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上海牌手表引发的风波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表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件极为普通的生活用品了。可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却是一件平民百姓难以企及的奢侈品。在当时那个年代,就其奢华程度而言,大概绝不亚于当下一些贵妇人佩戴的高级珠宝。
  1963年初,我在锦州空军第三航空学校理论训练处担任该校领航学科助理教员,看到一些老教员为了在上课时便于掌握时间都戴着手表,实在是既羡慕又无奈。那时,手表在社会上属高档商品,一般门店无售,在各大百货公司的表柜里虽有陈列,但是价格十分昂贵。一块国产上海牌手表的标价为120元,而一些进口手表的价格则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多为数百元、上千元不等。我国那时实行的是“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我的工资虽较同级地方干部的工资稍高一些,但月工资额也只有72.6元,对于买进口手表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就是买一块国产的上海牌新手表也要花费两个半月的工资。为了节约,我只花费40元钱,买了一块人家换下来的上海牌旧手表。因这块旧表走时不准,忽快忽慢,又找人免费修了一番方能使用。
  手表买来后,我如获至宝,十分珍爱。早晨起床洗漱之前,先将手表摘下来放入衣袋,生怕表内渗进水去。每次参加体育活动前总是先摘下手表让别人拿着,生怕碰坏表内机件。上课时又怕在黑板和教具面前指指划划,万一不慎碰坏了表蒙子,就将其戴在手腕内侧,以为这样戴既利于保护手表,又便于随时观看时间。然而,使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块仅用40元买来的上海牌旧表竟在我平静的生活中招致了一场风波,引起了诸多非议。一些好心的同志私下对我说:“你刚开始拿工资,就去买手表!就不怕人家说三道四吗?”还有的说:“你连手表怎么戴都不知道,还买手表呢!你见谁家把手表戴在手腕子里边呢!”更使我难以接受的是在一次周末的团小组会议上,有人一本正经地向我提出批评意见说:“你刚刚上课不久就买上手表,而且戴在手腕子里边,讲课时故意在黑板前晃来晃去的,生怕人家看不到吗!看起来是个一般生活作风问题,实际上说明在你的思想深处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腐化起来。希望你能深入思考,认真对待,引起重视,不然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最后,团小组长作了总结性地发言,给我提出了批评意见并指出了今后改正的方向。这次团小组民主生活会在我的思想上造成了很大压力,让我一连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这块表到底如何处理才好呢?难道还能再退给人家吗?那不是显得太不仗义了!哪有这样办事的呢!可是如果继续戴下去又怕引起更多非议。最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自此之后,我就不再将手表戴在手上了,而将其装在衣服口袋里,用时就拿出来看看时间再装进去,直到风头过后才慢慢地戴起来,这块手表我一直戴了多年。
  这段真实的故事,在我深深的记忆中尘封了半个多世纪,至今回顾起来却仍然鲜活。它见证了共和国成长中的一个时代,一个刚刚摆脱了贫穷落后,由一个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重新站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代。一个百废待兴、需要亿万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积累的时代。现在,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了70年的奋斗之后已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进而走向强起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表早己成了普通百姓的日用消费品而失去了其当年的奢华光彩。谁还在乎你手上戴不戴手表昵!更不会有人会将手表与你的身份结合起来去品头论足了!这是时代的一大进步。

其他文献
网络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诞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主要体现于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我国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其发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工资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工资溢出效应提高了东道国的工资水平,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工资水平没有影响甚至
1978年以来的分权改革,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在政治集权而行政分权、财政分权的体制下,地方官员表现出了单纯的地区经济增长偏好。面对
本文试图探讨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流动性陷阱理论,以便更好地解释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出现的流动性陷阱。经济虚拟化的一个本质特征是虚拟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