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癌外周血微转移基因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xu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隐匿肿瘤细胞)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患者已有发生.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或肿瘤特异性靶基因,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血液微转移.该技术无论在敏感性还是特异性均有临床应用价值,但靶基因的选择是其关键,近年来有关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靶基因研究成为热点。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总结主动脉弓中断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的方法、疗效。方法: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手术年龄1~11岁,体重9~21kg。其中A型7例,B型1例,8例均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
目的:通过对正畸关闭陈旧性磨牙间隙前后牙槽嵴高度的对比,探讨关闭陈旧性磨牙间隙是否加重牙槽嵴吸收.方法:观察下颌第一磨牙陈旧性拔牙间隙29处.测量矫治前后该处牙槽嵴高
冠脉搭桥术曾经被认为是左主干病变治疗的“金标准”,近年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也在该领域取得一些进展,一系列临床试验证实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安全可行,但在左主干远
目的:分析采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后受孕妇女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3月至2005年11月间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单精子卵胞浆内注
确保临床用血供应,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是血液管理的核心.文章对江苏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血液管理工作的内容概括为:深入贯彻实施《献血法》,继续大力推行无偿献血;加快采供
近年来肿瘤的治疗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进展期成神经细胞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很低.高危病例与血管分布密切相关,提示抗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也许是目前治疗方案的有效补充.该文主要介绍成神经细胞瘤高危病例中不同表达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低危病例抗血管生成的表型以及目前已经用于临床前期试验模型中的各种血管生成抑制措施。
目的肺静脉电隔离(PVI)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手段,心房电重构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研究PVI对急性心房电重构的影响并揭示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成年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VI组。应用硫代巴比妥钠麻醉后分离并结扎双侧颈交感迷走神经干。两组犬均行房间隔穿刺并以600次/min起搏右心房30min构建急性心房电重构模型,PVI组穿间隔后即行环肺静脉口部电隔离。快速心房电刺
生殖支原体(Mg)1981年首次从人体分离,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该病原很多特性都有别于其他已知的支原体,其黏附作用可能与MgPa岛有关,分离培养极为困难,对其进行
为探究最优的装甲板间距,在对被动电磁装甲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虚拟源点理论建立了金属射流的作用时间模型,分析了装甲板间距对金属射流微元作用时间的影响;结合
为解决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问题,基于OSGi技术,设计了一个通用的装备保障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构建了装备保障信息平台.通过插件、构件、子系统不同层次设计和核心运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