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惩戒措施在网络犯罪治理领域的适用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r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诚信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与网络犯罪治理的重要连接点.将信用惩戒措施适用于网络犯罪治理领域在政策上符合有效治理网络空间、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在理论上符合实现良法善治、追求积极的一般预防效果的需要;在事实上则可以契合网络空间的合约性特征,同时满足转变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需要.将信用惩戒措施适用于网络犯罪治理领域可以发挥有效治理网络黑灰产业、合理规范网络空间行为、正确评估网络主体信用的功能.将信用惩戒措施适用于网络犯罪治理领域既可以将其视作单纯的行政处罚措施,也可将其视作非刑罚处罚措施,两种路径各有利弊,应当根据社会信用体系以及网络诚信制度的完善情况予以选择.
其他文献
本研究修订编制适合测量学前儿童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并在学前儿童家长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通过文献分析,建构了学前儿童高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结构模型,在参考国外量表题目的基础上,编制了初始量表.按照量表编制流程先后对1633名3~6岁学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始量表进行题目删减与维度确定,最终形成了包括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和低感觉阈限三个维度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信效度符合统计学要求,能够作为测量我国学前儿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和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道德认同的两个维度—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符号化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2)共情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正念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通过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减弱了道德认同符号化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增强了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扣押是一项重要的取证规则.该规则适用不当可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和财产权.在适用过程中存在数据加密、云取证、数据镜像方面的技术障碍,也可能因数据分析的延迟而降低侦查效率.究其原因,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扣押范围过大违反了比例原则,取证的要求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同时,侦查人员的取证技能与现场勘验的要求不匹配.因此,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扣押规则的完善应当包括明确该刑事司法强制措施的独特地位,适当弱化对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形态的依赖,并辅之以相应的扣押程序、区块链技术以及专业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