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00verg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总结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的临床经验。

方法

采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1例。年龄2岁7个月至6岁,平均(4.6±1.4)岁,体重12~24(17±3.5)kg。其中房间隔缺损12例(继发孔缺损10例,原发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9例。经右侧胸骨旁第三肋间、腋中线第四肋间和腋前线第六肋间三个1.5~2.0 cm的孔状切口,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完全在胸腔镜下显露术野完成手术。

结果

31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残余分流、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心脏阻断时间18~118(53.4±31.2)min;体外循环时间62~185(126.4±45.2)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7(5.3±1.5)h;ICU停留时间15~21(19±1.3)h;术后24 h引流量0~130(57±36.2)ml;红细胞用量0~2(1.2±0.8)U。术后住院时间4~7(6.2±1.2)d。

结论

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胸腔镜下修补手术可达到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相同的治疗结果,同时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不引起胸骨畸形愈合等优点。

其他文献
作为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手段之一,腹膜透析可以有效地纠正尿毒症患者的部分生理异常.而在此治疗过程中,由于腹膜透析液的组成有别于人体的体液,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不相容性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10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静脉推注,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用药后静息时与活动时VAS评分降低(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和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ESD的793例消化道病变患者的完整资料,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迟发性出血组(n=67)和非出血组(n=726)、穿孔组(n=47)和未穿孔组(n=746)以及消化道狭窄组(n=38)和非狭窄组(n=755),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
目的了解辽阳地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常见过敏原种类及在各年龄组分布特征,为当地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4年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的958例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和总IgE抗体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总IgE阳性率62.0%(594/958),其中以鼻炎伴哮喘组阳性率最高(73.0%,195/267)。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前3位为尘螨、真菌、蒿/豚草,食入过敏原阳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