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疑病症患者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tep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病疑病症是患者普遍感到精神上痛苦不堪、终日忧心重重、无法控制恐惧的心理,并影响人际间的交往.故对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防御机制、人格特征进行探讨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象 2000年~2002年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皮肤科病例.根据卫生部防疫司疾病制定的性病统一诊断标准排除性病者,符合CCMD-2-R疑病症的诊断标准.男性37例,女性20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6.9)岁,初中25人,高中22人,大专以上10人。

其他文献
为了解小学生龋齿发生后家长的就医行为和观念,我们于2001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城区内三所小学五个年级的28个班级1779名学生的龋齿发病率及其家长的就医行为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对象年龄与性别抽样情况:三所小学五个年级组,年龄不等,抽样人数不等,不同性别,其中男963名,女816名,计1779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常规口腔健康检查.城区样本含量:抽样总人数为1779人,占城区小学生人数1
目的 探讨肉苁蓉总苷(GCs)对D-半乳糖(D-gal)脑老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30d和50d,每期NIH小鼠各为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gal)、VitaminE组、GCs组:分小、中、大剂量组[(mg.kg -1.d -1)31.25、62.5、125],每组20只.除NC组外,在各组小鼠皮下注射D-gal(50 mg.kg -1.d -1 );
吴冠中的绘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之所以能独树一帜,是因为其对美之追求的执着精神。在当代艺术中,各种哲学思辨和主义流派泛滥,为了能够脱颖而出,无不极力模仿、臆造某种极致的形式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出现广泛的滥用问题.本文通过开场试验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的MDMA对行为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