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不少汉字的音、义,识记字形就成了识字教学的重点。如果识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识字欲望,给学生创设自主识字的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也许我们有一天真的能达到教在不教中的理想境界。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我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了多种形式导入新课:讲故事留悬念、猜谜语、听声音、看图画、观察实物、演示、课前铺垫等。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充满好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集中识字是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前,我不急于让学生学习书中的偏旁、生字、词语。而是先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他们知道的一些字早先的写法。学生一下来了兴致,在黑板上画出了“日”、“田”、“水”、“山”等字,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汉字最早是画出来的。然后给学生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学生被中国悠久的文字发展史深深地吸引住了。
二、创设自主识字空间,在参与中培养识字能力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已经逐渐地转变成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与服务者。在课堂中学生应该拥有更大的权利。他们可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教师要给他们创设更广阔的自主识字空间,辅助学生自主识字。
(一)学——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当他们的权利得到尊重时,课堂学习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我经常请他们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顺序,一起合作学习的伙伴,读文、识字的方法以及游戏的形式。初读课文后,学生可以进行读文、识字比赛,也可以组合互助组进行学习,还可以三五成群地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每个学生都在选择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使每个学生得以发挥最高的效率、最大的潜能。
(二)玩——精心设计,在游戏中识字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的过程如果好玩,他们就会非常高兴主动地参与进来。为此,我设计了不同的识字游戏。如:开火车、擂台赛、说悄悄话、找朋友、猜字等游戏,学生争先恐后,玩得兴致勃勃。
(三)思——巧妙设疑,在阅读中识字。教师设疑,使学生生疑、质疑,启发学生通过读文来释疑,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使识字与阅读相互促进。
(四)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巩固识字。随着学生识字水平的提高,我开展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课本剧、猜谜语、故事会、我手写我口、制作贺年片等活动。这不仅巩固了学过的字和识字方法,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扩大了阅读量。学生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了表达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并使学生为自己感到自豪,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扩展了识字课堂。
三、探索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汉字的字形虽然难记,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识字教学中,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学去研究、去探索,寻求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一)找字族,温故知新。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看到生字,马上就会与熟字进行比较。比较后,他们会发现,在基本字的基础上加加、减减、换换就可以记住许多字的字形。这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发现的记字形的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学中我们把用基本字带出的数个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称为“字族”。如果在识字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个字族中的字,在学习这个字的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尽量多的运用他们发明的加、减、换的识字方法找出自己认识的这个字族中的字,比一比谁是识字小博士。既认识了新字,巩固了学过的字,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二)明字理,联想识字。汉字是表意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是汉字毕竟不是图画,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字形中表意的成分已经不是很明显了,了解字的意义需要靠猜想,这给学生提供了较广阔的联想空间。学生根据自己在识字实践中了解的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展开丰富的想象,识记字形,乐此不疲。这种根据字理联想识字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准确地记住字形,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作仓颉,学习造字。由于汉字造字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积累了一些识字经验后,在教师的组织下他们完全有能力尝试自己识字、造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学中,在学習生字后,我经常启发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规律,试着造一造与所学生字同字族的字,并说出理由。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思考,依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发言。
找字族、明字理、学造字的识字方法,在轻松识记字形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们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们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们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们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我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了多种形式导入新课:讲故事留悬念、猜谜语、听声音、看图画、观察实物、演示、课前铺垫等。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充满好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集中识字是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前,我不急于让学生学习书中的偏旁、生字、词语。而是先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他们知道的一些字早先的写法。学生一下来了兴致,在黑板上画出了“日”、“田”、“水”、“山”等字,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汉字最早是画出来的。然后给学生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学生被中国悠久的文字发展史深深地吸引住了。
二、创设自主识字空间,在参与中培养识字能力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已经逐渐地转变成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与服务者。在课堂中学生应该拥有更大的权利。他们可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教师要给他们创设更广阔的自主识字空间,辅助学生自主识字。
(一)学——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当他们的权利得到尊重时,课堂学习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我经常请他们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顺序,一起合作学习的伙伴,读文、识字的方法以及游戏的形式。初读课文后,学生可以进行读文、识字比赛,也可以组合互助组进行学习,还可以三五成群地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每个学生都在选择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使每个学生得以发挥最高的效率、最大的潜能。
(二)玩——精心设计,在游戏中识字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的过程如果好玩,他们就会非常高兴主动地参与进来。为此,我设计了不同的识字游戏。如:开火车、擂台赛、说悄悄话、找朋友、猜字等游戏,学生争先恐后,玩得兴致勃勃。
(三)思——巧妙设疑,在阅读中识字。教师设疑,使学生生疑、质疑,启发学生通过读文来释疑,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使识字与阅读相互促进。
(四)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巩固识字。随着学生识字水平的提高,我开展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课本剧、猜谜语、故事会、我手写我口、制作贺年片等活动。这不仅巩固了学过的字和识字方法,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扩大了阅读量。学生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了表达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并使学生为自己感到自豪,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扩展了识字课堂。
三、探索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汉字的字形虽然难记,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识字教学中,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学去研究、去探索,寻求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一)找字族,温故知新。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看到生字,马上就会与熟字进行比较。比较后,他们会发现,在基本字的基础上加加、减减、换换就可以记住许多字的字形。这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发现的记字形的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学中我们把用基本字带出的数个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称为“字族”。如果在识字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个字族中的字,在学习这个字的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尽量多的运用他们发明的加、减、换的识字方法找出自己认识的这个字族中的字,比一比谁是识字小博士。既认识了新字,巩固了学过的字,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二)明字理,联想识字。汉字是表意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是汉字毕竟不是图画,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字形中表意的成分已经不是很明显了,了解字的意义需要靠猜想,这给学生提供了较广阔的联想空间。学生根据自己在识字实践中了解的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展开丰富的想象,识记字形,乐此不疲。这种根据字理联想识字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准确地记住字形,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作仓颉,学习造字。由于汉字造字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积累了一些识字经验后,在教师的组织下他们完全有能力尝试自己识字、造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学中,在学習生字后,我经常启发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规律,试着造一造与所学生字同字族的字,并说出理由。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思考,依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发言。
找字族、明字理、学造字的识字方法,在轻松识记字形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们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们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们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们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