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始终与失望相伴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美]戴维·布兰特 译/文 敏
  
  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个体生命中,这是一段混沌不清的时期。青少年们必须同无数的压力做斗争。从一方面来看,他们的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改变的时期,这些改变是引起所有疑惑和迷茫的原因:“我是谁?”这个问题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而且也是个身体实质的问题。作为回应,青少年通过对各种各样角色的“试一把”和表现来做实验。他们的穿着可能在某一天非常规矩而在第二天却变得非常稀奇古怪新潮酷炫,甚至会穿着乱七八糟极其性感的服装,并且浓妆艳抹。这种试验是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宣称反叛或是坚持自己个性的尝试。
  就青少年遭遇的失望而言,一般是由于不被同龄人所认可而带来的,大众媒体对这种典型的青少年的失望做过描述:被斥在最“IN”的团体之外、单恋和朋友之间的不忠诚。虽然青少年看上去已像个大人了,但他们在权威的成人眼里还是十分幼稚的。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形:也许这是最令人失望的一段时期。对青少年来说,对自由的限制是一种对自己渐渐成长的成年人意识的任意妄为和有意冒犯;对父母亲来说,这种行为使他们确信,自己的孩子还没有成熟到能够担负起自我调节的责任。成年人的限制和青少年对自由的追求,两者之间的争斗在每一代都会发生。其结果是带来一系列的失望,这种失望正是植根于对不受限制的自由和特权的错误期待。
  
  年轻的成年期(20~30岁)
  
  对于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说,太多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工作尚未稳定;钱也不很宽裕;爱情仿佛在雨夜中飘摇不定。但所有这一切中有一个想法是一直不变的:我将是—依靠我信念的力量—不屈不挠的。我的意志将战胜逆境。这是20多岁的人典型的态度,也许这是所有事物都处于含糊而不确定中的时间段里惟一明确的一件事情。共同持有的这一信念会导致另一不够自信的命题:生命中只有一条正确的道路,而我必须面对它。确实,这是20来岁的年轻人面临诸多“第一次”选择的一种使命。但其实这种从A到B似乎有无数的路可走的想法在现实中常常受挫,因为它太过模糊不清、意义不明,也因为社会文化的压力要求个人有明确的方向。
  这里确凿无疑的地方在于,没有什么解释来说明为何年轻人容易受到那些看似无可争辩的来自专家权威、精神领袖或是社会流行的“应该如何如何”的影响,如:“我应该过一种对社会有重要意义的生活。”“我应该趁着年轻去接受一些适当的培训。等等。在这个阶段的青年还会深信,仅仅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就能达到目的。
  尤其是在这个年龄段的早期,失望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心中的伟大期待尚未经受过考验。假如他们已经历过了种种失望,一般来说他们就会很快丢弃自己的期待。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未来,对他们来说,丢弃一两样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事。这是一个扩张的时期,对前面道路的担忧被来自他们自己幻想的崇高感抵消了。怀疑被隐藏在决心的下面,不管怎么样,幸福的结局是肯定可以看见的,尽管相反的证据俯拾即是。
  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后半段时间里,失望已经在敲门了,特别是自我幻觉的破灭更使人伤心。在将近30岁,或是30岁刚出头时,对于无可比拟的未来的不确定的指望开始褪色,他们第一次坦诚地延伸了自己的视线,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至此,他们可以看见的现实与自我本体的对抗仍然带有某种希望的欺骗色彩,但是行为与情感受挫模式的一再重复已经太明显、太难以回避了,家庭与学校的“象牙塔”已不再能呵护年轻人,他们只能以苦涩艰难的目光直面他们自己的人生了。从孩提时代到青少年时代一直存在着的保护面纱被揭去了。
  
  中年早期(33~45岁)
  
  当我们顺利平稳地进入中年阶段时,一些事情也随之到来。我们稳步建立了自己“长期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是永久性的。时至今日,社会因实际生活所需而做出的定期的经常的适应性改变一直都是存在的。比如说,教育体系的框架,每四年就会让人生有一次大的变动,如此的变动还产生在从高中到研究生阶段,或是职业培训阶段。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促进人生改变的事件:谋取一份合适的工作;寻找一个可以和谐共处生活伴侣;购买一所新房子;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到了30至40岁这一阶段,大多数人已经遭遇了生活中自然发生的“第一次”事件,也懂得了安定的方式。我们找到了一个过程去跟从,而且已经让自己这么去做了。准备阶段已经结束,是进入到生活阶段的时候了。
  随着平稳生活的到来,重复和单调也第一次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弥漫开来。每一天看上去与上一天一模一样;各种仪式和模式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稳定产生的是安全感,但同时也带来枯燥和乏味。甚至对工作与性进行挑战的兴奋触角也成了多余的东西收起来了。
  中年和早期阶段反复产生的空虚感,使我们感到不安。给人感觉到像是陷入网中一样。我们后悔地留意到自己青春的炽烈已经一去不返。我们还第一次吃惊地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易腐性,开始用“精疲力竭”这个词组来形容自己。
  这也是一个首次将自己与死亡的概念发生联系的阶段。因为我们的生命路程已经过半,生命中年月流程重大关头的标记开始对我们起作用,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我们了。我们还留意到自己青春的容貌和旺盛的精力也开始消褪。脸上显示出的是太少的睡眠和太多的焦虑印记。肌肉的紧张和疲劳需要恢复喘息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综合性的表征,表明了我们的身体能量是有限度的,不再能像以前那样运行了。意志更无法与时间较量了。
  撇开这一些不说,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可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的现实。年轻时,我们有许多条道路可以走,而且有的是时间去做选择。现在,我们背负的是繁多的责任和能量有限的身体,可让我们实现目标的时间却在少下去。我们的选择因为上述的情况呈几何级数地减少下去。
  所有这一切因素合在一起——重复、厌倦、对生之有限的认识、可能性的大大缩水——都会产生严重的生命幻灭感。确实,这是一个有着太多的失望、经常导致压抑的时期。有些人为此尝试婚外情,或是沉溺于酒精和毒品中,或是不顾一切鲁莽行事、疯狂玩命(跳伞、飙车),以此来逃避苦恼。一般来说,这种尝试常常会引起其他更严重更激烈的问题。
  中年阶段的失望涉及的中心命题将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幕上一再重复:“由于我已经知道其实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失望。”这一阶段的其他失望,如对爱情、对工作、对家庭、对取得成就的大小和青春美丽的丧失等,只是这一命题的变异。
  我们到了中年这个阶段,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期待,以更理性、更宽容和更易于接受的观点来取代原先青春时代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些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人都对自己做过一番调整——也许是换过了职业,发展了新的兴趣爱好,鼓励自己进入新的创造发展时期。重要的是,他们为自己建立了可靠的目标——由从小至大社会规定的程式化的期待中解脱出来——把新的方向建立在对可能性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中年时期(45~64)
  
  说到金钱和权力,中年是人生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里,权力和能力达到了顶峰。收入也达到了最高水平,这个年龄层当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家庭比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这部分人的家庭拥有自己房子的比率也远远高于其他的群体。
  随着中年危机的过去,这个阶段以其重新建立的稳定和恒久性为特征,流动性越来越小,根扎得更深了。生活习惯已根深蒂固。在老两口作伴多年以后,人们想要独自生活或是重新开始一种新生活的念头大大减少了。很明显,这是多年来形成的稳定而模式化的生活方式,不曾遭到破坏性的改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人一点问题也没有了。事实上,压抑、酗酒和自杀是中年人群中存在的大问题。配偶的亡故、空巢综合症、与退休相关的恐慌、绝经期综合症和妇女角色的转换是这个阶段或多或少要遭遇的问题。
  这个阶段还有另外的一些失望;在工作上,更年轻的同事可能会得到更快的升迁。50岁的工作者处于一个脆弱的职业停滞期,但还要为久盼不至的晋升的可能性去搏命。在家里,一向要在职业和家庭、孩子之间搞好平衡关系,而现在孩子已飞离老巢,她得重新调适自己母亲角色的失落感。由信息和技术革命引起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人们重新去看待周围的景色,怀想岁月积累的老习俗和过去的生活习惯。“为什么这世界不能和以前一样呢?——“这是令人熟悉的痛苦,它反映了现行状态下对各种事情的失望。对熟悉事物的、对“美好的老时光”的怀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老年期(65岁以上)
  
  老年期是个体与完善和绝望之间的角斗。人的余生将注定要和愧疚、悲伤和绝望为伍吗?这些晦暗的情感实在已经在人生中慢慢显现出来而且是注定要来到的。每一个个体是否一定会如埃里克森指出的,必须接受“人的仅有的一段生命历程,从必然性来讲,如同其他东西一样,只能是这个样子了,不允许有替换品”?还是使人沉浸在悔恨和愤世嫉俗当中?两者其实表现的都是一种死亡恐惧综合症。
  “雁过留声”想法的受挫和失败——将被忘却——是最古老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仅是出于某种长生不老的渴望,而且也出于这样一种信念:如果一个人不能给这世界留下印象,那他的生命就不能算是有意义的。同样,个人成就感的受挫程度也与害怕自己微不足道有关。这种感觉是由老年人现阶段的现实情况而来的,因为他们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对当下的生活有所作为。
  这些失望是为了抗议那些有着意义和重要性的特殊期待的落空,更糟糕的是,他们惋惜的只是期待本身的结束。对许多人来说,那个让人长久困惑的问题:“就这些了吗?”有一点儿像那条广告:“这份食物真糟糕,而且份额还那么少!”生活本身固然有很多缺陷毛病,但我们还是想要多活一些时候的,希望能再有一次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期待。
  从一个老年人的视角来回头审视那些没有被走过的路、没有被采取的措施,会感到许多机会错过了,力量和精力丧失了、际遇没有了,这就容易使人钻进牛角尖里想着“如果那样做会怎样”,于是就会生活在后悔中。这种思想的危险在于,我们将被不公正、困难、生存的痛苦感觉所压倒;我们将悲叹自己的命运,并向神祇痛哭号叫。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只是错误地选择记住某些自己生命中的不幸事件。痛苦和失望将会充斥养老院的每个角落,人们就很难找到生命中正当的真切的意义。甚至那些一直生活在坚定的宗教信仰中的人要解释莫名其妙的不公正和偏见也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正是在这人生后期阶段里,失望的情况如一轮满月般清晰地呈现在漆黑的夜空中。因为没有第二次机会,几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意图和目的出现在老年人的希望和期待中,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出后悔的情绪:接受生活原本的样子和已经发生的样子,不再追究那些达不到的梦想。随着对事理的明白了然,释然和欢喜也随之而来。如此简单的观点,但要付诸实践却相当困难。
  
  (摘自《与失望相处》)
其他文献
在学校里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和谐的现象:校长在会上把一项项工作布置下去,老师们不是尽快地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落实,而是锅不动瓢不响,用冷眼把这些事情看作是形式主义的代表,看作是浪费自己最宝贵的时间为学校做最无用功的事情,看作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直至被追得实在没有办法时,才信手涂鸦应付着完成。不可否认,教师漠视校长布置的工作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有其生长的土壤的。我们想办法寻根问源驱除这些“毒素”,
战争年代,他舍生忘死,战功赫赫;和平时期,他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先想着党、想着国家、想着别人,把自己摆在最后,这就是孙景坤一生不变的精神境界,更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坚守了一辈子的初心。  70年前,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员,告别家人,舍生忘死,血战沙场,九死一生,战功赫赫;65年前,他主动放弃复员后留在城市的机会回乡务农,深藏功名数十载,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发展生产,建设乡村。  耄耋之年,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刘海波校长眯着眼睛笑着向记者诵读着荀子的这段话。他虽然没有,但是我们却从他那柔性的声音和恬静的表情里,读出了太多关于他的心路历程……  28年前,从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教室,发展到一个占地9000平方米,每年培训36个班,教职员工20余人,累计为社会贡献3800名合格职业专业人才,集电子、机械于一体的综合型职业教育基地——黑龙江省肇东新华电子综合技
在春节前一个以城市贫困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数十名经济学家提交的在不同区域做的调查报告,都给出一个相同而清晰的描述: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表观出明显地加重。这些调查报告最值得关注的是,城市贫困将发生“代际转移”。当城市的贫困者因种种原因难求温饱的时候,他们的子女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只能盲目地在一些大城市频繁转移,一年到头挣得的工资也只够温饱,贫穷成为他们摆脱不了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久前,在北京的家中,近百岁的老革命、诗人贺敬之,听着关于今日南泥湾的汇报,脸上迸发出青春的光彩。1943年,19岁的他在延安窑洞里写下《南泥湾》这首后来唱遍世界的歌。  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加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独立坚持长期敌后抗战的重要一环。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作战逐步转向敌后战场,陕甘宁边区和
“寻梦·承泽”——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骨子老戏精选剧目展演  《六出祁山》、《穆桂英挂帅.捧印》等  时间:09.05-06(19:30)  主演:杜镇杰 张慧芳  “天涯共此时”  ——2014年全球华人中秋京剧演唱会  时间:09.08(19:30)  主演:王蓉蓉 王瑜 史依弘 江峰 邢美珠 李维康 李宏图 杜镇杰 迟小秋 张建国  张慧芳 张宏伟 孟广禄 胡春华 赵葆秀  耿其昌 凌珂
我曾在北威尔士为来自意大利、日本和芬兰的成人教授暑期英语。我们通过晚上的娱乐活动和白天到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去郊游来缓解紧张的课程。  有一次我们计划在星期三到斯诺登峰去游玩。但是,星期二的晚上下起了大雨。当晚10点左右,在晚饭后的舞会中,大约十来个芬兰同学找到我,建议取消明天的爬山活动,因为在大雨中攀登斯诺登峰泥泞的山道不会有什么乐趣。我当然同意了这个建议,并当众宜布了取消明天的出游计划。话一出口
这个笑容和前途一样灿烂的大男孩,未来对于他而言,还充满着无限可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成长是他一直以来保持的状态,目前一切都还离结局太远,在影视里人生体验之路上,对于他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谈起对杨最初的认知,可能首先会想到他的老爸知名演员杨立新,他本可以多走些捷径,却没想到天性里北京爷们的执拗让他从小远赴国外求学练就了独立和自强,从美国杜克大学戏剧系毕业回国后,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在演艺圈里踏
去年九月我们作为中国的教育代表团对德国教育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时间虽然很短却颇有启发。  德国的教育学制和中国有很大差别。德国小学是四年制,我国小学是六年制。德国孩子6岁上学,四年读完之后,因材施教,按三个方向分流。学生不用考试,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表现,确定发展方向。形象思维发达的学生,上六年制的文科,约占30%左右,这是第一个去向;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上五年制的理工科,人数占40%;第三类就是文理
说到“素质教育”,不少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多的是把其指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考试制度等等的改革。这些改革当然是必要的。但余慧斌认为,素质教育应该不只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和个性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与心相互交流的活动。正如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宝山区实验小学在总结百年来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