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葎草多糖提取工艺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的较适宜范围,并应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4 mL ∶1 g,超声功率134 W,超声温度61 ℃,超声时间49 min,此时多糖提取率为352%。经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后的葎草多糖提取工艺具有试验次数少、计算简单、准确可靠等优点,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葎草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单因素试验;二次通用旋转设计
  中图分类号: R28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308-04
  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Merr.]别称勒草、涩萝蔓、拉拉秧、五爪龙等,为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是广泛分布于我国(除新疆、青海、西藏外)各省份的常见杂草,其嫩茎和叶可作为食草动物饲料。葎草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其味甘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葎草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炎、止泻抑菌、降压、镇痛等作用[2]。葎草中含有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胆碱、天门冬酰胺、挥发油、鞣质等成分。近年来,对葎草中黄酮化合物、挥发油的成分与药理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葎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含秋英苷(cosmosiin)、本犀草素-7-葡萄糖苷(luteolin-7-D-glrcoside)、牡荆素(vitexin)等;挥发油主要包含β-葎草烯(β-humul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α-古巴烯(α-copaene)、α-,β-芹子烯(α-,β-selinene)、γ-毕澄茄烯(γ-cadinene)、苯甲醇、苯乙醇等[3],然而关于葎草多糖的报道极为少见。超声波辅助法具有简单、便捷、安全等优点,可缩短提取时间,增大多糖萃取率,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多糖的提取。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葎草多糖,并应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期为葎草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原料与试剂葎草采自吉林工商学院周边农田,去掉根部及枯黄部分,洗净后于60 ℃干燥8 h,粉碎后过60目筛,保存备用。葡萄糖标准品购自上海华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蒽酮、浓硫酸、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1.1.2仪器KQ200-KDV型超声波清洗器(江苏省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UV-160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R-301型旋转蒸发器(上海科升仪器有限公司),SHB-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河南郑州长城仪器有限公司),TGL-20M型离心机(湘潭湘仪仪器有限公司),FW177型中草药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原料的预处理将粉碎后的原料按液料比5 mL ∶1 g加入石油醚,回流脱脂2次,每次1.5 h,滤去石油醚,滤渣挥干后获得预处理葎草粉末。
  1.2.2葎草多糖的提取将预处理葎草粉末按一定液料比加入水中,浸泡2 h后置于超声波清洗器,固定超声频率为 40 kHz,以不同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进行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将滤液浓缩至适当体积,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醇沉24 h,离心烘干至恒质量。采用Sevage的方法[4]除去蛋白质,离心并取上清液进行浓缩,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醇沉,所得沉淀用乙醇、丙酮、乙醚反复洗涤,真空烘干后得到葎草多糖。
  1.3试验设计
  针对影响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固定超声功率120 W、超声温度50 ℃、超声时间50 min,分别按10 mL ∶1 g、20 mL ∶1 g、30 mL ∶1 g、40 mL ∶1 g、50 mL ∶1 g的液料比提取葎草多糖,以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较适宜的液料比。固定液料比30 mL ∶1 g、超声温度50 ℃、超声时间50 min,分别按80、100、120、140、160 W的超声功率提取葎草多糖,以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较适宜的超声功率。固定液料比 30 mL ∶1 g、超声功率120 W、超声时间50 min,分别按30、40、50、60、70 ℃的超声温度提取葎草多糖,以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较适宜的超声温度。固定液料比30 mL ∶1 g、超声功率120 W、超声温度50 ℃,分别按10、30、50、70、90 min 的超声时间提取葎草多糖,以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较适宜的超声时间。在确定各因素的适宜范围后,以葎草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作4因素5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的工艺条件。
  1.4分析及测定方法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5],采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6],多糖提取率按下式计算:
  C=m1-m2m×100%。
  式中:C为多糖提取率,%;m1为样品中总糖含量,mg;m2为样品中还原糖含量,mg;m为样品的质量,mg。
  2结果与分析
  2.1液料比对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以10 mL ∶1 g、20 mL ∶1 g、30 mL ∶1 g、40 mL ∶1 g、50 mL ∶1 g的液料比提取葎草多糖,研究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加大而增加,当液料比超过30 mL ∶1 g后多糖提取率增加不明显(图1)。较大的液料比将为后期工艺带来困难,且能耗较高,因此选择30 mL ∶1 g左右的液料比。
  2.2超声功率对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以80、100、120、140、160 W的超声功率提取葎草多   糖,研究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随超声功率的加大而增加,当超声功率超过140 W后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图2)。超声功率对葎草多糖提取率具有双向影响,前期超声功率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产生空化作用,破坏细胞结构以便多糖的溶出;当超声功率超过140 W,超声波的机械剪切作用会加快已溶出多糖糖苷键的断裂,从而导致提取率下降,因此选择140 W左右的超声功率。
  2.3超声温度对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以30、40、50、60、70 ℃的超声温度提取葎草多糖,研究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随超声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超声温度超过60 ℃后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图3)。温度越高则分子运动越强,多糖越易溶出;而过高的温度可与超声波破碎共同作用,破坏多糖的某些结构或使其降解,从而影响提取率,因此选择60 ℃左右的超声温度。
  2.4超声时间对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以10、30、50、70、90 min的超声时间提取葎草多糖,研究超声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随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超声时间超过50 min后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图4)。前期超声波机械剪切作用和空化作用使多糖快速溶出;而长时间持续的机械剪切作用使已溶出的多糖分子糖苷键断裂, 从而降低提取率, 因此选择50 min左
  右的超声时间。
  2.5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试验结果
  2.5.1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显著性检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4个因素,以葎草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提取工艺,试验设计见表1,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1二次通用旋转试验的因素与水平
  因素0水平变化区间X1:液料比(mL ∶g)30 ∶15X2:超声功率(W)14010X3:超声温度(℃)605X4:超声时间(min)5010
  2.5.3两因素互作效应分析由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间只有X2(超声功率)与X3(超声温度)存在互作效应并达到显著水平(P<0.05),所以选取其他因素为0水平,分析X2与X3的互作效应(图6)。结果表明,当X2处于较低编码范围(-2~ 1),而X3处于较高编码范围(-0.5~ 2)时,两因素互作效应明显。在该范围内固定超声温度,则多糖提取率随超声功率的加大而先升后降;在该范围内固定超声功率,则多糖提取率随超声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缓慢下降,表明超声功率与超声温度协同作用时条件不宜过高。
  2.5.4频率分析与模型寻优本研究采用频率分析法寻找最优工艺,采用DPS软件对不同设计水平下的组合进行模拟
  试验,获得97个大于临界值2.94的方案,各变量取值的频率分布见表5。当X1在0.671~1.041、X2在-0.962~-0.585、X3在0.009~0.362、X4在-0.143~0.143时,多糖提取率高于2.94%的可能性为95%,此时优化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3.36 mL ∶1 g~35.21 mL ∶1 g、超声功率133.38~134.15 W、超声温度60.04~61.81 ℃、超声时间48.57~5143 min。考虑到设备的可操作性,将提取工艺条件更改为:液料比 34 mL ∶1 g、超声功率134 W、超声温度61 ℃、超声时间49 min。对此方案进行验证性试验,获得葎草多糖提取率为3.52%,接近于理论最高提取率3.49%,因此确定此组合为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表5二次通用旋转试验各变量取值的频率分布
  3结论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的工艺,获得的回归方程为:Y=3.352 86 0.186 67X1-0.139 17X2-0.094 67X12-0.098 42X22-0.127 17X32-0.214 67X42-0068 75X2X3。葎草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 34 mL ∶1 g、超声功率134 W、超声温度61 ℃、超声时间 49 min。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葎草多糖的提取具有试验次数少、计算简单、准确可靠等优点,可为葎草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蒋益花,陈敏明. 葎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7(2):150-153.
  [2]董江涛,李燕,徐慧强,等. HPD-722大孔树脂纯化葎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10(3):11-15.
  [3]芦雪霞,蒋建勤. 葎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3):230-232.
  [4]姚惠伶,蒋林彬. 超声波提取紫薯多糖的工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4):8357-8358,8361.
  [5]王艾平,周丽明,张勇,等. 水溶性茶籽多糖提取条件研究[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32(6):70-73.
  [6]周桃英,陈年友,陈中建,等. 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提取黄精多糖工艺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231-233.
其他文献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
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定义、类型、形成机制以及信号转导途径,并对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抗病育种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植物类病斑;形成机制;信号转导途径  中图分类号: S432.2 3;S43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094-03  收稿日期:2013-06-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为建立适宜安祖花DNA的ISSR-PCR 扩增体系,采用单因子试验对影响 ISSR-PCR 反应的各组分( 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引物、dNTPs、Mg^2+浓度)进行了优化,确立了适合安祖花的条带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吃到诸如蛋煎、干煎、湿煎、煎封、煎酿、南煎等煎制食品,酥煎却很少吃到。酥煎,是一种较新也较特殊的煎法,与煎酿法相似,但成品的质地、口味都有不同。酥煎菜成菜整齐美观,香而不腻。  下面,借《烹调知识》一角向大家谈谈酥煎的制作技法。  酥煎的方法:  选取质嫩肉类原料,腌制后剞大片花刀口。另将部分腌制后的原料剁成茸状,将肉茸抹在片、块状原料花刀口上,稍用力压使之嵌稳,上糊后用适量
1.渔家庆丰收    原料:腌好花枝片、腌好虾仁各50 g,鲜海肠、海螺肉、水发海参各45 g,蟹足棒(蟹柳)25 g,罐头玉米笋12只,油菜心12棵,西芹30 g,蒜茸、盐、味精、料酒、胡椒粉、湿生粉、香油、鲜汤各适量。  制法:1.把油菜心、玉米笋飞水后加调味品入味,再将玉米笋逐个插入油菜心中间,做成玉米形状,拼摆在大圆盘的四边待用。  2.把海肠去净泥沙切寸节;海螺肉、水发海参均片成薄片;蟹
近 10年来 ,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底盘上的应用突飞猛进 ,有学者将内燃机技术、液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出现称之为工程机械的三次技术革命 ,这指明了工程机械领域新的研究
一、保城椒盐排骨  备料:1带肉排骨800 g,砍1.5 cm长段,用糯米酒与盐、少许白糖拌匀,用湿粉抓匀。  2熟盐40 g,灯笼辣椒(粉)30 g,葱花少许备好,棕子油1 000 g。  3味碟:香菜、姜蒜茸、米醋。  制法:1锅洗净坐火,注入棕子油,五成油温,放入排骨浸炸,约炸10分钟,视油温升起放入复炸,香酥色金红捞出,沥干油,倒净油,顺锅放入熟盐、灯笼辣椒、葱花,放入炸好的排骨,下少许湿
工程项目及其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及恢复需要尤为突出,其对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作状况、工作-
结合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关于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和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