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制备靶向血栓的多功能纳米粒,探究其理化性质、靶向作用、光声成像能力及对血栓的溶解效果.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近红外荧光碘化物(DiR)、全氟戊烷(PFP
【机 构】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重庆400010;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0;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0;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重庆市超声医学工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靶向血栓的多功能纳米粒,探究其理化性质、靶向作用、光声成像能力及对血栓的溶解效果.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近红外荧光碘化物(DiR)、全氟戊烷(PFP)、cCGPRPPC环肽等为原料,采用双乳化法制备及碳二亚胺法修饰从而获得cCGPRPPC-DiR-PFP-PLGA纳米粒(TNP).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径仪观测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及分散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iR包封率,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粒的环肽携带情况,用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TNP的靶向性,用光声成像实验评估TNP的成像能力,用低能聚焦超声仪(LIFU)辐照TNP进行体外、体内溶栓实验.结果 本实验制备的TNP为圆形,平均粒径为(262.67±23.46)nm、zeta电位为(-1.97±0.68)mV、多聚分散系数为0.06±0.05,DiR包封率为(82.00±0.03)%,纳米粒的环肽携带率为(99.58±0.47)%.TNP的体外光声信号强度具有浓度依赖性.TNP对体外和体内血栓都具有靶向作用.LIFU辐照30 min时TNP的体外溶栓率达(71.43±1.00)%;在体内溶栓实验中,血栓部位呈现的光声信号强度随着LIFU辐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靶向血栓的造影剂TNP,它具有体内外光声成像能力和溶栓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营养治疗期间采用低血糖指数(GI)医用食品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提供常规饮食干预)与观察组(加用低GI医用食品),各100例。比较两组人体测量指标、血清胰岛素(INS)及血糖水平。结果干预前,组间人体测量指标、INS、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人体测量指标、INS、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GI医用食品对改善T2DM患者胰岛功能、血糖水平效果显
目的了解我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送检的615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707株非重复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93株(83.9%),革兰阳性菌114株(16.1%);构成比占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71株,24.2%)、肺炎克雷伯菌(147株,20.8%)和鲍曼不动杆菌(97株,13.7%)。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
张学文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病名应为“心络痹”。张教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十分复杂,起病隐匿,难以察觉,从微渐积,发病与年老体衰、膏粱厚味、劳累、饮酒、情志、痰瘀毒邪损伤有关。其在长期的医疗临床实践中发现,本病从虚、痰、瘀、毒辨证论治,疗效明显。本病形成周期较长,而虚痰瘀毒贯穿本病的始终,虚痰瘀毒常夹杂而至,临证常分为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交夹证、毒瘀互结证,治疗时扶正、化痰、活血、解毒之法亦需要徐徐图之,以解毒祛瘀通脉汤为基础方化裁治疗。张教授根据病性,提出消磨法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