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之重器,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支柱,工业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中,无不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经济形势下的工业制造业结合在一起。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新IT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可以实现新的生产方式,提升生产协作的水平,改变工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为新一轮工业革命提供技术基础。
所谓新IT,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全新的环境要素下,一种区别于传统的IT的新架构。从特性上来说,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可定义,自适应,随需应变,动态平衡。它能让企业的新业务系统上线更加迅速,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也更安全。从维护的角度来看,更加智能化,易于管理。
从网络上来说,新IT更加开放和智能化,我们经常提到的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都是新IT网络的技术架构;从终端设备上来讲,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和传统的IT相比也都更加智能化。比如在新IT架构之下,软件的作用可以说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安全,甚至软件定义世界,这些创新的IT架构和理念,和之前我们经常说到的IT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制造业信息化来说,新IT和传统IT之间是密切相连的,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当前正处于从传统IT向新IT升级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新旧系统之间的融合将是包容式的发展,是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流动,资源共享。
当前我国的两化融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IT基础,这些软件、硬件或者信息资源构成了当前国内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偏低,和业务系统的融合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只有在IT系统向新IT升级之后,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工业化水平的目标。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来之后,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IT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可以缩小我国工业制造业和一些工业大国之间的差距,缩短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时间。这一点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制造行业的共识。
10月30日,徐工集团和德国SAP公司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双方战略合作项目将从工程机械价值链上下游角度,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把物联网智能云服务应用拓展到徐工全球设备的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中。双方的这次合作是在工业4.O和“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企业新IT融合的典范。
11月初,工信部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技术路线图》,分别从需求、目标、发展重点、应用示范重点、战略支持和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描述。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包括4个方向,分别是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这是目前从政府层面对新IT技术趋势的重要指导,尽管需要更多企业来参与落实,但相信对于中国智能制造而言,意义仍非常重大。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新IT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可以实现新的生产方式,提升生产协作的水平,改变工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为新一轮工业革命提供技术基础。
所谓新IT,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全新的环境要素下,一种区别于传统的IT的新架构。从特性上来说,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可定义,自适应,随需应变,动态平衡。它能让企业的新业务系统上线更加迅速,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也更安全。从维护的角度来看,更加智能化,易于管理。
从网络上来说,新IT更加开放和智能化,我们经常提到的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都是新IT网络的技术架构;从终端设备上来讲,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和传统的IT相比也都更加智能化。比如在新IT架构之下,软件的作用可以说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安全,甚至软件定义世界,这些创新的IT架构和理念,和之前我们经常说到的IT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制造业信息化来说,新IT和传统IT之间是密切相连的,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当前正处于从传统IT向新IT升级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新旧系统之间的融合将是包容式的发展,是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流动,资源共享。
当前我国的两化融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IT基础,这些软件、硬件或者信息资源构成了当前国内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偏低,和业务系统的融合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只有在IT系统向新IT升级之后,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工业化水平的目标。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来之后,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IT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可以缩小我国工业制造业和一些工业大国之间的差距,缩短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时间。这一点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制造行业的共识。
10月30日,徐工集团和德国SAP公司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双方战略合作项目将从工程机械价值链上下游角度,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把物联网智能云服务应用拓展到徐工全球设备的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中。双方的这次合作是在工业4.O和“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企业新IT融合的典范。
11月初,工信部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技术路线图》,分别从需求、目标、发展重点、应用示范重点、战略支持和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描述。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包括4个方向,分别是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这是目前从政府层面对新IT技术趋势的重要指导,尽管需要更多企业来参与落实,但相信对于中国智能制造而言,意义仍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