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教学与城市小学教学相比较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来讲,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离、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等问题,对此文章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学效果
  一、现代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离
  小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今后更高阶段的数学、物理、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为学生生活实践服务。但是就现阶段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课堂教学举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无法切身体会,无法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2.教学手段单一
  小学阶段学生对自身行为能力无法进行有效控制,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一节课的内容,加上农村小学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相对比较短缺,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形式上完一节课,即便配备了现代教学设备,而教师创新意识不足,无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素质教育倡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因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无趣、教学内容死板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
  二、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注重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因为农村的地域差别,在教材之中所举的例子,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合农村的小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就需要将所讲授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让课堂教学更加的有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以让农村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其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农村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处处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而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则要尽可能地打破数学教材的束缚,对农村生活资源进行游戏的开发和利用,呈现出学生所熟悉的内容[1]。
  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将课程的内容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2]。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一开始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来计算。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学校操场的示意图,将学校操场的长和宽都在示意图中标注出来,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出学校操场的面积。通过多媒体所演示的示意图,学生能更容易地知道操场的长、宽,因此很容易就能够计算出学校操场的面积。通过多媒体,可以让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化,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3.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在新课导入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操作、開展游戏等。例如,在对测量的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给学生提出,如“你的身高用分米表示是多少?”等小问题,这和他们自己密切相关,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总之,农村小学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则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地发掘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以此为基础来开展教学,才可以让农村小学生真正地走入到数学殿堂中,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云峰.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09.
  [2]林 敏.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教育,2017(4):266.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小学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应当重点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效能建设,全面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工作  一、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存在的问题  (1)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部分中小学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摘 要:核心素养是一个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综合体系。班级作为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集体场所,应当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摇篮;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责任人,肩负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文章探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班级管理的具体路径,以期实现班级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型,让班级发展走向未来,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级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