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液代谢组学技术的甲氨蝶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_sec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甲氨蝶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佐剂性关节炎(AIA)方法复制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经典足肿胀度指标评价模型复制程度,并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收集血液样本采用代谢轮廓技术表征疾病发生发展及给予药物干预后的代谢水平,采用MSE数据采集模式全成分获取各组大鼠的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学信息,并通过模式识别、富集分析等手段以整体分析到局部的聚焦分析方法获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核心代谢酶及血液生物标记物。进而阐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结果:非靶向代谢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70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抗精神病药物单一治疗组和抗精神病药物+舍曲林组,每组50例。抗精
目的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西
继电保护跳闸操作作为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其中,500 kV、220 kV、110 kV三个电压
随着现代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力资源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智能系统应用于继电保护,是当下电力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