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2008年和2009年春季10个气溶胶观测站资料,分析了我国北方3个代表区域的气溶胶浓度特征与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气溶胶粒子粒径的异同,并结合一次典型的沙尘天气过程,利用气溶
【机 构】
: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C40B01-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428506), 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9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2008年和2009年春季10个气溶胶观测站资料,分析了我国北方3个代表区域的气溶胶浓度特征与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气溶胶粒子粒径的异同,并结合一次典型的沙尘天气过程,利用气溶胶和气象资料,讨论了沙尘天气对ρ(TSP)的影响以及各观测站点ρ(TSP)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西北区域站点ρ(TSP)最高,达到0.488 mg/m3,其中以沙尘和土壤等粗模态粒子为主,占ρ(TSP)的50.7%;北部区域站点ρ(TSP)为0.350 mg/m3,主要由PM2.5及沙尘、土壤等粗模态粒子组成,它们分别占ρ(TSP)的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小学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当前师范专科学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在结构、内容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的新
本文对玉米茎基腐的致病菌分离鉴定、致病过程,玉米发病、抗病机制及抗病规律研究等进行了评述,并对玉米茎基腐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玉米杂交种种子生产是杂种优势利用的继续和发展.种子质量直接影响玉米杂种优势增产潜力的发挥.赵增煜等(1980~1981)研究表明,在规定的种子等级范围内,玉米杂株率每增加1%,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