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遍校园 运动乐无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校园足球的深入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改变了目前课间操单一、枯燥、效果不好的状况,它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使每个孩子通过足球大课间活动了解了足球运动,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术。本文从足球大课间活动的有效设计、合理实施、多元化评价入手,使活动具有趣味性、合理性、有效性,让学生学有所成,练有所得。
  关键词:足球大课间 设计 实施 评价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b)-0192-0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规定,将足球与育人联系在一起,进一步确立了以足球为代表的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方案》的出台,足球开始列入校园体育教学内容,教育部门要求推行校园足球普及,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
  我校作为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近两年在足球运动的全员普及和趣味化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足球进校园的大背景下,以足球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应运而生。如何科学设计、有效运作、合理评价足球大课间活动呢?我们作了如下探索。
  1 设计:分层分项,深度广度有机融合
  大课间活动作为一项群体活动,应是集体活动和自主活动的有机统一。在设计时应考虑到球性、球技、身体素质的练习以及兴趣的培养;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容的设计要分层次,保证每个年级段都有合适的学习内容,把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机的融合贯通,学习结果才会有实效。
  1.1 球性练习,抓基础
  球性是由球感和意识两部分组成的,是足球运动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学习和掌握足球技术的前提条件,球性练习是指在足球练习中,人体能够比较正确地感觉到球的高度、速度、弹性及控制球,是整个足球运动的基石。
  我们在大课间活动开始阶段安排的是全校性的四节足球操。第一节为触球,使球在脚底前后左右滚动,支撑脚要站稳,身体要协调;第二节为拉球,分别用左右脚的脚前掌向内侧拉球,两脚膝盖稍弯曲;第三节为拨球,脚腕稍紧张,小腿放松,大腿带动小腿,用脚弓内侧轻轻拨球的中部;第四节为踩球,用双脚脚前掌轻踩足球顶部,注意力度,先原地,在前后,同时配以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1.2 足球游戏,养兴趣
  足球游戏是指足球作为游戏主题的游戏,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好动好玩,喜爱新鲜事物,足球游戏可以最大化的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自主地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足球运动的各项技术和技能。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形式,足球游戏往往会使枯燥的运动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游戏“猎人”与“狐狸”:在一个直径为8m的圆内,用4个球,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在圈内为“狐狸”,一组在圈外为“猎人”,游戏开始后,“猎人”用脚踢球来击中圈内的“狐狸”,当“狐狸”身体被球击中后就退到圈外等候,直到最后一只“狐狸”出局,两组交换角色,坚持时间长的一组获胜。
  1.3 专项练习,提技术
  或许没有一项体育运动需要掌握像足球运动这样多的技术,足球技术就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所采用符合规则的合理的各种攻守动作的总称。在足球这项运动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只有掌握了足球技术才能控制比赛。
  例如运球接力,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带球的能力。方法:分两组对抗,双方人数相等,相距10m;听教师哨音后,快速带球至对本方将球交给同伴,再到队尾等候。规则:不许过线接球;带球时必须一步一带;所有人都带一次球,最先做完带球的队伍为获胜方。
  1.4 素质训练,重体能
  在足球运动中,足球技术、战术固然重要,但没有灵活、敏捷、协调的身体素质,就学不会各种技术;没有充沛的体能,就坚持不了整场比赛,所以身体的各项素质也是足球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在大课间活动的时候主要设计的是利用标志盘和绳梯来锻炼身体的各项素质。如利用标志盘的折返冲刺跑,放置3个标志盘,第一个标志盘作为起点,先跑到第二个标志盘(第一个和第二个相距5m),然后倒退回到第一个标志盘,接着冲刺跑向第三个标志盘。(第一个和第三个相距15m)。
  2 实施:合理布局,效度力度相得益彰
  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实施必须划分合理的场地,什么地方练习什么内容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开展起来才会有秩序;每个年级所学习的内容要由易到难,层次感要明显,规则要细化,这样开展起来才会有效果,让足球大课间活动发挥真正的作用。
  2.1 区域分块,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我们学校现有30个班级,如何把场地划分合理是开展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保障,既要排除安全隐患,又要使校园的各个空间得以充分的利用。
  2.2 阶梯设置,突破专项足球技能
  一到六年级学生年龄大小不一,低、中、高段的学习内容必须有所不同,一二年级以足球游戏为主,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三四年级把各种足球技术融入到足球游戏中,寓教于乐。五六年级提高难度,学习各种踢球、停球、传球、射门等技术,同时各年级还要配合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
  2.3 有机整合,提升综合体育素养
  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那么,把足球融进大课间活动之后,这个目的也不能改变,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把足球和身体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有活动的趣味性,又能加强活动量,使学生能够综合发展。
  2.4 细化规则,保证练习有所实效
  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不是随意的练习,不能让学生玩玩过就算了,在这40min的大课间活动里一定要让学生练习有目标,学习有成果。所以每一个项目必须有练习的要求、所要完成的目标、详细的规则。
  3 评价:以评促练,育人育能整体推进
  在足球大课间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活动过程、反馈活动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学习的进步与成功,真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1 趣味竞赛,激发运动活力
  足球大课间活动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各種训练和游戏中,增强体质和自信心。在平时的课余时间我们就要多开展“谁是小球王”、“绕杆能手”、校园单项技能吉尼斯等趣味竞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运动活力。
  3.2 定期展示,重视团队协作
  足球大课间活动要想长期有效的开展,必须给学生和管理老师一定的学习目标。开展成熟之后,要让大课间活动成为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展示团体足球操、足球技能、合作性足球游戏等,每学期开展级段间的5人制足球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优秀的团队协作意识。
  3.3 专项考评,纳入素质范畴
  足球技能的练习需要坚持不懈,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练习中,学校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实行个人、级段、校级三级评价制度:设立个人技能校园吉尼斯项目,选出优秀选手进入校级足球社团;定期展示,评出“优秀团体;学期末,获得”优秀团体“最多的班级评选为”明星足球班级;个人技术考评纳入期末综合素质。
  把足球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孩子们在活动中掌握了足球的球性和技能,培养了团体意识,增强了身体素质,有利于校园足球的普及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盼.足球进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几点构想[J].体育世界,2016(1):104-105,112.
  [2] 岳海峰.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5):238,24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校园足球活动得到稳步推进,赛事水平和规模的不断提升。笔者认为学生裁判员的培养可以发挥建立德育新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提高校园足球水平的作用,并在合理选材、培养途径、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促进校园足球学生裁判员的培养。  关键词:校园足球 学生裁判员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c)-
摘 要:本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调查了该校自本专业招生以来,5届共194篇本科毕业论文。从多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以普通患者人群为研究对象居多;内容来看涉及康复治疗、体育保健和运动解剖;部分论文已经超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能够研究的范围。希望本研究能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选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运动人体
摘 要:2014年6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旨在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规范管理,提高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基本标准》颁布后在云南省高校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面依然存在问题;(2)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开展情况不容乐观;(3)体育教师进修及待遇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提出建议,期望能
摘 要:在当代社会,关于如何提高幼儿艺术体操等各类校外教育的教学质量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而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直是各类教学的热门话题,笔者在本文中通过探究教学层面的激励机制的内涵及其方向,分析将其引入幼儿艺术体操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并通过艺术体操学员印章卡等激励形式在艺术体操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加以运用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前后课堂效果的数据分析加以说明。  关键词
摘 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高职高专43所院校的健美操专业125名体育教师胜任力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的胜任力调查研究,同时以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知识结构作为胜任力基础的调查方式。总计发出问卷调查18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765份,符合问卷调查的有效比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与方法、健美操教师胜任力研究的三个方向、提升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健美操教师胜任
摘 要: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以其人本的理念价值、多学科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方法与专业的技术,一直关注和服务体育高校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团体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其价值理念和方法很值得体育高校学生管理者的借鉴。团体社会工作介入体育高校学生工作中,赋予了体育高校工作新的内涵,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  关键
摘 要:普通高校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长效机制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文件,也是提高《标准》测试质量,保证《标准》测试能够长期良性运转的必然选择。针对普通高校的现状提出了《标准》测试的组织机构模式:《标准》的测试机制、约束机制和营造良好的《标准》测试软环境几方面来实现《标准》测试长效机制的思路。本文针对长效机制实施一年来在大连交通大学本科生体质健康
摘 要:山东省作为1987年以来高校实行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最早的省份,经历了初期的摸索逐渐走向不断完善、不断健全的轨迹,形成了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高水平田径队训练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性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校 高水平田径队 训练现状 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
摘 要:该文对河南省洛阳市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针对洛阳市高职院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行为制度文化及体育精神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学改革,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建设及体育文化宣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关键词:校园 体育文化 高职院校 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
摘 要:瑜伽是一门新兴体育运动,它以人的精神、意识、呼吸和肢体动作紧密结合的运动方式,达到强身健体、修养身心的功效,深受广大女生的喜爱。本文以丽江师专瑜伽选项课教学为例,从我校瑜伽选项课的现状出发,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及学生学校实情,提出自己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校瑜伽选项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瑜伽选项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普通高校 瑜伽选项课 瑜伽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