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的华一寄宿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该校获奖人数历年来都居武昌区之首。多年来,该校50%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优异,得以进入华中师大一附中等重点高中。为了孩子的前途,很多家长鼓励子女就读该校,虽然这意味着要让孩子离开父母去住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离开父母是一件难舍、甚至残酷的事情。但对2009年到2012年就读于该校的女生付小雪来说,这个障碍并不存在,因为她的妈妈既是陪读者,还是该校女生宿舍的宿舍管理员。
应聘宿管员
由于女儿已经从华一寄宿学校毕业,付妈妈现在不必遵守担任宿舍管理员必须遵守的与校方原先达成的协议——她是为了陪读,而辞去了公司副总的工作,担任宿舍管理员的,为避免引起其他家长效仿,她与学校达成协议,学习时间不得和女儿接触,即使接触了,也不要对外说。
2009年9月,付小雪入读华一寄宿学校。只有到周末,家长才能把孩子接回家团聚。这让从小在妈妈身边长大的小雪十分不适应,短短两个月里,身体消瘦,精神恍惚,学习成绩下降。眼看着女儿求学遇到困难,不但成绩难以提高,精神和身体健康也受到影响。“我就一个丫头,从小比较娇惯,一直陪在身边,上初中要住读了,她不习惯怎么办?”她原本打算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但打听到学校管理严格,平时很难接触到孩子,她有些犹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学校在招聘宿管员,连忙前去应聘,结果真就心想事成。
在面试中,学校招聘负责人见到这位衣着得体谈吐不俗的女士来应聘宿管员,感到不能理解,表示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则难以接受她的应聘。她只好把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早年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的理工科硕士,在所在单位担任副总经理,为了照顾女儿而应聘宿管员,将来计划继续陪孩子去国外读书。万分惊讶的校方负责人把这份工作给了她,但是做出了约定:工作任务和其他人一样;只有在周末接孩子时才能和孩子在一起,避免引起学生过多关注,避免引起其他家长不满或者不安。
母亲目光一直追随女儿的身影
得到了这份职位后,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公司副总的工作,当起了华一寄宿学校宿管员,负责学生宿舍3号楼的管理。回顾自己这3年的宿管阿姨经历,她表示:“一开始应聘时确实是想着照顾自己的孩子,但后来确实是为了宿舍里的孩子们。这是因为过惯了这种生活,适应了。”
从公司管理者到宿舍管理员,身份地位的巨变带来的还有收入的陡降——宿舍管理员每个月的收入只是公司副总收入的“九牛一毛”。但付妈妈觉得不亏:“我并不觉得心理上有什么落差,我就是想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知道她在我身边,心里才踏实!”这也是因为她家道殷实,不缺钱。付妈妈表示,既然走上了陪读之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孩子上高中,她也打算陪读,去国外读大学,有条件的话她也会跟着一起。
付妈妈虽然和女儿在在同一校园内生活了3年,但是却咫尺天涯。她辞职到校当宿管员时,孩子不理解,觉得这份差事辛苦不说,地位也不高,就是“宿舍大妈”的活,给自己丢人,不是不愿意让同学见到她做宿管工作,而是女兒自己不舍得自己的妈妈做这份工作。付妈妈就告诉女儿:“我是靠自己的能力应聘上的,这不丢人!”她不仅工作认真负责,她的衣着谈吐不俗,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到后来,当女儿看到妈妈用责任感、爱心和风度获得同学们的爱戴时,她默认了妈妈的选择,虽然碍于学校规定不能每天母女相聚共度快乐时光,但是每当在校园内见到妈妈,女儿都会高兴地和妈妈打招呼,母女俩也有不少机会做一些简单的生活交流,母亲的目光也一直追随女儿的身影。
那怕周末才能聚上一次
在外人眼里,家长辞职进校打工,就是为了给孩子“陪读”。对此,付妈妈表示,自己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难度很大啊!学校出于公平考虑,有意将她和孩子分在不同的宿舍楼,由于宿舍管理工作繁重,必须将所有精力投放在自己负责的学生们身上,基本无法照顾自家孩子。宿管员的工作辛苦繁琐,最终和其他家长一样,她周末才能和孩子们聚上一次。“有时候在食堂、操场上,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就足够了!”付妈妈说,想到自己和孩子同处在一个校园,就安心了。
对于宿管员妈妈的生活,付妈妈形容“累并快乐着”,同孩子们在一起,让她拥有了年轻的心,“应聘宿管员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干了一段时间后却也发现了这种生活的乐趣。孩子是单纯的,照顾孩子是家长永远的快乐。”
应聘宿管员
由于女儿已经从华一寄宿学校毕业,付妈妈现在不必遵守担任宿舍管理员必须遵守的与校方原先达成的协议——她是为了陪读,而辞去了公司副总的工作,担任宿舍管理员的,为避免引起其他家长效仿,她与学校达成协议,学习时间不得和女儿接触,即使接触了,也不要对外说。
2009年9月,付小雪入读华一寄宿学校。只有到周末,家长才能把孩子接回家团聚。这让从小在妈妈身边长大的小雪十分不适应,短短两个月里,身体消瘦,精神恍惚,学习成绩下降。眼看着女儿求学遇到困难,不但成绩难以提高,精神和身体健康也受到影响。“我就一个丫头,从小比较娇惯,一直陪在身边,上初中要住读了,她不习惯怎么办?”她原本打算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但打听到学校管理严格,平时很难接触到孩子,她有些犹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学校在招聘宿管员,连忙前去应聘,结果真就心想事成。
在面试中,学校招聘负责人见到这位衣着得体谈吐不俗的女士来应聘宿管员,感到不能理解,表示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则难以接受她的应聘。她只好把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早年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的理工科硕士,在所在单位担任副总经理,为了照顾女儿而应聘宿管员,将来计划继续陪孩子去国外读书。万分惊讶的校方负责人把这份工作给了她,但是做出了约定:工作任务和其他人一样;只有在周末接孩子时才能和孩子在一起,避免引起学生过多关注,避免引起其他家长不满或者不安。
母亲目光一直追随女儿的身影
得到了这份职位后,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公司副总的工作,当起了华一寄宿学校宿管员,负责学生宿舍3号楼的管理。回顾自己这3年的宿管阿姨经历,她表示:“一开始应聘时确实是想着照顾自己的孩子,但后来确实是为了宿舍里的孩子们。这是因为过惯了这种生活,适应了。”
从公司管理者到宿舍管理员,身份地位的巨变带来的还有收入的陡降——宿舍管理员每个月的收入只是公司副总收入的“九牛一毛”。但付妈妈觉得不亏:“我并不觉得心理上有什么落差,我就是想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知道她在我身边,心里才踏实!”这也是因为她家道殷实,不缺钱。付妈妈表示,既然走上了陪读之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孩子上高中,她也打算陪读,去国外读大学,有条件的话她也会跟着一起。
付妈妈虽然和女儿在在同一校园内生活了3年,但是却咫尺天涯。她辞职到校当宿管员时,孩子不理解,觉得这份差事辛苦不说,地位也不高,就是“宿舍大妈”的活,给自己丢人,不是不愿意让同学见到她做宿管工作,而是女兒自己不舍得自己的妈妈做这份工作。付妈妈就告诉女儿:“我是靠自己的能力应聘上的,这不丢人!”她不仅工作认真负责,她的衣着谈吐不俗,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到后来,当女儿看到妈妈用责任感、爱心和风度获得同学们的爱戴时,她默认了妈妈的选择,虽然碍于学校规定不能每天母女相聚共度快乐时光,但是每当在校园内见到妈妈,女儿都会高兴地和妈妈打招呼,母女俩也有不少机会做一些简单的生活交流,母亲的目光也一直追随女儿的身影。
那怕周末才能聚上一次
在外人眼里,家长辞职进校打工,就是为了给孩子“陪读”。对此,付妈妈表示,自己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难度很大啊!学校出于公平考虑,有意将她和孩子分在不同的宿舍楼,由于宿舍管理工作繁重,必须将所有精力投放在自己负责的学生们身上,基本无法照顾自家孩子。宿管员的工作辛苦繁琐,最终和其他家长一样,她周末才能和孩子们聚上一次。“有时候在食堂、操场上,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就足够了!”付妈妈说,想到自己和孩子同处在一个校园,就安心了。
对于宿管员妈妈的生活,付妈妈形容“累并快乐着”,同孩子们在一起,让她拥有了年轻的心,“应聘宿管员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干了一段时间后却也发现了这种生活的乐趣。孩子是单纯的,照顾孩子是家长永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