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和谐课堂环境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培养创新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一堂具有良好气氛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会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创新就能得到充分发挥。生活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自主、发展、有潜力的人,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喜优厌差。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知识和智慧的阳光均匀地撒向他们,在他们心灵中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这样学生会对自己、对老师充满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激情;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的意见对与否,只要他们能发表见解,都要加以鼓励和表扬,及时表扬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引导扶正有错误的意见,补充不完善的意见;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教师要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满腔热情、语言自然,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平等、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要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学生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小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如:为什么老师一下就能判断随意一个数能否被2、3、5整除呢?盖房子木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求知的欲望。无论儿童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老師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见解,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就会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三、要创造条件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发展起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思维创造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勇于发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引发创新和探究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促进创造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因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不能灵活进行迁移的情形,如果教师能适时的点拨,根据题目有多种解法的情况,启发学生仔细反复思考,适时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推动学习目的向崇高的境界迈进。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归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教师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给学生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生活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其他文献
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铜的基本属性:稍硬、极坚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  铜具有以下性质:  元素名称:铜  元素符号:Cu  元素原子量:63.546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0.7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7.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0.000
期刊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
期刊
很多知识都来源于阅读,人生如此,小孩子尤其如此。特别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求“以读为本,读中积累”,“读出情,读出趣”。但是,在具體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又不尽人意。学生有时表现出的是不愿读或是泛泛地读、完成任务地读、有口无心地读、被迫要求地读。因此,教学总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通过调查、分析、反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未能调动学生读书的激情,没有创设让学生有“想读书”的欲
期刊
如何引导学生自学?这是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的核心,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也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再训练”教学模式,营造自学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提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讨论,并得出结论。在探索、讨论和得
期刊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  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在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方面占优势。由于大脑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人的智力才能获得最佳发展。数学思维活动主要由左脑支配,并需要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可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儿童的
期刊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人们认为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的英语词汇较少,知识面较窄,语法上也相应欠缺,不宜开展阅读教学,甚至还有不少教师对阅读课采用“讲解式”的旧且呆板的教学方式,从而忽视阅读教学的作用,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
期刊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自己最完美的教学思想,教学语言,把数学课堂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从而主动地爱数学,用数学。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初次接触
期刊
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同时也是“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除了按照正常的教学规律组织教学以外,还应该追根溯源,从应用题的本质上进行研究;教学方法必须十分灵活,要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了几种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