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理解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5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而语文教学的“词语积累与运用”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但这一点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又未引起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学生的词语积累极其贫乏,写作时用词单一,缺乏生动性、形象性。 甚至会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比如:前两天我见到学生在作文时写到“这次综合活动开拓了我的视野。”很明显,应该是开阔了我的视野,因为“开阔视野” 就是目前能看到的东西非常多,非常广阔,而“开拓视野”是需要自己努力去探索,发现更多的东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1、认真备课,把握词义
  教师先弄清楚词语的意思,是给学生讲清、讲准词语的先决条件。在备课时,教学参考书上的词语解释可以做参考,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因为在一篇课文里,哪些词语要着重讲,哪些词语要一般讲,要根据课文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定。各班的情况不同,同一篇课文讲解的词语也就不同,教学参考书只是作一般的要求,有些词语,参考书上没有注释,而学生理解起来又有困难,所以我们教学时不能放过。
  比如:《三峡之秋》里的“素锦”,如果学生不知道它的意思,自然也就不能明白文中写的“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这句比喻句的妙处所在,更无法想象这一美丽的景象。在教学中,对于这一比喻句,我没有简单的让孩子们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就结束了,而是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素锦吗?”有一个孩子立刻回答道:“朴素的锦缎。”接着,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阅读这个句子,一边想象画面。听完后,又有孩子说:“素锦就是白色的锦缎”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很多孩子都说,这样的景象真的是太美了。假设在教学中,我没有抓住“素锦”这个词语让孩子们进行深入的理解,孩子们一定不会有这样的体验。
  2、理解词义、方法合理
  (1)词句结合,体会其义。
  结合课文,用浅显、形象的语言来解释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意思,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句子去理解,去体会。例如《黄鹂和山雀》一文中“老黄鹂说:“这是卷叶虫。这种害虫很狡猾。它吐出丝,把嫩叶卷起来,自己躲在里面吃叶肉。””“狡猾”一词,字典上的解释是:奸猾,不老实,耍花招。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解释还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学时可指导学生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卷叶虫把自己卷在树叶里面偷吃叶肉,梨椿象像个树皮的样子偷吃果汁,它们干的都是坏事,并且还不让别人发现”,这是什么?这就是“狡猾”。这样,学生就比较具体地体会到“狡猾”这个词的准确意思了。
  (2)形神再现,暗示其义。
  就是教師借助动作、表情、神态等的形象描绘或讲解,让学生在“见其形,观其神”的暗示中去明白词义。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风一吹,蒲公英种子就纷纷出发”中的“纷纷”一词,在讲解其义时,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的描述,然后想象风吹蒲公英,蒲公英种子在风中接二连三飞扬起来的情景,或者采用动作演示的方法,将一张纸撕成无数的小纸屑,然后一齐抛出去,这时的小纸屑往下掉落的情景;再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那只青蛙蹲在荷叶上”的“蹲”,教师讲解时可借助动作表演作形象描绘。
  (3)由本引申、分析词义
  有些词语,在具体课文里就不是它的本义,而是它的引申义和比喻义或其它用法。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原来意思,再理解它的引申义。
  如“碰壁”原指把头撞在墙上,而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在这里,“碰壁”指的是在黑暗的旧社会,革命者处处受迫害的意思,是引申义。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
  (4)词性比较,明晰其义。
  就是利用同(近)义词、反义词等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雷雨》一文中“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中的“垂”字,可利用同义词“掉”、“吊”等进行比较,理解其义。又如《日月潭》一课中,学生理解了“朦胧”一词,那么对“清晰”一词也就不难理解了。
  (5)咬文嚼字、辨析其义
  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减少错别字有很大的作用。如:《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中写道:“我和妈妈相约,等爸爸凯旋那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去迎接他。”句中的“凯旋”的“凯”是指胜利的乐歌,而“旋”是返回、归来的意思,“凯”和“旋”合起来就是唱着胜利的乐歌归来。如果说成“凯旋归来”,意思就重复了,就是病句。
  (6)演示操作,以形释义
  有些词语,如果只是老师讲解,学生还不易理解的,教师可采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幻灯、多媒体等的现场演示、操作,使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如《日月潭》中,“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一句里的“朦胧”一词,教学时可让学生准备一张透明玻璃片,先透过玻璃片看窗外的景物,然后朝玻璃片上吹气,使其上面聚集水雾,再透过有水雾的玻璃片看同一景物,比较前后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就可得出“朦胧”一词的意思。
  (7)借助已知,理解其义。
  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师生情》一文中“憔悴”一词,讲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如久病不愈的人,是什么样的脸色;通宵未睡的人,是什么样的状态等,由此想想“憔悴”的脸是什么样子,从而理解其义。
  (8)加强练习、牢记其义。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在平时的作业中,遇到有关词义理解的练习题不仅要让孩子们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大多数的阅读练习题中都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在评讲这一类题的时候,我总会让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还要到短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来证明,对于解释得好的同学还要提出表扬,鼓励孩子们找到方法和技巧。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理解词语的好办法,不能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词语手册或词典上的解释,这样,会使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这些词语,甚至会出现遗忘现象。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位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的初中数学,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推动,日益彰显出其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以逻辑思维培养为基础的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就这一阶段来说,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能够在课堂上猪肚提问的学生,其数学成绩往往不会太差。初中教学也就加大了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关注力度。本文立足于笔者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一方法
期刊
摘要:家长在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今这个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背景下,家长的素质和能力尤为凸显。本文当主要分析80后家长教育中呈现的问题,并理清产生矛盾的三对关系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源头,学校教育可以说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继续教育,当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父母就肩负起了对子女教育的重任。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
期刊
摘要:随着新教育的推广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班级的自主管理做为学生的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能否做好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对于学生正确行为与三观的形成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初中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采取合适的策略,充分发挥其作用,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探析 
期刊
摘要:完形填空,是高中英语试题考查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不仅要求学生准确把握英语短文整体内容,也要求学生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对于学生而言,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较好地处理完形填空中的问题。在高中英语课堂上,为了确保学生取得优异的英语成绩,应积极探索完形填空的有效教学方法。本文,先分析了完形填空失分的主要原因,再阐述了完形填空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有效教学  前言:近两年,我国加
期刊
摘要:数字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微课不仅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设计,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微课在网络上互相分享着各自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智慧。笔者大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探讨微课如何怎样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为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微课;融入;引导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时代的来临,我们很多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都在改变,“微”事物
期刊
摘要: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所谓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没有现成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找出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就是想方设法绕过障碍达到问题的答案。新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系统地分析和预测具体问题,在复杂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而非固定的,相当灵活和具有挑战性的创造性思维来探索和解决。有让小学
期刊
摘要:物理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的物理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物理。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學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本文阐述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前提以及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支架式教学  前言:物理知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设计动手操作活动,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意识逐渐增强,使所学知识更加扎实,应用知识更加灵活。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教学;研究  “动手做”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也是国内外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数学是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也开始了新的改革发展。传统的小学作文以并列式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于采用更能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收获到不同知识的层递式教学模式。本文将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例,详细分析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模式  引言:由于应试教育的固有影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得到发展和完善,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最大的
期刊
摘要:名言是很多人们通过亲身体验、实践而悟出的真实经验。它不仅往往包含着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深刻哲理,而且还对真善美的赞美,对假丑恶的贬斥;往往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每次读到名言,总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既能催人奋进,又能令人警醒。它具有很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语言的精华。不可否认,名言对上学的孩子们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本文结合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学名言活动进行总结、论证,并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