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豆种植中,应用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助于提升大豆的产量。基于此,详细分析了选种、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大豆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环节,深入分析大豆大垄密植栽培工作,希望能够为大豆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大豆;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30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是一种通过合理规划垄距、行距及种植株数优化大豆田保水能力的栽培技术,运用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大豆种植作业效果。因此,应对该技术展开深入分析,以归纳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方案,推动大豆种植经济的优化发展。
  1 科学选种
  选种过程中,需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海拔等方面条件,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同时应尽量选择在大垄密植条件下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品种。一般来说,大垄密植法虽然能够提高单位土壤对大豆作物的承载力,但也会由于植株距离过近,而导致病虫害的加快传播,因此在选种时,还要侧重考虑大豆品种的抗病能力,以保证大垄密植技术的效果。此外,要保证所选的大豆品种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种子要大小均匀、形状饱满,为高产高效栽培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现阶段,随着育种工作的推进,在市场上的大豆品种越来越多,也不断推出新型的大豆品种。相比较传统的大豆品种,这些新型品種能够实现更高的产量,而且成熟期早,具有更高的出油率,豆秆也更加强壮和坚韧。大豆生性喜水,因此具备极强的抗旱能力,所以在大豆种植中,采用大垄密植栽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新品种大豆具有较强的抗性,也能够在成熟期这一阶段,缩短成熟所需的时间,更快地进行脱水操作,十分适合机械收割,不仅能够通过机械化的方式,提高收获效率,而且还能实现大豆的高产增收[1]。
  2 做好种子处理
  待选种完毕后,需要对选好的种子进行处理。该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有病虫害、质量较低的种子,并对筛选出来的大豆种子进行包衣、消毒处理,以强化其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大豆的成活率。现阶段,筛选处理工作的操作方式主要有人工、机械两种。其中,机械筛选的效率较高,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机械方式筛选种子。在包衣操作中,种植户可以采用适量的钼酸铵、硼砂与种子搅拌均匀,实现包衣,向种子喷射种衣剂进行消毒,也可以达到抗病虫害的效果。待筛选、消毒、包衣处理之后,种植户还要在播种之前,将大豆充分阴干,使其的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内,以免其出现潮湿发霉的问题,为后续的技术落实操作奠定基础[2]。
  3 做好整地工作
  1)选择合适的大豆种植地,并尽量选用前茬非豆科或者前茬作物为谷类的土地,以免前茬作物遗留在土壤中的病虫害继续感染。2)选地完毕后,开展深翻、深松作业,以打破犁底层,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深翻、深松也有助于杀灭土壤中的病菌、虫卵,去除杂草根。3)将翻、松土壤过程中翻出的土块进行碎土处理,以免其影响作物发芽、生长,如果有必要,还要适当借助整地施工,向土壤中拌入适量的农家肥、化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一般整地的时间选择在秋季,这样能够避免由于春旱的发生,对大豆种植活动造成阻碍。4)在冬季到来之前,要做好起垄工作,使其具备更强的保墒性能,这样所种植出来的豆苗就会整齐、均匀。大豆的根系较深,为了避免豆苗之间的生长差异,合理分配养分和水分,要防止在整地的过程中出现坑洼、沟脊,并且能够对于种植地的干湿程度,定期进行科学的调整,控制土壤团块的大小。豆苗生长过程中,要想确保其健康生长,就要合理控制土层的疏松程度,全面检查和掌握各个耕层的土壤情况,如果发现在耕层中出现板结现象,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对于过于紧实的耕层进行合理调节,让土壤具有更好的通透性[3]。
  4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1)根据种植区的具体天气、气温情况,确定具体的大豆播种作业时间。通常,如果种植地区的温度连续5 d保持在8 ℃左右,即可着手播种工作。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的播种时间在每年的5月初。2)在播种作业时,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地势较为平缓的种植地,可以选用机械作业的方式,开展大豆播种操作,以提高播种作业水平。现阶段,基于大垄密植模式的播种作业特点,可以考虑选用大垄高台专用播种机。这种机器的最大优势是能够进行特定的播种行距和垄距的设置,提高播种的精准性,同时能够保证这些种子在播种时深度保持一致,提高播种的均匀程度。3)在播种结束后,要尽快进行覆土保墒操作,一般在种子上所覆盖的土层厚度在3 cm左右。4)待播种完毕后,关注大豆的发芽情况,如果出现豆苗死亡、感染病害的情况,要及时补种上新的大豆苗,保证大豆大垄密植的产量,提升大垄密植技术的落实水平。
  基于密植理念,将原本的65~70 cm种植行距缩小到22.5 cm,此时,每667 m2种植1.2万株以上,基本可以保证每667 m2产大豆173.3 kg[4]。
  5 优化田间管理
  5.1 科学施肥
  在大豆的生长阶段,科学施肥能够保证土壤的营养充足,使大豆更加健康,以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因此科学施肥是保证大垄密植技术落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所种植的地块肥力处于中等水平,在施肥时应重点关注化肥的施用,或者在整地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腐熟有机肥或专用复合肥的施用量,但要注意将于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调节土壤的营养结构,使土壤对大豆的营养供给更加科学、有效,促进大垄密植技术的落实效果顺利达到预期。可以选择农家肥与化肥配施的方式,并且能够对于氮磷钾肥科学配比,一般来说,大豆种植施肥作业需要分3个阶段完成,即基肥、种肥,追肥。在此过程中,种植户需要在整地阶段,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每667 m2按照2~3 m3的用量施入土壤中,改善土壤条件。在播种前,每667 m2按照10~20 kg的用量向土壤中施用磷肥,并用根瘤菌剂拌种,以提高大豆的根瘤数量,增强其养分吸收能力。待大豆开花结荚时,每667 m2追施5~10 kg的尿素,也可以通过液面喷施1%~3%的过磷酸钙实现追肥,促进大豆的高产。   5.2 科学除草
  除草工作分为苗前除草和苗后除草。在苗前除草时,所选择的除草剂一般为广谱性的,不仅能够具有持久的效果,而且不会为害作物的生长。苗后除草一般在两片复叶之前进行,要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当在降水之后或者空气湿度较大时,就可以喷洒除草剂。喷洒除草剂时,要充分考虑种植地土壤的含水量,如果土壤湿润度较高,可以提前开展撒药工作,如果水分含量较低,撒药可以适当延后。另外,苗后除草也可以利用封闭除草的方法,利用50%乙草胺乳油,根据具体的墒情选择合适的用量,在兑水后使用[5]。
  6 病虫害防治
  在大垄密植栽培的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分为地上地下两种,其中地下病虫害主要包括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及根蛆,地上病虫害主要是食心虫、细菌性斑点病等。针对地下病虫害,在大豆的种子阶段开展包衣处理,能够实现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种衣剂与种子的均匀搅拌,对于一些早期的病虫害问题如根蛆、根腐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针对孢囊线虫病,可以通过合理轮作的方式降低该病的传播和发生率。另外,可以选择呋喃丹进行拌种或者直接混播,但该种方法只能够在一些孢囊线虫病发病率低的区域使用,而且只能实现10~15 d的防效。针对地上的病虫害,在经历暴风雨后,更加容易出现细菌性斑点病。该病的发病原理主要是由于大豆在叶片和根茎上,具有较多的伤口,因此更易被细菌所感染,所以会在大豆的叶茎处出现斑点和条纹。如果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可以喷洒一定比例的波尔多液,之后要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安排防治周期。
  7 结语
  增強大豆大垄密植技术的实施效果,能够提升大豆种植工作水平。在大豆种植中,借助大垄密植高效高产技术措施,可以提高大豆成活率、改善大豆品质、减少病虫害对大豆产量质量的影响、增加大豆种植收益,从而加快推动大豆种植产业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秀朵.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研讨[J].农家参谋,2020(19):108-109.
  [2] 刘峰,李雪杉.超早熟大豆品种华疆2号110cm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11):138-140.
  [3] 董德龙.浅析北方优质大豆的密植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188.
  [4] 许峰.浅析大豆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24.
  [5] 周鑫.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2.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1 粮油市场价格情况  1.1 粮油总体均价1—7月同比上涨,月度同比明显上涨  1—7月粮油总体均价5.44元/kg,同比上涨4.23%,比2019年同期明显上涨8.01%,价格指数107.02(过去5年同期均价为基期100)。其中7月均价5.48元/kg,环比上浮0.57%、表现平稳,同比明显上涨6.55%,价格指数108.52,比2021年最高点时下滑0.52%、表现平稳,比年内最低点时小幅
摘 要 红花是中原地区的道地药材,已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红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着产量较低、品质不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中药材红花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结合商丘地区种植情况和近年大田试验经验,阐述了红花种植过程中的栽培管理要点、技术难点。  关键词 红花;栽培技术;高产;河南省商丘市  中图分类号:S567.21+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
摘 要 通过不同水平的灌水(水淹)试验,研究灌水处理对老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菌群组成多样性、土壤线虫群落的改善及对再植桃树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灌水管理对老桃园再植土壤障碍消除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淹处理细菌和真菌数量减少,放线菌数量增加,土壤健康程度提高,对桃园再植土壤起到修复作用,但同时会降低土壤中某些有效养分的含量;水淹处理能减缓老桃树根系带来的抑制效应,并且泡水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摘 要 桉树是广西大规模种植的树种,具有速生丰产等优势,而焦枯病是影响广西桉树种植效益的主要病害,被列为桉树检疫对象。对此,分析桉树焦枯病特点及其常见的致病菌与为害,结合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病害防治经验,总结桉树焦枯病的预防与治理技术,规避焦枯病的影响,保障桉树种植效益。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
摘 要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采用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生态补偿在农户层面的作用机制模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生态补偿的生态效应和生计效应,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生态补偿在现实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借助Baron的实证检验方法,研究生态补偿、非农就业与农药投入之间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户以较多的农药代替劳动力投入,目前的生态管护项目通过抑制非农就业,间接减少
摘 要 为研究叶片结构对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的影响,采用混料设计进行了不同叶片结构的配比试验,测定其加工过程中烟丝结构和成品烟支物理指标。结果表明:1)叶片结构与加工过程中烟丝结构、部分指示细支卷烟稳定性的物理指标都有着较强的相关性。2)叶片结构能够导致烟丝结构变化,但受加工工序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在卷制后均呈现N∶1∶1(长丝、中丝、短丝之比)的比例特征。3)提高中片率,降低大片率,控制小片率,
8月有“立秋”和“处暑”2个节气。“立秋之日凉风至”,常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但受副热带高压控制,8月重庆市各地仍然处于炎夏之中,暑气犹重。立秋以后,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但是,处暑时节仍受夏季风控制,常有高于35 ℃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續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
摘 要 造林营林工作涵盖许多的造林营林实践要点,因此林业管理部门需要结合林区真实状况来合理选择林业造林总体规划方案,保证现阶段的林业造林工程获得最佳综合效益。林业造林管理部门必须要深入探索造林营林工作目前面临的障碍与难题,因地制宜地开展林业造林工作。对此,重点探讨了林业造林技术手段在造林工作领域中的运用措施。  关键词 林业造林方法;造林营林工作;实施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C
摘 要 四季青柠檬性喜冬暖夏凉的亚热带气候,在平地、丘陵坡地都适宜栽培,综合效益较高,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了台湾四季青柠檬品种特性、适栽条件、建园种植、修剪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贮藏保鲜及综合利用等高优栽培技术。  关键词 台湾青柠檬;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福建省德化县  中图分类号:S51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
摘 要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是一个山区县,气候温暖湿润,山多林多,森林覆盖率高,拥有建设生态公益林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好生态公益林,对于加快大埔县林业生态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障林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阐述了大埔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建设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