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国家卫健委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和定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城市规模对外来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增大可以显著提升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概率,城市规模每增大一个单位,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概率提升约1.63%。在克服内生性和选择性偏误等问题后,这一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至5.87%。城市规模对外来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影响机制表现为:城市规模增大——弱化流动人口受歧视感——提升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应尊重城市流动人口的意愿,正视城市规模对其身份认同的影响,放松对大城市的规模控制,加快推进未来数亿城市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及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电磁发射的脱壳穿甲弹出炮口初速高达6Ma以上,在气动力作用下弹托会自动脱离弹体,脱壳过程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弹体的飞行。为了分析脱壳过程流场特性与弹托的运动姿态,利用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流体力学与6DOF刚体动力学耦合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脱壳过程中激波与弹体弹托相互作用以及弹托分离的规律。结果表明:首先弹托迎风槽处高压与其外表面凸起处的斜激波为弹托提供了翻转力矩,弹托与弹体之间产生的激波遇到壁面发生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
当用户使用助行器过程中有跌倒趋势时,为了使人体能快速恢复正常的站立体态并缓冲助行器紧急制动的惯性力。由于大部分柔顺控制运用机械臂模型较多,运用于助行器模型的防跌倒控制策略较为欠缺。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阻抗控制的新型防跌倒柔顺控制策略用于助行器模型,通过阵列式薄膜压力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融合来达到目的。该策略能实现助行器较好的轨迹跟踪效果,达到安全防护作用。通过两种不同运行情况下的
如今数据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信息系统,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主要依赖数据库技术。各行各业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定义、操纵、管理和维护都需要数据库技术做支撑,而这些操作的基础是设计数据库。本案例以高职软件专业学生进行数据库课程设计为背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提供一个蓝本并指导学生实现。
试验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大菱鲆生长性能、免疫水平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180尾、体重为(7.36±0.04) 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为基础饵料(无添加);0.4%复合益生菌组为基础饵料粮+4 g/kg复合益生菌;0.8%复合益生菌组为基础饵料+8 g/kg复合益生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饵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组大菱鲆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
对于治疗缺铁性贫血,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新的铁剂出现。枸橼酸铁用于治疗慢性肾病患者的缺铁性贫血;麦芽酚铁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以及对于其他口服铁剂无效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新型静脉铁剂主要为大剂量铁剂,如超顺磁氧化铁,异麦芽糖酐铁,羧基麦芽糖铁,可快速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在伴有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炎症性肠病等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更具优势。本文通过对于最近几年国内外铁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补铁机制展开研究,为缺铁性
地方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形成内在联系,使企业必须依托地方金融发展建设,推动自身创新发展布局。各地区要积极做好面向政府产业基金应用、管理改革拓展,加强政府产业基金应用、管理的科学规划,切实围绕地方金融发展、政府产业基金应用及企业创新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以期实现新经济发展视角下企业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
新凤河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具有降水少、水量小、依靠再生水为补给,河道腹地狭长、驳岸生硬,植物杂乱、土地裸露、生物多样性欠缺等北方河道的典型特征。新凤河全长30.1km,沿途流经城镇与郊野,不同的城市风貌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与需求,植物景观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通过分析新凤河的河道植物以及相关特质,引出新凤河项目对河道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以及植物规划分区定位,并给出植物配置方案,以期为今后北京乃至北方和河道的
本文将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入手,以芝英古镇为例,通过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芝英古镇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其公共空间的历史沿革,思考村民因为需求自发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再运用环境行为学,基于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以及使用者的反馈,提出更为合理的设计方向。一、引言目前,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古镇几乎都存在现状建筑空间品质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