长度、当年生枝梢直径,分析截干矮化对不同结实能力无性系雌球花量和枝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树干高度2m处截干,显著促进高产、中产型无性系雌球花量的增加.2018年高产、中产型无性系雌球花量,分别比CK高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