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就业至上”教育,工程师父亲把儿子逼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24224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侄儿求职难,受触动为中学生儿子谋未来
  
  董向林今年43岁,是北京市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来自河北承德农村,妻子王丽萍是地道的北京人。两人1991年“五一”结婚,婚后第二年,儿子董祥来到人世。
  1998年9月,董祥入学了。小学6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董向林观察到,儿子尤其喜欢看书,小学阶段,他便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以及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书,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读。儿子颇为得意,经常嚷着将来要当一名作家。
  2004年6月,董向林老家一个本家侄子来找他,请他帮忙找份合适的工作。他的侄子刚从南京一所高校毕业,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从大四下学期开始找工作,历经数十次面试,多数单位都觉得他学的专业华而不实,不肯用他。只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私人企业对他有意向,提供的还是薪水较低的文员、文秘之类的工作。就这样,侄子一直未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就来找叔叔帮忙。侄子的请求让董向林很为难。这些年,他在技术方面成了公司的权威,可在其他行业的人脉很贫乏。最终,侄子失望而归。
  通过侄子求职这件事,董向林觉得考大学选专业很重要。现在高校年年扩招,每年有数百万学子走上社会,如果没有好的专业,找工作难上加难。他马上想到了儿子。儿子要读初中了,6年后参加高考,如果现在未雨绸缪,把儿子往理科方面引导,将来考大学选个与建筑工程有关的专业,凭他的关系,儿子就不用为工作发愁了。妻子对他的想法很赞成。
  2004年9月,董祥上初中了。董向林密切关注着儿子的学习动向,叮嘱妻子在家一定要监督儿子,让儿子把学习重点向数学、英语等科目转移。董祥升入初二后,为了让老师对儿子的理科重视起来,董向林中秋节前从外地赶回北京,买了丰厚的礼物,以祝贺节日为由,背着儿子分别拜访了他的理科任课老师,让他们多关照儿子的学习。此外,董向林还向儿子宣布了奖励政策:只要理科、英语等科目考得好,就给他假期旅游、买名牌运动服等奖励,考不好就要给予惩罚。
  对于父母的威逼利诱,董祥做着无声的反抗。在家里,母亲进来检查他的学习情况时,他桌上摊开的是数学书,母亲一离开,他便看杨红樱、郭敬明等人的小说。他梦想着自己将来会成为第二个郭敬明。他还注册了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出来贴在网上。董祥的文章吸引了不少同龄人,博客点击量越来越高,让他很有成就感。不过,在老师的关照下,董祥的数理化成绩仍稳中有升。2007年6月中考后,董祥顺利进入一所省级示范高中。
  2007年7月,董向林主持的一项工程竣工后,开始休假。他决定利用公休假这个机会陪妻子、儿子到港澳旅游散心。在香港期间,董向林专门带儿子参观了香港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站在著名的香港中银大厦下面,董向林给儿子介绍说:“这幢造型别致,气势恢弘的建筑是著名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的杰作。好的建筑就是凝固的音乐,代表着人类的极高智慧。能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建筑作品,是一种成就啊!儿子,好好学习,将来争取做一名建筑工程师。”对于老爸的谆谆教导,董祥表面上频频点头,心里却在想,做一名大作家也能留下传世之作,像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作品不也流芳百世吗?
  旅游回来后,董祥把所见所闻写到博客上。他流畅的文笔以及生动的语言,为他的博客赢得了不少人气。一些女网友还留言想与他交朋友,这让董祥感到了文字的神奇力量。
  
  为了将来好就业,施计逼子报理科
  
  董祥升入高一后,董向林故技重演,分别给儿子的数理化各科老师送了厚礼,拜托他们对儿子的学习多费心。因为他清楚,按照惯例,高一结束后学校就要文理分科,如果儿子理科成绩过硬,选报理科就水到渠成。
  升入高一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董祥考得极不理想,化学仅考了50多分,物理也刚及格。这让他的自尊心遭受很大打击,尤其是化学,随着内容的加深,董祥学起来非常吃力。而让董祥欣慰的是,他写的一篇文章在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征文中荣获三等奖。获奖证书寄到学校后,校方给了董祥奖励。一时间,董祥成了同学们心中的“作家”。这次获奖让董祥信心大增,私下里,他创作起校园小说来。
  得知儿子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董向林非常着急,但他觉得不能把儿子逼得太紧,就安慰儿子,高一才开始,别把这次失利看得太重。
  此后,董祥对化学的学习依然不得要领,后来发展到一看到化学名词就头疼。化学老师和他谈了话。从老师的谈话中,董祥知道爸妈曾到过老师家里,求老师为自己的学习多费心。爸妈的做法让董祥感到很大压力。
  在父母高期望值的压力下,董祥学得很累,他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这样的心态,导致他的各科成绩始终无法提高。郁闷之中,他把希望和安慰都寄托在文学创作上。让董祥兴奋的是,他写的一篇校园小说在一份中学生杂志上刊登,一时在班里引起轰动。董祥也收获了自信和满足,并抱定了高二分科时选报文科的念头。
  高一学年结束了,董祥的理科成绩很差,让董向林大失所望,但让儿子选择理科的决心已定。当他向儿子表明态度时,儿子却表示自己要选文科。为了让爸爸看到自己的实力,董祥拿出了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面对儿子的请求,董向林沉默了。
  那天晚上,董向林彻夜未眠。他想,儿子太稚嫩,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而且选择文学这条路太艰辛,他要让儿子打消选报文科的念头。想了一晚上,董向林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此后的一个双休日,董向林对儿子说:“拿上你发表的文章,还有你近来写的一些东西,我带你去见一个作家朋友,让他对你的作品点评一下。如果他认为你有这方面的潜力,我就支持你报文科。”董祥满怀希望地同意了。
  在爸爸的作家朋友家里,董祥期待着作家叔叔的评价。看了董祥的作品后,作家叔叔笑着说:“孩子,恕我直言,你的文字功底不错,但作品缺乏灵气,没有底蕴,这和你的年龄、阅历有关。听叔叔一句话,文学这条路艰辛漫长,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这碗饭的。还是听爸爸的安排吧,毕竟就业更重要。”从作家叔叔家里出来,董祥心里非常难受,眼里含着泪水。董向林虽然于心不忍,但想到这是为儿子的前途着想,心里也就释然了。
  其实,安排儿子见作家朋友,是董向林想出来的主意,他提前给那位朋友打了招呼,让他帮自己劝说儿子。毕竟他是作家,说出来的话有说服力。过后,作家朋友给他打电话说:“其实董祥的潜力还是不错的,如果将来报考中文专业也会有很多出路。”可董向林认为,学中文将来就业的路子太窄了,他不想拿儿子的未来做赌注。就这样,在爸爸的安排下,高二分科时,董祥痛苦地选择了理科。随后,董向林再次向儿子的数理化任课老师分别送了厚礼,让他们对儿子多多关照。
  
  父母苦心误了谁?读高三的儿子患上抑郁症
  
  董祥知道爸爸背地里向他的老师做了“工作”,内心充满了反感,学习也疲于应付。高二学年结束后,董祥的学习成绩排在班里后15名。
  董向林对儿子的成绩非常痛心。暑假期间,他重金聘请了数学、物理、化学三位老师为儿子补课。老师们发现,性格内向的董祥对补课有抵触情绪,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沉默不语。上过几节课后,老师们都知难而退了。
  董向林对儿子的状况非常担忧。他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光对孩子施压不行,必须给他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董祥升入高三后,董向林鼓励儿子:“小祥,好好学习,即使明年考上三本院校,爸爸也会奖励你一次欧洲游。”面对老爸的许诺,董祥已经无法动心。坐在教室里,每当上物理、化学课时,他就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回到家里,面对妈妈的唠叨,他颇不耐烦,甚至歇斯底里地大叫。王丽萍看儿子状况不妙,也不敢多管儿子了。
  2009年11月中旬,在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董祥的理科成绩考得很差,化学仅考了30分,总分排在班里后10名。让他更受刺激的是,在一次放学的路上,他遇到了高一时的同桌李昊。李昊平时也爱写东西,两人曾经约定同报文科,董祥却在父亲的逼迫下报了理科。而报考文科的李昊越学越有自信,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了班里前10名的好成绩,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也充满信心。李昊踌躇满志的神情深深刺激了董祥。此后的一个月,王丽萍发现儿子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郁郁寡欢,和他说话,他也心不在焉,甚至答非所问。问急了,他就不耐烦地说:“别理我,烦着呢!”
  还没等王丽萍向丈夫汇报儿子的情况,董祥的班主任就给她打来电话,说董祥这段时间在班里表现反常,整天沉默寡言,有时脾气暴躁,上课时经常举手要去厕所,同学还发现他悄悄地用笔尖刺手臂。班主任觉得董祥心理出了问题,建议王丽萍带儿子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王丽萍听了老师反映的情况,心情颇为沉重,赶紧给丈夫打电话,把儿子近来的情况说给他听。董向林听后非常着急,第二天便请假赶回了家。他和妻子说服了董祥,带着他到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找到经验丰富的段旭老师咨询。
  段老师仔细听了董向林夫妇对儿子的情况介绍,给董祥做了心理测试,初步诊断他患了轻度抑郁症。随后,段老师和董祥进行了一次单独谈话,摸清了他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段老师和董向林夫妇进行了深入交谈。她说:“董祥的抑郁症来自于对现实生活及未来前途的失望。自从违心选报理科后,他就一直不快乐,而你们还时常给他施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毕竟有限,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再加上同学李昊选报文科后和他的反差,让董祥的精神受到了很大刺激。他选择了沉默、自虐这种方式来回避、宣泄,渐渐形成了轻度抑郁症。董祥抑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你们无视他的兴趣爱好,武断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逼他做不喜欢的事情,扼杀了他的兴趣与创造力。孩子未来的路应该让他自己走,一切以就业为出发点的做法只能让孩子承受痛苦的折磨。”听了段老师的分析,董向林和妻子惭愧地低下头。随后,段老师为董祥制订了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案,包括针灸、食疗、中药等综合措施。段老师对忧心忡忡的董向林夫妻说:“顺利的话,三个月后,董祥的精神状态会有显著的变化。”听到这里,董向林夫妇才松了口气。
  2010年3月下旬,笔者从董祥的母亲王丽萍那里了解到,经过近三个月系统的心理治疗,董祥的精神状态已渐趋正常。董向林夫妇决定,如果儿子今年高考失利,他们会支持儿子选文科进行复读。只是儿子两年的美好时光就这样浪费了,让他们非常痛心。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正确引导,而不是威逼利诱,孩子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杨咏梅、实习生陈明撰文指出: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和全国人大代表、北师大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志勇,来到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特别报道直播间,解读年初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价值。  两位嘉宾认为,此次家庭教
教 育任重而道远,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有必须懂得的道理。日本教育家认为,孩子在10岁前必须懂得以下10个道理:  1.让我所爱的家人幸福不是我的责任。幸福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不是他人给予的,孩子不需要为了让父母、兄弟姐妹幸福而勉强自己做不情愿做的事。  2.到外面要使劲玩儿。很多小孩窝在家里打电玩,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害。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让他们在户外使出全身的力气玩儿。  3.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要感到
——头像靓丽的陌生女子突然添加微信,联系热络后自称在山区支教,提出给孩子买个书包或蛋糕……这是最近被曝光的新的骗局套路。近日,据媒体报道,浙江余姚公安兵分三路奔赴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和湖南郴州,集中抓捕了10名所谓“山区支教美女教师”。据悉,余姚公安已實施十余次收网行动,共抓捕了21名所谓“山村支教美女教师”。  不少山村地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教育发展往往较为薄弱,很多偏远山区的
留守岁月,让女儿对我恨之入骨  我的大女儿凝凝现在上初中,虽然腼腆,但自信乐观,对学习和人生很有自己的观点,跟三年前她刚从老家回来时判若两人。那时的她偏激、固执、任性,对父母充满敌意,我一批评她,她就尖锐地反击:都是你们把我害成这样的!一度令我非常痛苦……  凝凝4岁多时,我们意外迎来了第二个女儿,当时因为刚开放一桩小生意,无暇照看两个孩子,我只好忍痛央求婆婆,请她把凝凝带回老家。但是,生意的忙碌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拥有众多的青少年爱好者。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场地、设备和足球训练,一些孩子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追梦之路。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成立为拥有足球梦想的孩子带来了希望。基金会理事长杨楠说:“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的足球梦想不再只是一个梦。”  近日,记者对杨楠进行了专访,听她讲述基金会帮助孩子实现足球梦想的实践和探索。  让孩子们的足球梦想不再只是一个梦  2012年7月底,30名
窗外乌云密布。森林核电站站长白马刚踏进办公室,顷刻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他快步跑向0号电闸,关好了窗户。他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突然,一道闪电击中了0号电闸,火焰腾空而起。火越烧越旺,迅速向1号、2号电闸蔓延。火光惊动了白马站长,他立刻拨通了他最信任的老朋友——消防警察黑马的电话号码,然后拿上电闸钥匙,试图穿过熊熊的火焰,靠近灼热的闸门。一股热浪袭来,他晕倒在地……  等他睁开眼睛,已躺在医院
如今,随着资讯、传媒的不断发达和普及,少儿对于诸如“我是从哪儿来的?”“亲嘴真的会生小孩吗?”之类的性问题,无论是采取避讳式的传统回答“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或“从马路上捡回来的”,还是采取如今“逗比”而通俗的回答“充话费送的”等等,都是不科学的、不负责任的。科学而理想的做法,父母应该根据自己一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方式,以及孩子对性问题的熟知或好奇程度,做适当调整。孩子问到什么程度,就透彻地回答
冰雨(化名)是一名高二女生,她说自己原来活泼开朗,朋友很多,近期朋友却突然都离她而去,让她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她相继谈了六个男朋友,但每个都相处不到两个月就分手了,在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内心也很受伤。现在她很难接纳被现实磨得自私、圆滑的自己,深陷自我迷失的恐惧和焦虑之中。然而追溯她的家庭成长环境,我们发现,她竟然像一株被压在石块瓦砾中的小树苗,哪怕扭曲自己,也用尽全身力量拼命生长。  连遭冷落难思
非婚子女,不得歧视  问:我和杜某同居多年,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去年生下一个女孩后,我与杜某关系逐渐恶化,半年前分居。女儿由我抚养,杜某不闻不问,也不肯支付抚养费。请问,如果我起诉要求杜某支付抚养费,法院会支持我吗?  汪琳(辽宁铁岭)  律师意见: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的同等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
亲子交流  要善用非语言沟通  如何与孩子交流?居高临下的说教或一厢情愿的喋喋不休都不可取。相反,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馨的拥抱,甚至只是点头微笑都能胜过千言万语。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吝惜你们的神态和动作,在用语言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辅之以热情的、充满爱的非语言沟通方式,让孩子全方位地感受家长对他的爱和鼓励。  我们知道,人与人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依据研究分析,在日常的沟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