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兴起互助养老模式 让我们帮助彼此养老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jizh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间名为芭芭雅嘉(Babayagas)的退休女性专用公寓在法国大巴黎地区建成,近几个星期以来,二十多名60到80岁的妇女一起搬到这座位于巴黎东部的蒙特勒伊苏布瓦市的建筑里。
  到目前为止,所有房间已全部出租给60到80岁的退休女性。这间养老公寓颠覆了传统养老院的方式,它所提倡的“互助养老模式”对于有自主行动力,并且“不服老”的“低龄老人”养老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法国,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设备齐全,均设有小型餐厅、咖啡吧、小型图书馆、小型放映厅以及医务室,并且有专业的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养老院有公立和私立之分,但是价格都相对较高,一个月的费用在2000欧元左右(约合16000元人民币)。这些价格昂贵的养老院,对于低收入的孤寡老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一般来说,法国人的退休金源自三方:一方面是政府强制性收缴,根据行业直接在工资中按比例扣除;一方面是企业代缴,雇主按比例承担雇员的养老保险费用;第三方则是源自个人意愿,可以选择参与其他养老保险的项目。退休后即可每月领取养老金。
  芭芭雅嘉公寓计划始于1999年,是专为退休女性建立的一个“乌托邦”计划,由现年85岁的泰蕾兹·贾勒提出。她希望为65到90岁的女性建立一个自主管理,互相尊重,团结而有开放性意识的地方,让她们居住在一起,互助帮助,一起慢慢变老,共同度过人生最后的阶段。

针对独立自主能自我管理的女性


  泰蕾兹的母亲死于肺病,从她发病到去世,整整被疾病折磨了五年。作为女儿,泰蕾兹要照顾母亲;作为一位独立的女性,她有自己的工作,还有自己的儿女要照顾。这五年对于泰蕾兹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作为一名资深的女权主义者,泰蕾兹希望当她年迈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生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不息,而不为自己的儿女以及其他人带去麻烦。出于此,泰蕾兹提出了芭芭雅嘉公寓计划,并得到了几位好友的支持,由此展开了漫长的向政府相关机构申请资金和研讨的过程。
  这项计划的受益者仅限于女性。泰蕾兹认为,男性丧偶或者离异之后,更加容易地找到另一位更加年轻伴侣。同样的情况下,社会舆论对于女性更加不利。当一名女性超过一定年龄之后再寻找伴侣会更加困难。
  68岁的珍妮·波波特(Jeannie Popot)看上去只有五十多岁。作为一名曾经的幼儿教师,她笑容和蔼,非常幽默而健谈,始终保持着童心。珍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法国人家庭里,兄弟姐妹一共10个,所以她决定自己不要小孩。以前,她住在巴黎西部的一间公寓的四楼。这间公寓没有电梯,虽然平时对她而言也是一种锻炼,但是有时候购物回来也非常的不方便。
  马丁妮·布罗萨尔(Martine Brossard)今年67岁。刚刚退休两年的她,曾经是一名法国政府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马丁妮打扮时尚、妆容精致、气质优雅,是一名典型的巴黎女性。
  退休后,突然没有了忙碌的工作,马丁妮一时间有些迷茫。作为一名独立自主的女性,她希望保持生活的目标和动力,不因为步入老年而被社会遗弃。
  芭芭雅嘉公寓的构想就是希望一位将她的一生奉献给孩子、丈夫以及工作的女性,可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解开束缚,为自己而活。退休之后,这些女性将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的生活。同时,她也希望能够改变年轻人对于变老的恐惧,老年人对待自己的看法,以及社会舆论对于老年人的偏见。
  在斯拉夫神话中,芭芭雅嘉(Babayaga)是一位住在不见天日的森林深处的女巫。她有一栋木头造的小屋,由鸡的腿支撑着。女巫嗜血成性,掠夺孩童,袭击旅行者,并将人丢进她的炉子里烤熟吃掉。同时神话中的芭芭雅嘉还有另一层含义,她还是一名年长的指导者,为迷途的年轻人指点迷津。由此,泰蕾兹和蒙特勒退休人员协会选择了“芭芭雅嘉”为公寓命名。

“老了并不是只能在家里等待生命结束”


  这项计划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而几度搁浅。直到2003年夏季,因为高温导致19500名7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养老问题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此项针对退休女性的计划才得到重视。
  经过11年的讨论与调查,2009年芭芭雅嘉公寓正式破土动工,历时4年,于2012年底落成。法国政府、蒙特勒地方政府以及法国低租金住房办公室对此公寓的建设计划提供了400万欧元的赞助。
  前任蒙特勒市市长让-皮埃尔 贝拉尔德 (Jean-Pierre Brard)非常支持芭芭雅嘉公寓计划,并亲自为公寓选址。于是这间在2012年秋建成的公寓得以坐落在巴黎东部蒙特勒伊苏布瓦区的市中心,距离地铁站、市政府和商业中心只有几步之遥,去小巴黎也非常便利。当然,这里的居民不是神话中的女巫,而是一些共同起居的退休妇女。她们独立自主,善于自我管理,不愿终日无所事事,也不愿意一个人孤独终老,而是希望能够相互照顾,使晚年生活更加稳定而愉快。
  作为一栋独立的大楼,芭芭雅嘉公寓一共拥有21间住宅。这样的设计使得所有住户能够在“住在一起”的同时,又能保证每个人都享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平均每间住房面积为35平方米,有从23平方米到42平方米的几种房型,适合不同经济条件的退休老人居住。平均出租价格约为每月420欧元(约为3000人民币),并且根据住户的退休金情况以及住房面积有所调整。公寓内部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设计,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不大的空间内设置了暖气、厨房、浴室和卫生间。基于成本考虑,芭芭雅嘉公寓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医护人员以及医务室。
  芭芭雅嘉公寓的住户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住户年龄从60岁起,目前年龄最大的一位女性为89岁。所有住户都身体健康,完全独立自主,并且思维敏捷,善于思考,满足芭芭雅嘉公寓所提倡自我管理、独立思考,积极接受新鲜事物的精神。所有住户每人每天都要进行两个小时集体活动,以贯彻芭芭雅嘉公寓创建之初的理念。这两个小时的活动可以是体力活动,比如柔软体操;可以是娱乐活动,比如一次集体聚餐;可以是学习活动,比如一次小型讲座;也可以是社会活动,比如义务教附近移民家庭的儿童学习法语。这些退休老人以她们对生活的热情,安排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
  珍妮搬进芭芭雅嘉公寓之后,她非常满意芭芭雅嘉公寓的地理位置,逛街购物非常方便,而且附近还有两间小剧院。由于兄弟姐妹众多,她非常喜欢集体生活,芭芭雅嘉公寓所提倡的在保有独立生活空间的同时一起生活的养老模式非常适合她。珍妮热爱各种文化活动,在这里,她找到了生活的目标:继续为建设芭芭雅嘉公寓而努力,她可以继续组织策划各种活动,而不是一个人待在屋子里无所事事地等待死亡的到来。她非常喜欢这种一起吃饭购物,一起生活,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一起讨论,一起变老的生活。
  珍妮很喜欢她的新房间,冰箱上贴满了她朋友们的照片。喜爱黑白摄影的她在墙上柜子上贴了几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她也非常喜欢旅游,来自世界各地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小摆设点缀着她的生活空间。
  芭芭雅嘉公寓也让马丁妮找回了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她希望自己曾经的工作经验能够帮助公寓的发展。马丁妮15岁的孙女约瑟芬对于祖母搬进芭芭雅嘉公寓的举动非常支持,这让祖母有机会参加各种活动,而不是一个人孤单的待在屋子里。
  退休只是代表了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一部分人在停止工作之后,就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停止了学习和思考,漫无目的地过日子。泰蕾兹坚持以身作则,力图慢慢改变这种想法,85岁的她,一直坚持着为芭芭雅嘉公寓努力。
  “我们所能做的,首先是从自己开始改变,同时也希望社会舆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老年人。即使是退休了也不等于老人就必须无所事事地在家里等待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岁月的积累使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教导年轻人。年老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经过岁月积淀的生命中美好的年龄之一。”泰蕾兹在采访中说。
  泰蕾兹表示,芭芭雅嘉公寓并不局限于此。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她希望在保证退休女性的正常起居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生活服务。她计划在一层的公共区域建设一间活动室和一间保健室,主要提供健身、柔软体操、按摩等服务,更好的照顾和保养退休女性们的身体,以期向人们展示“晚年也是人生美好的时光”。
其他文献
如果厌倦了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幻觉现实主义”,或者厌倦其作品中那些奔腾、喧闹,甚至粗俗的文字,有心找些完全不同的小说来读,那么《终结的感觉》也许是个不坏的选择。它是去年的布克奖得主,短小,细密,狡黠,技艺圆熟,工于匠心,闪烁其辞,举重若轻,既有英国式的幽默,又有大陆式的哲学思索,而且杀机四伏。  所谓杀机,指的是记忆与时间。主人公托尼·韦伯斯特年及花甲,有过事业和一次婚姻,退了休,准备安度晚年
为了更有导师范儿,谢娜穿了一身很职业的修身短裙。看着一个接一个拼命逗她发笑的选手,她需要不时转头跟英达打趣,还得和另一位导师郭德纲逗贫,并适时地在老郭蹦出包袱时拖长嗓子,发出一声标准的德云社式叫好:“噫~~”  跟《中国好声音》相比,《我为喜剧狂》的演播厅里几乎就差那么几把能转的椅子。从去年年底开始,几近残酷的季播类节目中又涌进了新品类:喜剧选秀节目。它们将在2014年的电视里扎堆出现,其中包括安
大圈子小圈子算是社会网络研究的经典问题了。做社会网络研究的什么千奇百怪背景都有,比如学物理的,模型复杂得能用来催眠,可是不管多复杂的模型理论和数据,万变不离其宗,讲的不過就是不同网络结构的trade-offs,用史湘云的丫鬟的话说“都是些阴阳”。什么叫社会网络的阴阳呢?比方说吧,小圈子可以膨胀变成大圈子,大圈子可以缩小割裂成小圈子。这种动态的平衡,是不是有点太极生两仪的意思?  亲密的小圈子里,一
王建宙,全球最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前董事长,退休后俨然成了互联网的信徒。  11月15日,在中信书院的一个论坛上,王建宙和周鸿祎多次“交锋”。“我们刚刚在会客厅已经吵起来了,”周鸿祎形容微信和苹果的应用商店等正在把传统运营商逼上梁山,而运营商想要转型,无异于“让鲨鱼去爬树”。  王建宙停顿了几秒才回答,运营商就像是公路,以前跑的是马车,现在跑的数据、流量,是汽车,这意味着需要更宽的路,互联网公司
5月3日早上4时,来北京打工的22岁安徽女孩袁丽亚,站在位于京城南部京温商城的七层窗口,纵身一跃。  她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成为一起惊动北京全城的事件的开端。怀疑  “当时我们都不能接受,那么坚强开朗的袁丽亚会自杀。”2013年5月31日下午,单眼皮、尖下巴的耿露露(化名)坐在北京市丰台区看守所提审室里,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当时的想法。耿露露是袁丽亚的同学,初中同校,小学同班。  耿露
浓妆、淡粉色波点小短裙。一番精心装扮后,吴莫愁出现在客厅。一两绺长发挑染成蓝色,齐刘海浓密蓬松,整齐地遮住额头。头上别一支精巧的小发卡。混合着俏皮、时尚和另类的气质。她和记者打招呼,热情且客套。  她光脚坐上客厅一侧的阳台。一位助理上前帮她拉了拉裙角,像整理芭比娃娃的衣裙。对窗外凝神几秒钟后,吴莫愁侧过脸面对镜头,一瞬间眼波流转。清纯和妩媚,俏皮和妖艳,同时出现在这张年轻的面孔上。  差不多同一时
从小,表妹亚美就有一开口就让别人不舒服的本事。在我家吃饭时,她说:“我家炖羊肉不用萝卜,用的是人参。”在表姐冠玲家,大姑妈杀鸡招待她,她说:“我家不吃鸡,我家经常吃海鲜。”把冠玲气得个倒仰,说:“什么话从亚美嘴里说出来,咋就那么不中听?”  亚美长大后,这本事更发扬光大了。提到自己毕业的民办学院,她会用英文报校名,令人不明觉厉,猛一听以为她是海归。路过一个花园小区,她会说:“这座楼盘也是我们的。”
必须强调,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主要想达到内政外交两方面目的:在法律上解禁集体自卫权,提升日本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实质性突破《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的专守防卫政策,为修宪做准备。  根据《日本国宪法》的解释,“日本拥有集体自卫权,但不能行使。”即只能行使个别自卫权。换言之,若盟国遭到攻击,日本不能“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只有在本国遭到攻击时才能进行自卫。  不难理解,若日本只能行使“个别自卫权”
2014年9月9日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在京逝世,享年87岁。  汤一介,一介书生也。他一生行状犹如其名,做的就是书生所做的事情。究其一生,他有两大贡献可以镌刻在碑铭上:一是在改革欣欣向荣的1980年代,他领衔的中国文化书院,为思想启蒙推波助澜;一是在耄耋之年,他不辞辛苦,担纲《儒藏》,总儒学之大成。这两项大工程,让他从书斋走出来,为公众所熟悉。  如今,汤一介魂归道山。在追念这位儒骨仁心的
田冈俊次  日本军事评论家、军史专家。曾任《朝日新闻》记者、《朝日时代》周刊副主编,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因长年从事军事报道,被日本新闻界、防卫厅官员称之为“田冈元帅”。出版专著《日清战争》。  在甲午战争发生120年之际,走在东京最著名的图书一条街——神保町,想找几本和这场战争相关的著作,除了看到今年6月出版的一本《日清战争——近代日本最初的对外战争的实相》(大谷正著,中公新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