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计算时代的四大关键技术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博士归纳了认知计算时代的四大关键技术。
  第一,在认知计算最顶层的是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和人机交互等技术。
  第二是大数据技术,包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存储、组织、管理及分析大数据等。
  第三个层次是计算机的架构。认知计算系统所要求的计算能力远高于我们今天所能提供的计算能力。因此,如何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设计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第四,在认知计算系统的底层还需要实现原子及纳米等技术方面的突破。
其他文献
近两年,统方员向医药公司售卖统方信息、篡改统方数据谋利的腐败现象频频发生。防止因统方信息被篡改而造成的医疗腐败,已经成为在医疗信息安全领域,除了保障个人隐私,维护业务系统正常运行之外,比较重要的内容。网御星云产品管理部产品经理栗国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医疗机构反腐败的需求催熟了医疗防统方解决方案市场逐渐壮大,各 类防统方解决方案相继出现。  应对业务发展趋势  “医药销售代表通过医院的统方信
即将过去的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步入云时代的一年。幽默的网友们用一个对联来概括本年度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现状。上联是:云计算、云存储、云邮件、云杀毒、云搜索——云里雾里,下联是:阿里云、搜狐云、腾讯云、金山云、百度云——不知所云。 横批是::神马都是浮云。确实,当云成为一种趋势,各大厂商都想抢占制高点,但却不得不在摸索中前行。在所有的云产品与服务中,云存储的扩张和发展速度绝对让人瞠目。  在国内云产业
本报讯 中邮阅读网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以LED互动显示屏、一体化电脑、iPad等多种数字阅读终端,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媒体展示平台。与会代表通过观看中邮阅读网视频、现场体验iPad App、手机二维码扫描等互动活动,了解了中邮阅读网3年来的发展历程,用最直观的方式获知了中国邮政数字发行的建设和发展。  展会开幕当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本报讯9月12日,戴尔公司宣布,股东已批准公司私有化交易。戴尔将被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和银湖公司联手收购。整个私有化交易的价值约249亿美元,预计将在公司2014财年第三季结束前完成。私有化交易完成后,迈克·戴尔将持有公司75%的股份,并继续担任CEO。去年8月,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迈克尔·戴尔首次提出私有化交易,但遭到了伊坎(Carl C. Icahn)等部分股东的反对。
“(那时)我们与SAP的合作已经七年了,可能到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阶段。正当我们要有一点审美疲劳的时候,SAP非常惊喜地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另外一面。”五矿集团商务智能事业部副总裁何瑞娟在2013年SAP中国商业同略会的主题演讲上介绍,今年3月,SAP派出一个业务设计团队,借助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从而站在用户的视角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为五矿集团提出了一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记者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信息化促进高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在9月13日闭幕的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指出了这样一条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边是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一边却是我国电子制造业长期对普工及中高级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缺口的现状。显然,我国电子制造业在职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如何实现产学研的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电子报社主办的中国家电网购高峰论坛暨2013上半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2013上半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发布,这是我国家电消费电子领域首份针对网购市场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B2C家电网购市场规模(含手机、平板电脑)已达到530亿元,其中手机产品以300亿元的销售规模占线上家电网购市场销售额的近六成比例。线上市场的品牌集中度情况基本
显然,现在的云计算早已不再高高在上,它已经实实在在地作为一种IT资源的管理分配方式被部署和应用。  厂商推出云计算认证也是其落地的另一佐证。让云计算真正触手可及,自然离不开IT工程师的工作。IT厂商推出的认证体系,一方面帮助厂商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一方面也为广大IT工程师提供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渠道,从而助推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新技术顺利落地并应用。  云计算工程师三种能力  近日,H3C发布了面向云
当互联网与金融业结合时,就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互联网金融有两个传统金融不具备的突出优势:一是成本优势,二是信息优势。它能以较低的成本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掌握客户的行为特征,包括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信用等级。互联网对于银行而言,不是敌人,而是很好的工具,银行应加快业务与互联网的融合速度,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规律和商业模式,通过流程、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来掌握
在强调用户体验的时代,最大限度地将技术复杂性封装在产品中已成为IT厂商之间市场竞争的焦点,这无论是从消费市场的智能手机还是从企业级市场的一体机都不难看出。公众可以不关注技术,但在由“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引发产业急剧变革之时,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相对于企业产品部门开发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技术,企业研究部门所研究的技术离市场更远。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这些技术的商业价值犹如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