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落后的学校教育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各大院校想要发展就必须采用现代化教育体系,然而在现代化教育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班级管理 干部 后进生 因材施教
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此,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抓好班级管理工作。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能够使本班形成一种好的班风学风,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保证学校教学质量。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的班级管理者,必须端正好自身态度,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全新全力的置身于教育管理事业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1、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班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班主任的表率作用。自古至今,教育家所遵循的始终是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一位教师良好的示范性,无形之中会为学生树立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例如在卫生扫除中,每次我带头拿起抹布擦玻璃的行动,都会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劳动积极性,这也验证了"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这句名言。
2、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很大一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干部选用时都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民主意识,极易给学生造成反感心理。更有的班主任视班干部形同虚设,样样事情自己包办,使班干部无工作可做,得不到锻炼,可有可无。我认为班干部的选拔应由班主任考察提名,交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而成。班委会一经成立,就放手让他们去干,每个班干部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班主任在思想上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每布置一项工作,班主任定个思路,具体行动由班干部组织安排。班主任对他们的工作要大力支持,同学们就能尊重服从班委调动。班干部以身作则,各司其职,认认真真管理约束其他学生,歪风邪气自然大大收敛,班级管理则对班主任来说轻松多了。
3、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班级里总会有后进生存在,后进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整个班级成绩的重要环节。一个学生之所以落后是有原因的,班主任不能片面地去教育,之前要找到原因,这样才能教育到点子上,让后进生接受,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的后进生自卑、懒惰、叛逆;有的是智力因素,理解能力差,学习基础弱;有的是家庭影响,家长对孩子的不重视等等。后进生虽然是少数,但是常常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摸清学生后进的原因。"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不应仅对优秀生关怀备至,更应该对后进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讓其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4、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一个班级要想全面发展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⑴班级工作充分实现民主性。在班干部选拔中,实行竞争上岗与民主选举并重。同时,细化班级工作,所有班务工作都会按照学生特长和爱好进行细致的分配,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并且事事必干好"。⑵民主是需要集中的。所有班级问题拿到班委会上集中讨论和解决。这种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中"充分体现自主性和主人翁精神的分工,这不仅培养了他们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充实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5、评价客观,因材施教
教师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评价,而这种评价则必须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愿望。因此,我在教育中力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注意发现优生的不足,防微杜渐;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对于后进生来说,成绩的劣势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很多优点,比如热爱班集体、性格直爽,安排他们做事情,一般都做得很好。对这些学生来说就是要鼓励他们,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他们的唯一标准,对他们要因材施教,单独布置作业,让他们在学习上感受到快乐。同时,班级要开展那些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吸取有用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6、定好奋斗目标
确立班级的目标,是班级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本班学生的培养方向,听取班级成员的意见后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班级各小组根据自身实际相应提出小组目标,由小组中各成员根据小组的目标和自己的能力及发展意愿制定个人的目标。要注意的是,目标不能过高过难,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否则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其次,明确班级成员在实现班级总目标中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实行自我管理,独立自主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班级目标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班级目标成果的评价,评价应根据目标针对实际取得的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并与奖惩制度挂钩,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他们自己及时进行总结。
7、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对待学习更加有激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唱歌的声音和唱歌的内容都会无形中提高人的精气神。例如,可以在早中晚适时地安排唱各种特点的歌曲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安排班长带领全班同学全体起立呼喊班训来提高学生的精气神。这种方法教学改变了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给足学生空间,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一个班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决定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而且还要有所创新,适时地去提高自身涵养,端正自身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班主任形象,让学生信服,客观上提高了感召力和班级的凝聚力,为班级乃至学校的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海英。和谐校园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
[2]罗永惠。浅谈《弟子规》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
[3]高发东。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 干部 后进生 因材施教
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此,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抓好班级管理工作。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能够使本班形成一种好的班风学风,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保证学校教学质量。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的班级管理者,必须端正好自身态度,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全新全力的置身于教育管理事业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1、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班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班主任的表率作用。自古至今,教育家所遵循的始终是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一位教师良好的示范性,无形之中会为学生树立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例如在卫生扫除中,每次我带头拿起抹布擦玻璃的行动,都会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劳动积极性,这也验证了"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这句名言。
2、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很大一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干部选用时都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民主意识,极易给学生造成反感心理。更有的班主任视班干部形同虚设,样样事情自己包办,使班干部无工作可做,得不到锻炼,可有可无。我认为班干部的选拔应由班主任考察提名,交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而成。班委会一经成立,就放手让他们去干,每个班干部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班主任在思想上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每布置一项工作,班主任定个思路,具体行动由班干部组织安排。班主任对他们的工作要大力支持,同学们就能尊重服从班委调动。班干部以身作则,各司其职,认认真真管理约束其他学生,歪风邪气自然大大收敛,班级管理则对班主任来说轻松多了。
3、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班级里总会有后进生存在,后进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整个班级成绩的重要环节。一个学生之所以落后是有原因的,班主任不能片面地去教育,之前要找到原因,这样才能教育到点子上,让后进生接受,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的后进生自卑、懒惰、叛逆;有的是智力因素,理解能力差,学习基础弱;有的是家庭影响,家长对孩子的不重视等等。后进生虽然是少数,但是常常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摸清学生后进的原因。"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不应仅对优秀生关怀备至,更应该对后进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讓其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4、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一个班级要想全面发展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⑴班级工作充分实现民主性。在班干部选拔中,实行竞争上岗与民主选举并重。同时,细化班级工作,所有班务工作都会按照学生特长和爱好进行细致的分配,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并且事事必干好"。⑵民主是需要集中的。所有班级问题拿到班委会上集中讨论和解决。这种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中"充分体现自主性和主人翁精神的分工,这不仅培养了他们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充实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5、评价客观,因材施教
教师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评价,而这种评价则必须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愿望。因此,我在教育中力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注意发现优生的不足,防微杜渐;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对于后进生来说,成绩的劣势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很多优点,比如热爱班集体、性格直爽,安排他们做事情,一般都做得很好。对这些学生来说就是要鼓励他们,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他们的唯一标准,对他们要因材施教,单独布置作业,让他们在学习上感受到快乐。同时,班级要开展那些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吸取有用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6、定好奋斗目标
确立班级的目标,是班级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本班学生的培养方向,听取班级成员的意见后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班级各小组根据自身实际相应提出小组目标,由小组中各成员根据小组的目标和自己的能力及发展意愿制定个人的目标。要注意的是,目标不能过高过难,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否则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其次,明确班级成员在实现班级总目标中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实行自我管理,独立自主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班级目标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班级目标成果的评价,评价应根据目标针对实际取得的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并与奖惩制度挂钩,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他们自己及时进行总结。
7、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对待学习更加有激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唱歌的声音和唱歌的内容都会无形中提高人的精气神。例如,可以在早中晚适时地安排唱各种特点的歌曲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安排班长带领全班同学全体起立呼喊班训来提高学生的精气神。这种方法教学改变了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给足学生空间,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一个班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决定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而且还要有所创新,适时地去提高自身涵养,端正自身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班主任形象,让学生信服,客观上提高了感召力和班级的凝聚力,为班级乃至学校的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海英。和谐校园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
[2]罗永惠。浅谈《弟子规》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
[3]高发东。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