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反应烧结合成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载体

来源 :无机材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粘土矿物高岭土、Al2O3和Al(OH)3为原料,原位反应烧结合成了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陶瓷膜载体.考察了不同铝源的添加对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载体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机制为气固反应,在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前有氟黄玉生成,并且与氟黄玉的生成量密切相关.以Al(OH)3作为添加铝源的组成中氟黄玉更容易生成,并且随AlF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随后烧成过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骨架的针状结构莫来石,从而使多孔载体具有较高的孔隙率(〉35%)和相对高的孔径(1.5μm).
其他文献
采用卤水法自制纳米级碱式氯化镁晶须(nano-BMC)为原料,晶须表面经硅烷偶联剂γ-MPS处理后,以水溶性引发剂K2S2O8(KPS)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表面接枝聚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微螺旋炭纤维,在氩气气氛,2500℃下对其进行石墨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和X射线晶体衍射对石墨化前后微螺旋炭纤维的形貌与微观结构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