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o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自然资源的枯竭,人们迫切需要树立起环境道德意识。未成年人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他们的生态德育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文明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生态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思想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本文从生态德育的起源及含义、加强未成年人生态德育建设的现实原因,以及如何建设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生态德育 必要性 措施
  
  一、生态德育的起源及其含义界定
  
  对于生态的研究,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9年首先提出生态学,1935年英国的生态学家坦斯利又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生态学已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的新道路,生态系统的含义逐步广义化。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从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虽然教育生态学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它早就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之中出现过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说明他已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著名的古代故事“孟母三迁”更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然而,我国学者却是从80年代才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0年吴鼎福、诸文蔚的《教育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生态学著作。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撰文首提“生态德育”一说,认为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当然,刘惊铎、王磊对于“生态德育”含义的概述也是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概念。
  
  二、加强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面对工业化发展带给社会新的变化和形势,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生态德育思想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实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生态德育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新局面。
  
  三、加强未成年人生态德育建设的措施
  
  (一)主体行政部门的统筹。
  各级环保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环境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一把手”亲自抓,把加强未成年人环境道德建设纳入环保中心工作,统一部署,全盘考虑。例如,2004年继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国家林业局就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所以各级领导部门一定要落实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努力为未成年人建设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湿地公园等园区的优势,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要酌情减免门票,有条件的生态园区则可完全免费向青少年开放。
  (二)社区、家庭的合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家长在思想上不重视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逐年增加,以及各个社区工作的松弛,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思想建设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乱踩草地、乱扔果皮、垃圾的现象时时发生。所以我们的家庭与社区一定要积极合作,家庭是小家,和谐小区是大家,社区工作人员要积极推动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培养未成年人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环保意识。各社区也可增添一些科普长廊、以家庭为小组的生态知识竞赛等活动来为未成年人贯彻生态德育的思想。
  (三)社会的支持。
  生态德育发挥作用,离不开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因此要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在未成年人生态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未成年人传授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知识。积极动员全社会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环境教育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生动直观、便于参与的环境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科学、接触环保工作的实践场所。
  未成年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加大家长学校的建设力度,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体。学校要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中发挥主导作用,与之共同担负起未成年人生态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要积极思考,创新开展新时期的家长学校,有效地指导与培训家长,不断提高家长的生态知识水平,积极探索创建学校主导、家庭和社区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体制,从而使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滨湖区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介绍[R],2009.
  [2]韩雪.学校德育生态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3]胡应泉.中学环境到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8.
其他文献
随着丝路申遗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国大遗址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政府部门在其保护中承担着重要的协调责任。在考古大遗址保护性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因为保护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物流这个领域,其中对企业物流、工业品、日用生活用品等方面的物流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食品冷链物流,尤其是水产品冷链物流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及投入态度倾向的相对强度。组织支持是指组织重视员工的贡献以及关心员工的利益的程度。随着组织间竞争的加剧,员工的工作绩效越来越为管理者所
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等诸多气候问题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核心,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纷纷加入《京都议定书》中确立的三种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中,碳排放权交易成已经为一种高效灵活的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途径。我国经过多年试点工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于2017年12月启动,这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推动降低社会减排成本
期刊
滨海旅游是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滨海旅游业受到世界各地的普遍重视。发展滨海旅游业,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高沿海地区居民生
近几年来,随着2013-2014年万科“欠税门”的出现,万达王健林偷漏税的消息曝光,纳税风险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更多的经营者开始意识到纳税风险将会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