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诊治探讨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7名腹膜后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既往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术后病理、随访记录等资料。

结果

B超诊断阳性率为85.0%,CT和MRI诊断阳性率为100%。开放手术组25例,肿瘤平均直径8.06cm,人平均手术时间为154.3min,人均术中出血量790.1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11.8d。腔镜组22例,肿瘤平均直径6.84cm,人均手术时间153.9min,人均术中出血量289.2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9.0d。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27例(57.45%),恶性肿瘤20例(42.55%)。恶性PRT完整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为40.0%(4/10),姑息切除组为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PRT术前诊断至关重要,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本院应用EMS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41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应用EMS第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4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92例上段输尿管结石,132例单发肾结石,152例多发肾结石,42例鹿角形结石,结石大小为1.0cm×1.4cm~3.5cm×8.7cm,平均2.4cm×3.5cm。314例有肾积水
背景疼痛是困扰人类最严重的临床问题之一。在临床上,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广泛应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镇静、镇痛。目的探讨Dex用于围手术期镇痛是否具有显著优势。内容Dex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或辅助镇痛、稳定血流动力学、延长麻醉药的镇痛时间、降低围手术期副作用等作用,尤其是一些特殊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如产科麻醉和小儿麻醉。趋向Dex围手术期镇痛最佳的用药时机、方法以及患者
背景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超过40%.目前已发现脓毒症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病情严重程度和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微创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患者328例,根据PCNL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统计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各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各个因素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结果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在性别比例、结石体积、结石数量、手术时间、存在肾功能不全、是否为鹿角型结石、术中灌注压力、
背景 阿片类药物被广泛用于缓解中重度急慢性疼痛,但其副作用限制了阿片类药物的应用,需探索新的给药模式以减少副作用,改善镇痛效果. 目的 概述吗啡联合羟考酮在术后镇痛中
目的 构建负载PCA3启动子联合CD-TK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包装及滴度测定.方法 将PCA3启动子无缝克隆到pHBAd-U6-GFP上,取代原有U6启动子形成pHBAd-PCA3-GFP,AgeI单酶
肝硬化致门脉高压而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是最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内科治疗止血药选择是关键。
背景 阿片类药物是把双刃剑,在围手术期镇痛和慢性疼痛治疗的广泛应用中,可同时诱发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即阿片类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
目的探讨CD44v6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研究其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实验组膀胱及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从病理分期和临床分期两个方面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CD44v6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为2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结果CD44v6蛋白在正常膀胱黏膜上皮无表达,基因拷贝数<1×102copies/mL。在80例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阳性表达是35例(43.75%),CT值均
背景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神经系统的损害或炎症引起的一种常见而特殊的慢性疼痛,以痛觉过敏、异常痛敏和自发痛为特征.目前发病机制不清,发病率逐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