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析超早期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9月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超早期(发病至手术时间<6 h)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颅内血肿及血肿周围的水肿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
【机 构】
:
041000 陕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析超早期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前瞻性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9月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超早期(发病至手术时间<6 h)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颅内血肿及血肿周围的水肿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对照组较研究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7、14 d,研究组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采用超早期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行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接受双联抗血小板(DAPT)治疗后需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患者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DAPT治疗后(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需实施CABG手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01例,年龄61.1±10.0(43~79)岁,男134例,女67例。并按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C200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41例萎缩型胃炎患者、59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lncRNA BC200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
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简便快速、灵活性高、成本低、敏感性及特异性高、闭管操作的优势,使其成为临床实验诊断及科研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分子诊断技术之一。随着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检测仪器、DNA染料及熔解曲线分析软件的发展,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不断提高,为遗传病、肿瘤、病原微生物及个体化用药等提供快速、高效、经济的分子诊断检测平台。(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77-79
目的了解人腺病毒(HAdv)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探讨allo-HSCT后进行HAdv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入选标准回顾性的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HAdv感染监测的allo-HSCT患者共84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监测患者外周血HAdv载量,监测频率为1周
目的探讨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抗体(HIT-Ab)对心脏病患者中疑似HIT的诊断价值。方法单中心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疑似HIT患者242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206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28例,药物治疗8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HIT组和非HIT组。HIT组44例,中位数年龄57.5岁,女23例;非HIT组198例,中位数年龄63.5岁,女:
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且闭管操作无交叉污染的风险,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一大有力工具,尤其在肿瘤的分子检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检测手段包括突变检测、测序前筛查、甲基化程度分析、拷贝数变异分析等,涵盖了肿瘤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预后判断等各个阶段。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的特点,与测序技术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分子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大大降低检测成本,为分子检测
目的探索血浆置换(PE)和双重血浆置换(DFFP)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SAP)患者三酰甘油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浆置换、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分为两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血浆置换组不同时段三酰甘油清除率分别为36.1%、66.0%和84.9%,而双重血浆置换
目的对金湾区农村孕妇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及其造成的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集孕妇上午11∶00前空腹周围静脉血3~4 ml,检测其血清促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17例,患病率为2.38%(初产妇占58.80%,经产妇占41.20%)。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38例,患病率为5.31%(初产妇占47.30%,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胃腺癌患者2 628例,从中选取经免疫组化证实的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4例,复习所有病例的存档切片,对原有免疫组化切片进行突触素(Syn)、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D5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蛋白(CgA)、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AE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