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人性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对护理人员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取我院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以及30例患者进行研究,20名护理人员分为甲乙组,各10例;30名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15例,分别及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对比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环境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人文关怀质量评分。结果:乙组患者的人文关怀质量、环境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评分高于甲组患者(P<0.05);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人文关怀质量;人性化护理管理;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人性化护理管理是为了适应新型的现代化护理理念而延伸出来的新型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中心高效用人、合理用人,在用人的过程中通过发现各自特长而使每位护理人员发挥最大的才能,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给患者带来舒心的住院体验,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1]。有研究[2]提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其护理积极性,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该研究参考诸多意见选取我院心内科、神经内科作为研究科室,选取20名护理人员、30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我院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以及30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20名护理人员分为甲乙组,各10例;30名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15例,分别及不同护理管理措施。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例。甲组中患者男∶女(20∶10),年龄23~65岁,平均(40.23±4.22)岁;护理人员全为女性,平均年龄(20.11±4.22)岁。乙组中(16∶14),年龄22~65岁,平均(40.10±4.19)岁;护理人员全为女性,平均年龄(20.52±4.01)岁。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甲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措施。乙组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①人性化护理管理小组的成立,由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对其进行统一培训,且对整个护理活动负责,培训内容着重强调护理思想的改变,适应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并设有3名护理监督人员监督工作;定期召开小组会议。②具体措施:科室环境温馨化,护理休息室增加休息地方,并且时常准备小零食、饮品等可供护理人员体能补充;温馨化工作时间,护士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且设有新老护士搭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护士长定时与护理人员进行交谈,了解其思想动态,主动关心、安慰护理人员,并积极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于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实行奖励机制,即公开晋升、奖金、福利等竞争条件,并且表扬勤奋、认真的护理人员,工作与薪资挂钩,体现多劳多得。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两组患者人文关怀质量、环境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数据,两组的计数、计量资料n(n%)、()、行X2、t检验。P<0.05有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人文关怀质量、环境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对比
  乙组患者的人文关怀质量、环境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评分高于甲组(P<0.05)。表1。
  2.2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专业的护理帮助,且需要得到舒心的住院体验,这也给医疗工作以及质量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人性化护理是建立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逐渐延伸出来的概念,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住院体验,辅助提高治疗效果[3]。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出现象征着护理事业又向前迈进一步,该种管理模式以护理人员充分理解与尊重,肯定其创造的价值,有利于激发以及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以及积极性[4]。
  该研究将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我院临床护理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在且护士长施行人性化管理机制,即改善休息环境、排班计划,增加心理抚慰倾诉等,管理者最大程度地满足护理人员生活需求、自身发展,关心其生活、身体健康,给予其与劳动匹配的工资待遇,明显促进了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另外研究中成立人性化管理小组,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转变其思想观念,培训人性化护理的流程等,加之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以及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结果显示:乙组患者的人文关怀质量、环境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评分高于甲组(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巩丹慧,刘雅頔,刘婉露,陈晨,赵欣.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4):9.
  [2]孙胜男.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3):384-386.
  [3]刘玉娴,曾冬菊.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和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8):132-133.
  [4]顾伟鹏,宁兆惠,桑秀艳,陈冬梅.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9):163-165.
其他文献
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2012年3月30日至4月1日(周五~周日)在广州召开的“第四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本次会议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主办、上海布鲁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抽取48例急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患沟通技巧,统计患者的心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
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是指出生体重<1000 g的早产儿(部分国家定义≤800 g).这类早产儿一般胎龄也很小,各脏器发育极不成熟,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较多,与胎龄及出生体重较大的早产儿相比,存活率明显降低,且即使存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期刊
期刊
患儿女,24 d,因“面部散在片状红斑20余天,上唇破溃10余天”于2010年12月4日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7+5周,阴道分娩娩出,出生体重2830 g,Apgar评分不详,羊水清,无胎膜早破.父母均体健,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其母孕4周时有“感冒”症状,未予处理.患儿出牛时即发现面部散在片状红斑,有增多趋势,外院考虑为“血管瘤”,但未予处理.入院前10余天家人发现患儿上唇破溃,予食醋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情绪。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共74例,常规护理患者共计37例,为参照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患者共计37例,为研究组,研究时间是2019年9月-2020年9月,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对于护理后的MET、LVEF,研究组更优(P<0.05)。对于护理后的HAMA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重症监护
目的 用阴道超声测量正常孕期宫颈长度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595例妊娠37周后分娩的单胎正常孕妇于孕11~13+6周(Ⅰ期)、孕20~24周(Ⅱ期)、孕28~32周(Ⅲ期)及孕36周后(Ⅳ期)行阴道超声测量的宫颈长度,并记录各相关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 (1)Ⅰ、Ⅱ、Ⅲ及Ⅳ期的宫颈长度平均值分别为(38.85±3.11)m
甲状腺疾病是威胁育龄妇女健康的常见内分泌疾病,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影响妊娠结局和子代发育.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多表现为2种类型,即临床甲减(overt hypothyroidism)和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1].妊娠期临床甲减的发病率为0.3%[2],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为2%~5%[3].另有部分孕妇表现
期刊
产后抑郁症是指妇女产后3~6个月内有轻度或严重的抑郁表现,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1].根据文献报道.欧美产妇约10%~25%患产后抑郁症[2],而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约5%~20%[3].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自身健康、婚姻、家庭生活等,亦影响产妇哺乳及母婴关系,如对婴儿的情绪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杀婴和自杀行为。
期刊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是孕产期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胎儿-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甚至导致其死亡,故有关PROM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1-2].其中,胎膜早破后由于感染与炎症反应等因素所致的肺发育成熟障碍及多种严重肺疾病是导致胎儿-新生儿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