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一甲子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2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台湾这些年:讲述30年来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廖信忠 著
  2009年11月版
  “在接触大陆人之前,我一直认为大陆人都很瘦,就像书里画的那样,全都穿蓝衣服、骑脚踏车,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吃大锅饭,女生都扎两个辫子等等。”廖信忠说。这么多年来,无论大陆人之于台湾人,还是台湾人之于大陆人,两岸都是一片“遥远而亲近的土地”。
  
  《楼市迷局》
  中国经济出版社 张志前 著
  2009年10月版
  
  作者从供给、需求、信贷和调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楼市,揭示了中国楼市乱象浮华背后隐藏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结论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袁伟民与体坛风云》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 远山 著
  2009年10月版
  率团征战五届夏季奥运会、两届冬季奥运会、五届亚运会,参与指挥北京“申奥”全过程,直面兴奋剂事件、足球风波、审计风波 袁伟民真实讲述了“主政”体坛五年期间鲜为人知的为官之路。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德]彼得·博夏福 著 佟文斌等 译
  2009年10月版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观察现代的加速原则,说明这种“速度~病毒”是怎样改变了社会、经济、文化和人类日常生活——这就是本书向读者展示的“不停歇的社会”的形成过程。
  
  60年前开创的新中国外交是一部宏大历史书,记录了赢得解放并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以后中国外交成长的过程,从艰难草创到持续拓展,从顽强进取到重点突破,从辉煌崛起到全面进步。本书堪称是书写中国大外交的一部宏大历史巨著,对中国外交发展的各方面问题进行详尽阐释,提供文明的分析论证,既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又对当前和未来中国外交面对的重大课题作出探讨和预测。
  笔者认为,本书涉及的五个关系,点出了中国外交的关键。
  第一是理论与实践。我认为。60年新中国的外交与前身旧中国(清末与民国)外交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新中国外交理论是正确的,实践是成功的。新中国外交维护了中国独立、主权、安全与发展的根本利益,逐步地接近国家统一的目标,实现了100多年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大理想。诚然,正确的理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成功的实践也要在曲折中走向成熟。中国外交在60年的国际风云激荡中由嫩苗成长为大树,有一些局部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前辈人物决策的艰难,我们不难感受中国外交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的利益奋斗,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与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携手坚持人类进步的方向并最终赢得伟大成就。
  第二是主导和基础。周恩来总理60年前在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外交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这个形式来进行的,但落脚点还是在影响和争取人民,这是辩证的,这一点要搞清楚。”我的看法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总体外交中,政府外交是主导,民间外交是基础。60年来主导和基础发挥的作用不完全相同。主导的作用一直很强,而基础的作用则是增强。到现在所有的外交领域都可以分解为政府(官方)与民间(非官方)两个主要方面,它们实现互动,扩大中国外交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近年颇受重视的公共外交,实际上也是官方与民间互动的外交形式。
  第三是全局与重点。在跨世纪的进程中,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交布局观,即邻国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我认为,布局观实际上讲的是外交全局中的工作重点。中国外交工作千头万绪,以国别关系而言就有190多个,但重点就是四条,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条。我们要抓首要、抓关键,我们日益占据了重要舞台的中心,但绝不能忽视基础,否则就会搞得无立足之地。
  第四是刚性和柔性。中国外交有两大目标,一是推动本国的发展;二是保障世界的和平。这两者都是非常艰难的使命。敢于斗争是刚性的,韬光养晦是柔性的,两种策略都很重要,不可或缺。我认为,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而言,处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更应该强调刚柔并用和以柔克刚,这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原则的。历史上常见的现象是一个大国在崛起之后,立即采取咄咄逼人的高姿态外交,忙于争夺和扩充霸权,恨不能把整个世界都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结果是向反面转化,由盛而衰,由强变弱。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要在外交上保持通情达理的低姿态,善于和世界各国进行友好沟通,特别注意尊重小国和弱国的利益。同时也要搞好与大国和强国的合作。
  第五是现在和未来。本书只是60年中国外交的概述,它专门写了展望机遇和挑战的结束语。我们确实应该看得远一些,比如说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之际中国有可能完成现代化事业,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大国和强国。现在有一些地方出现所谓“中国威胁论”,大概就是害怕中国强大起来会成为一个霸权主义国家吧?我们不接受这种看法。我们要牢记毛泽东主席做出的承诺,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也许有人批评这些看法过于理想主义,有一厢情愿的毛病。我则认为,中国外交事业历代的坚持者与实践者,他们的务实精神离不开理想主义。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希望读者会发现我在这里做出的理想主义论述都被历史所证实。
  
  (陳昊苏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听力完好,却对外界充耳不闻;拥有丰富内心,却不与人交流。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不小心落入人间,静静地、孤独地闪烁着。  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作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据统计,近年来,儿童自闭症患者呈上升趋势,由以往罕见的疾病发展为较为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已超过脑瘫及唐氏综合症的患病率,排在儿童精神障碍的首位。有关专家估计,全国大约有500万自闭症患者,该病在
十大感动  救人中飞扬却沉落的青春,让我们感动;阅兵式中8万张我们看不到的笑脸,让我们感动;破旧的县委大楼和质朴的县委书记,让我们感动,于是,我们记录这些微小的真善美,珍藏一次次感动…  日本遗华孤儿回到中国     11月9日,45名年近古稀的日本遗华孤儿自发组团,来中国看望二战后曾经抚养过他们的养父母。温家宝总理接见他们时说:“你们回家了!”1945年日本战败后,2808名日本孩子被遗弃在中国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东岸,距离广州市约90公里。原名香山,因系孙中山先生故里而得名。1925年年末,先生病逝于北京,为纪念伟人,遂将香山更名为中山。  今天的中山,早已是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一个温馨幸福的南方小城,一个获得过联合国宜居奖、世界设计大奖、全国生态城市等奖项的小城。城市街道宽阔,市区没有一座立交桥,立体交通采用下沉式过街隧道。城市整洁、优美,绿色铺满了城市。城区职工上班平均路上
孤独,可以是因,也可以是果。    孤独赔本  “北京文化部门太狠,老孟这次赔渗了。”  2009年初始,炒得轰轰烈烈的“山寨春晚”,其负责人老孟带着所剩无几的人马在北京一家洗浴中心度过了除夕夜。经过了几次起起伏伏的折腾,山寨春晚不仅没有直播成功,而且直到正月初二才在几个不知名的网站上发了几段之前彩排的视频,草草收场。老孟猜中了开头,却没想到结尾,稍稍有点不是滋味。    孤独鲁迅  “一怕文言文
评论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有描述中国改革处在十字路口的处境的《断裂》、《失衡》、《博弈》和《守卫底线》等著作    我们不能否认经济在迅速发展,我们也不能否认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和生活在改善,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近些年来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实际上是有恶化的趋势。为什么?简单地说,即是弱势群体已经被这个社会分离出来,在社会中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今天的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
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因素是要有一个有效的交通系统。    一分钟起降两架次    2008年2月16日,北京奥运重点工程之一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举行运营前的第五次模拟演练,共有5000名模拟旅客手持机票行程单,全程体验了新航站楼进出港流程。 据了解,在T3航站楼,一般旅客半小时就可以完成国际出发的行程,国内旅客一般15到20分钟即可办完登机手续到达登机口。  作为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航站楼,T3
7月1日,上海同济大学的几名应届毕业生在外滩拍摄毕业合影照  近日,上海出台的应届毕业生落户新政引发热议。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这四所上海名校应届本科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上海。  消息一出,有网友认为这是“唯学历论”,会加剧“名校情结”;也有人认为,就连上海都坐不住、要加入“抢人大战”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上海的这一个新动作,恰恰发生在中央支持北京设立自贸区之后。  要知道,上
编者按  无论是频发的老板跑路,抑或偶发的事主跳楼,都足以让我们对温州民间高利借贷乱象痛心疾首。高层亦为之震动,并出手扶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赴温州考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并于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多项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同时,浙江省以及温州市和银行也对当前的高利贷风险蔓延采取了一系列维稳措施。  温州当下金融乱象是否能归结为资本逐利下的自食其果?政府应不应该在陷
单士兵《重庆时报》评论部主编  郭敬明这个“副总编辑”的身份其实很单纯,根本不带任何“官方”色彩,只是商业主义下的市场选择。  我记得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时候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很显然,这是由特定年代的文化、政治环境的特质决定的。而在今天,离开市场,文艺的身份标杆似乎怎么也树立不起来。但是,市场无疑又不能完全作为界定文艺质地的价值指归。  这或者就是郭敬明饱受争议的原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文明冲突论就像国际社会一个时隐时现的“幽灵”。它一直未曾离去,但总能引起人们的警惕。  一方面,每当出现带有宗教动机,或者容易让人联想起宗教因素的恐怖袭击,总会引发文明冲突论的担忧。另一方面,主流国际政治,尤其是作为冲突“当事方”的美国,长期以来都极力否认文明冲突论,至少是与其保持距离。  某种程度上说,文明冲突论更多地被视为解释国际现象的工具,而非角逐政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