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腘下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初步经验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了解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在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腘下段病变中的可行性和短期效果。方法选取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其7支腘下动脉的15处病变进行PTA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患者的临床和血管造影表现,并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短期(〈12个月)随访。结果PTA技术成功率60%(9/15),PTA后放置支架6枚;术后1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而截肢;术后6个月的血管通畅率50%(3/6),血管病变复发率38.5%(5/13);1例于术后9个月余截除第一趾。结论在明确病变远侧流出道情况下,经皮腘下动脉腔内血
其他文献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化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可2015 年8 月12 日,震惊中外的天津港危险化学品
目的观察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在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吻合度。方法三个不同工作经历的临床影像科诊断医师作为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9例孤立性肺肿块的CT图片进行评价
轨迹球是B超机上的易损件,当其出现故障时,厂家通常会更换整个轨迹球,价格昂贵,作为医院工程技术人员有时通过简单处理,会使故障得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