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例谈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情境有两大功能,一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支点,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情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什么样的情境才是有价值的呢?现在就几个案例作简要分析。
  
  一、有价值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经验
  
  案例:“认识百分数”
  1.同学们都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呢?这是老师课前对三大综艺节目进行收视调查的初步数据:
  


  从上表提供的数据你能否一下子就看出人们更喜欢哪个电视节目呢?(分小组讨论研究,然后引入百分数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有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创设了调查收视情况的问题情境,其本意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分别计算出喜欢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再将几分之几改成百分之几,这样便于通过比较引进百分数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很多学生认为“我型我秀”节目最受大家欢迎,因为调查了20个人,有18个人喜欢这个电视节目,人数相差最少。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分析教师提供的信息,认为“快乐大本营”这个节目最受大家欢迎,因为这个节目他们最爱看。虽然教师也巧妙地例举只调查一个人,而被调查的这个人不喜欢看“快乐大本营”,这样喜欢收看这个节目人数为0,那么1个和0个人数相差只有1,但不代表“快乐大本营”最受欢迎,帮助学生理解:判断哪个电视节目最受欢迎不是看被调查人数与喜欢看的人数之间的差数。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从喜欢看电视节目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这个角度来思考。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缺乏充分的估计,成人化地认为学生学习了分数就会想到求出喜欢看电视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比较。殊不知,这样的情境将教学起点人为地拔高了,学生缺乏这样的生活经验,跳一跳也摘不到果子。二是因为情境的创设非常“生活”,太过迎合学生“胃口”,导致学生非常兴奋,不再关注题目中的数学信息,而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判断电视节目的可看性。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只凭成人的眼光来设计,而应该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做“根”,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结构进行分析,寻找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结合点,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情境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从而完成新知的建构。另一位老师也上同一内容的课,他首先出示两杯糖水,让学生判断哪杯比较甜,学生说:“喝一口就知道了。”于是老师让该生对两杯糖水各喝一口,学生尝后判断第一杯甜些。这时候教师出示相关信息:第一杯“含糖66克”,第二杯“含糖81克”。老师再问:“哪一杯比较甜?”此时,一部分学生相信喝过糖水的学生的判断,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81克比66克多,即第二杯糖水更甜些。一番争论之后,学生认为还要看看杯中糖水各是多少。于是教师出示第二组信息:第一杯糖水200克,第二杯糖水300克。学生顿悟:第二杯糖多,但糖水也多,第一杯糖少,但糖水也相对少一些,应该算一算糖与糖水的比例。通过计算,学生明白第一杯中糖是糖水的33/100 ,第二杯中糖是糖水的27/100 ,所以第一杯甜一些,然后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百分数的意义。泡糖水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事情,相对于前一个的情境,这个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给出两杯糖水,让学生猜测哪杯甜些,学生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品尝。接着,教师将信息分层出示,首先提供糖的含量,因为第二杯的糖多,学生对先前的判断产生怀疑,发现光靠品尝不能肯定哪一杯糖水更甜,而只知道糖的含量不知道糖水的重量也是不能判断的,因此产生了认知冲突,想知道糖水的重量变成了学生迫切的内需,也自然关注到糖和糖水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考是自然引发的,这样的情境根植在学生的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才更有价值。
  
  二、有价值的情境应联系现实生活
  
  案例:“可能性大小”
  圣诞节快到了,小白兔、小羊和小猴子三家书店为了招徕生意,各自推出了节日摸奖活动。三家店门口都写着:凡是到本店购书的小朋友都有一次摸奖的机会,摸中红球的奖励一枝自动铅笔。
  


  你喜欢到哪家书店去购书并摸奖呢?你们认为在圣诞节时哪家书店的生意会最差呢?
  反思:教师在设计这个情境的时候借鉴了一份发表的教学设计,在试教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学生都认为小朋友们喜欢到小兔家购书,因为在小兔家摸奖中奖的可能性大。然而在正式上课时,问题出现了,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觉得有问题,球都在箱子里,摸球的人怎么知道哪个店盒子里的红球多呢?”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愣了一会儿说:“是啊,商家就是为了告诉大家盒子里装了什么球,他们将不同颜色的球都画到盒子上了。”“啊!那么小猴子不是太笨了?”虽然教师化解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但这个情境是与生活实际相悖的,对于事件的真实性,学生仍是采取怀疑态度的。其实,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为了使教学引人入胜而生拉硬拽,绞尽脑汁设计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境。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情境不但没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激起了学生的疑惑,这不是我们老师所想看到的。
  虽然趣味能调动学生想学的情感,但是这种趣味的情境应该是与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相关的以及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最接近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调动他们全部的感受力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切地体验学数学的价值。
  
  三、有价值的情境应该简约鲜活
  
  案例:“9加几”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去儿童公园吗?
  生:喜欢。
  师:让我们出发吧!(课件演示)。
  师:到了儿童公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蓝蓝的天,碧绿的小草。
  生2:我看到小朋友在踢球。
  生3:我还看到小朋友们在排练合唱。
  生4:我还看到几个小朋友在爬山。
  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5:我还看见有同学在套圈。
  师:小朋友们踢球流了很多汗,他们最需要什么呀?(教师一看学生的注意力仍没有转移到分饮料上,只好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
  生:水(饮料)。
  师:画面最左边的同学在干什么呀?
  生6:他们在分饮料。
  师:这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了,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
  现实生活是情境创设的土壤,而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复杂性,复杂性成了学习情境应具有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复杂不等于繁琐,更不等于多个生活场景的叠加。在本案例中,教者的原意是以学生熟悉的儿童公园的一系列活动场面,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引出“9加几”的算式,并从中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但是,情境的丰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会使学生受到一些无关信息的干扰。如果真实情境的干扰因素超过了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本案例中,因为很多个活动场面堆砌在一起,学生很难对情境中场景的主次轻重作出明确的区分,致使他们的观察游离于学习主题之外,虽然感受到情境的“枝繁叶茂”,却看不见树干,在枝叶上白白浪费了很多获取新知的宝贵时间。
  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怎样使情境真实形象而又不臃肿繁琐呢?我觉得应该学会围绕教学主题选择一些相对简洁的教学情境。本案例的执教者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观察“分饮料”的画面呢?这是因为饮料一般10小盒装成一大盒,只要将图中大盒子里的9小盒添上1小盒就可以凑成10小盒。这样的操作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教师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整个情境由多个场景堆砌而成,就宛如一棵大树有很多枝干,每一个枝干都连着一个知识点,教师要学会修剪,突出主干,留住精华,让学生真正关注情境中的问题。其实,本案例可以直接从创设“分饮料”的情境入手,画面直接出示孩子们踢球的场面以及桌子上分剩下的饮料。通过盒子里面9小盒饮料和盒子外面有4小盒饮料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用学具操作、讨论探究算法。这个情境既具备趣味性又具备实用性,而且学生会更多地注意本课的学习主题:9加几的口算。在学生通过这幅主题情境图理解了9加几的算理后,其他的运动项目可以放在“试一试”环节,展示公园的其他运动画面,让学生自由选择图中的信息列出9加几的算式,并算出结果。这样创设情境,既紧扣知识,又主次分明、枝干清楚,不会因为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通州市金河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几年随着各地区加大推广墙体材料革新的力度和深度,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工艺技术、施工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了种类繁多、名称各异的建材产品。如何根据
为实现核动力装置事故后压力容器水位监测,设计了基于热扩散式水位探测器的压力容器水位测量系统。该系统由热扩散式水位探测器和信号处理机柜构成。热扩散式水位探测器测量
校园电视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以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为例,主要介绍学校在校园电视台建设中的初步探究成果,旨在开拓学生的创
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影响着一个村落的发展,也映衬着这个村落的风土人情。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村落的衰落十分明显,加强传统村落文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落实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要求,抓好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工作,主动为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做好服务,努力用档案的力量守护中国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