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稀土元素掺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钛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强、成本低、无毒害、催化活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然而,宽的带隙(3.2 eV)导致TiO2对可见光的利用率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为了抑制二氧化钛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促使二氧化钛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向表面迁移,增加光量子效率,并拓展其在可见光区的光谱响应范围,提高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许多研究者都通过掺杂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稀土元素掺杂改性后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稀土元素掺杂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原因。
其他文献
政府审计可以通过规制政府和责任人的制度和行为发挥碳减排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假设,本研究分别以2007~2018年和2012~2017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碳排放总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角度实证检验政府审计(政府环境审计业务和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可以通过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钢管通常在柱端设缝以使其不直接承受荷载。该文主要对两种设缝模式的方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仅柱两端设缝、柱两端和柱中均设缝)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对比。以钢管宽厚比、荷载偏心率为主要变化参数,对柱中设缝的方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中长柱进行了受压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对比了各组试件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及钢管应力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设缝模式对试件破坏形态无明显影响,柱中设缝后试件轴压承载力略有提高
坏死性筋膜炎是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最为凶险的类型,往往并发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常见的坏死性筋膜炎是社区获得性感染,而临床上发生在腹壁的坏死性筋膜炎也并不罕见,如发生于经皮内镜胃造口管或者造口周围的坏死性筋膜炎,也有发生于整形手术、妇科手术、结直肠手术后的坏死性筋膜炎。腹部手术后发生消化道瘘并发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病死率高,值得重视。尽早诊断与及时实施包括坏死组织清除、消化道瘘引流以及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前身份识别缺陷率的作用。方法 于2020年9月份对肝胆外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液体更换、发放口服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内注射6项操作)给药前身份识别进行248次调查,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经过7个月改进,再次对2021年4月份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液体更换、发放口服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内注射6项操作)给药前身份识别进行255次调查,对比观察2组
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精滞”范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杨大坚主任医师认为,精液不液化与先天不足、后天受损有关,精液不液化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热瘀血蕴结精室,以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湿热瘀阻、阴虚火旺为发病之标,治疗时应病证结合,健脾补肾以固本,清热利湿、滋阴降火以治标,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并自创液化一、二、三方,临床疗效较好。
精液不液化与痰关系密切:从外观质地而言,鉴于中医意象思维,不液化之精液可归属于痰;从形成机理而论,精液不液化与痰互为因果,其共通之处不外乎“炎”因论、败痰说、精液不纯及痰阻精道;从临床治疗而言,治精莫若治痰,治痰即是治精,并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文章从痰立论,解析精液不液化之标本,旨在丰富精液不液化之诊治思路,为临床提供参考。
为了保证电力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设计基于PLC的电力供电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利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力供电系统测控设备、保护设备等设备数据,利用AD737芯片和MIK-DZV电压传感器采集电力供电系统的电流数据与电压数据,所采集数据利用通信模块选取Modbus总线协议传送至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接收所采集数据后,选取6ES7 2210BA23-0xA0型号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芯片,利用振荡
目的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HPLC-Q-TOF-MS)技术比较当归饮片与配伍后当归建中汤标准汤中有机酸、苯酞和香豆素3类成分的组分变化。方法 采用Thermo Accucore C18色谱柱(2.1 mm×1
结核病(TB),尤其是耐多药TB(MDR-TB)是近20年全球细菌感染引起死亡的第一杀手,故寻找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TB新药迫在眉睫。Macozinone(研发代号:PBTZ169)是靶向于DprE1的新型抗MDR-TB候选药物,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目前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就Macozinone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作一概述。
近年来,DDOS攻击的频率和规模日益扩大,对网络安全造成了极大挑战。其中,UDP反射放大攻击因其攻击成本低、攻击流量巨大、难以追踪溯源等特征成为了黑客青睐的攻击手段。当前的过滤和防御策略大多来源于受攻击后的分析与复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UDP反射攻击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和滞后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分析来发现存在UDP反射放大潜力的未公开协议的方法。该方法立足放大性和反射性这两个根本特征,从日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