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种群问题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根据2011年春季罩网渔船调查数据,研究了南沙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的种群组成、胴长分布、雌雄比例、性腺发育等种群结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群问题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根据2011年春季罩网渔船调查数据,研究了南沙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的种群组成、胴长分布、雌雄比例、性腺发育等种群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南沙海域存在中型和微型2个鸢乌贼种群,分别占渔获总尾数的88.92%和11.08%,微型种群渔获量少但也遍布整个调查海域;2)中型和微型种群渔获胴长范围分别为69-231 mm和51-125 mm,2个种群雌性的平均胴长均大于雄性;3)中型和微型种群中雌性个体分别占48.48%和61.88%,2
其他文献
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研究对象,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斑节对虾Pm GRP94基因c DNA全长,并对其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Pm GRP94全长2 990 bp,包括75 bp的5'UTR、527
根据2014年"南锋"号调查船在南海中沙西沙海域的声学走航调查数据,结合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ST)、叶绿素a浓度(CHL)、海面盐度(SSS)、海面高度(SSH)等海洋环境数据,按不同季节不同因子
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嗜中性粒细胞中克隆了唾液酸结合型免疫球蛋白凝集素Siglec-4b like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早期胚胎发
通过考察乙酰甲喹对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Parke3011)的生长抑制和对叶绿素a、总超氧岐化酶(T-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
根据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金枪鱼延绳钓渔船海上兼捕采集的样品(雌性66尾、雄性81尾,未鉴定性别1尾),首次对东太平洋公海海域(25°S-15°N,175°E~105°W)的大
根据2014年2月~5月金枪鱼围网渔船"金汇7号"在中西太平洋作业时沿围网下纲缚扎的5只温度深度计(TDR-2050型)自动记录的30网次有效数据,对中西太平洋大型金枪鱼围网下纲取鱼部、中
通过集中质量法建立罩网网具的数学模型,对罩网自由沉降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通过罩网4种配重沉降试验实测数据的验证,并展示了罩网自由沉降过程的空间形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