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的陶器

来源 :Newton(科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997i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喇家遗址出土了很多陶器,它们的器形有大有小.最多的造型是罐,有高领罐(一般器形较大)、侈口罐(一般器形比较小)等.还有一种小巧的精致陶器,过去称为“双大耳罐”,实际上是杯,有单耳、双耳、还有三耳的.rn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1924年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遗址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等地.齐家文化的时间跨度大约为公元前2300年~前1500年(距今约4300~ 3500年).从测年和陶器看,喇家遗址所处的时代大概正处于齐家文化的早期到中期.被地震和洪水摧毁的喇家遗址并不是齐家文化的终结,齐家文化后来又存续了几百年.rn齐家文化的陶器大致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粗陶两类.其中以红陶(红色到橙黄色)的数量最多.
其他文献
据统计,日本每年因心脏病死亡的人高达20万,居死因的第二位.其中,因心脏病猝死的人每年超过7万.即使日常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心脏有时也会突然停止跳动,其代表性的原因是“心肌梗死”.rn动脉堵塞导致心肌梗死rn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由围绕在心脏外侧的冠状动脉堵塞而引发的心脏病.冠状动脉负责提供心肌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冠状动脉堵塞会阻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向下输送,几十分钟后心肌就会坏死,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心梗发作时,胸部会有剧烈的疼痛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rn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
期刊
不同于其他按照一定规制、人工修建的墓葬群,也不同于被先民有计划地废弃的旧址,喇家遗址是一处灾难来临时被瞬间掩埋的原生态遗存.这个距今约四千年前的遗址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并经过科学研究印证的唯一的史前灾难遗址,即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还是目前在黄河上游地区发现的,齐家文化时期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一处遗址.
心脏停止跳动后,脑活动却仍然活跃——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于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竟有如此令人震惊的结论※1.研究宣称,利用9只小鼠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心跳停止跳动后,小鼠脑部出现了明显的频率为30~100赫兹的脑波(即每秒振动30~ 100次的脑电活动),并持续了30秒.这个脑波被称为“伽马波”,是与知觉和意识有关的脑波,通常在人注视什么东西或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可观察到.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地处血渭草场、柴达木盆地的南缘、巍峨的昆仑山山麓,整体分布呈枝杈状特征.这里有两座突出的大墓,一座位于西边,1982年发现并进行考古发掘,是在当地有“九层妖楼”之称的“血渭一号墓”,另一座位于东边,是“2018血渭一号墓”,二者相距约四百多米.本文介绍的是后者,由于2018年的一起盗墓案引起世人关注,考古学家随后对这座大墓开展了抢救式发掘.
期刊
被地震和洪水双重灾难摧残过的喇家遗址出土了很多人骨.他们是谁,彼此间有什么关系?其中,F4房址共出土了14具人骨遗骸.看得出,大人在逃生时,都在保护着身边的孩子;孩子们也是互相扶助,相互关爱.rn而在F3中一具女性尸骨怀里抱着婴儿,仰面朝天,像在悲惨地向天哭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组遗骨一直被认为是母亲怀抱着自己的孩子,许多人也将这一幕解读为“面临巨大灾难时的本能反应,闪耀出母爱的光辉”.
期刊
2002年,考古学家在喇家遗址深埋于地下约2~3米的F20房址内,出土了一只倒扣在地面上、完整无损的红陶碗.揭开碗后发现,从碗口到碗中部都被淤泥渗入的沉积物泥土填充,碗底部还有一些形似面条的遗存残留.这些面条虽然只残余了脆弱的表皮,但还保持着原来的卷曲缠绕的形态,直径约3毫米,估计长度约为50厘米.面条基本呈黄色,通体粗细均匀.发掘者发现这些现象后,迅速拍摄了照片,及时留下了宝贵的真实记录.然后把陶碗倒扣回去,连同下方的泥土物质一起,单独包装起来,再用纸盒固定封存.不过这时,发现者还完全不敢肯定它就是面条
期刊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假如我们“穿越”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朝,能吃到什么主食呢?考古学家同样对古人的食谱有着浓厚的兴趣.食性分析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考古界,1984年开始应用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目前已经成为考古学家了解古代人群饮食和动物饲养的主要方法之一.
期刊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各个国家差别不大,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病.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年轻患者最多,一般认为,从青春期到成人早期所承受的压力是发病的“导火索”.rn留意发病的征兆有助于治疗rn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发展主要分为4个阶段.如果能进行适当治疗,则有望在经过4个阶段后治愈,但如果不进行治疗,症状经常会转化为慢性或反复发作.
人死后,身体会发生各种变化.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死后僵硬”.死后僵硬是指死亡后全身的肌肉变硬,其他人即使想活动死者的关节也不能动的状态.rn死后僵硬是从头到脚逐渐形成的.首先,在死后2~3小时,下颌、颈部开始僵直,然后按照肩、胳膊、腿、手指、脚趾的顺序逐渐扩展.在死后大约6~8小时,全身关节变硬,死后12~15小时僵硬程度发展到顶峰,身体最为僵硬.rn僵硬的状况会在死后持续大约24~36小时,之后便又按照出现的顺序逐渐消除.死后僵硬的时间和程度会根据气温和死者的肌肉量有所不同.
期刊
心脏停止跳动、血流中断后,脑部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将最先受到影响.神经元从血液中吸收并消耗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尽管大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左右,但大脑消耗的氧和能量却占全身的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