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28例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患者的护理分析发现,熟悉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科学管理出入水量,严格控制滴速,有效降低体温,及时监测心率变化,严密观察用药效果,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呼吸道管理,重视临床护理,是有效救治麻疹并发肺炎心衰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麻疹 肺炎心衰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07年6月收治麻疹患者186例,麻疹并肺炎心衰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8个月4例,8个月~1岁8例,1~5岁14例,>5岁2例,心衰持续时间1~35天,死亡2例。
临床症状:本组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气急、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脉细速而弱、心音增快、皮疹不透或突然隐退、肝脏急剧增大、肺部出现湿啰音。
治疗方法:对本组28例患者均给予休息、镇静、鼻导管吸氧、强心、利尿、适当降温,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可分别给予抗炎、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等药物治疗,患者心衰纠正,呼吸平稳,临床症状消失,除2例因顽固性心衰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肺炎心衰的观察及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小儿病情变化是护理的重要环节,重症麻疹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影响心肌功能,及时抽血监测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发现异常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给予鼻导管氧气吸入1~2L/分,也可根据患者年龄、氧饱和度适当调节氧流量。③科学控制出入水量,限制输液速度,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控制肺部感染和纠正心衰,必须严格限制补液量。④有效控制体温,减轻心衰。麻疹患者体温一般居高不下,最高可达40.5℃,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0~20次[1]。⑤嚴密观察用药后效果:麻疹肺炎心衰最常用强心、利尿、抗炎药物,应注意观察用药后心率有无减慢、尿量有无增减以及体温变化,对于应用西地兰、速尿等药物后,心率仍持续不降的患者可遵医嘱于4~6小时后重复给药1次[3]。另外,扩张血管,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也是防治心衰的必要措施。对于应用间羟胺、酚妥拉明、氨茶碱等药物后应注意观察呼吸变化、指端温度、皮肤温度以及精神状态等。⑥呼吸道管理:麻疹患者须采取呼吸道隔离,合并肺炎心衰者,抵抗力极低且易并发感染,最好独居一室,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18~20℃,湿度50%~60%,按时更换卧位,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3次/日,雾化液可根据病情一般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按时翻身并叩拍背部,叩拍时应由外向内,自下而上。对于张口呼吸的患者口腔覆盖双层湿纱布,吸氧管、湿化瓶每日更换,口腔护理2次/日,有痰时及时吸出,防止窒息。⑦加强临床护理,防范其他并发症。麻疹并肺炎心衰往往是麻疹患者中极严重的并发症,除注意纠正心衰外,还要加强临床护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清洁,特别是眼部分泌物较多时易粘连,要注意及时清洗,避免出现眼部病变。
讨 论
肺炎心衰是麻疹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麻疹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我院28例麻肺心衰患者的护理,发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吸氧,科学控制出入水量,严格限制滴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效控制体温,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加强呼吸道管理,重视临床护理,大大提高了麻肺心衰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戚仁铎,主编.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
2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87.
3 刘玉生,主编.儿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4.
关键词 麻疹 肺炎心衰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07年6月收治麻疹患者186例,麻疹并肺炎心衰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8个月4例,8个月~1岁8例,1~5岁14例,>5岁2例,心衰持续时间1~35天,死亡2例。
临床症状:本组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气急、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脉细速而弱、心音增快、皮疹不透或突然隐退、肝脏急剧增大、肺部出现湿啰音。
治疗方法:对本组28例患者均给予休息、镇静、鼻导管吸氧、强心、利尿、适当降温,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可分别给予抗炎、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等药物治疗,患者心衰纠正,呼吸平稳,临床症状消失,除2例因顽固性心衰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肺炎心衰的观察及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小儿病情变化是护理的重要环节,重症麻疹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影响心肌功能,及时抽血监测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发现异常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给予鼻导管氧气吸入1~2L/分,也可根据患者年龄、氧饱和度适当调节氧流量。③科学控制出入水量,限制输液速度,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控制肺部感染和纠正心衰,必须严格限制补液量。④有效控制体温,减轻心衰。麻疹患者体温一般居高不下,最高可达40.5℃,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0~20次[1]。⑤嚴密观察用药后效果:麻疹肺炎心衰最常用强心、利尿、抗炎药物,应注意观察用药后心率有无减慢、尿量有无增减以及体温变化,对于应用西地兰、速尿等药物后,心率仍持续不降的患者可遵医嘱于4~6小时后重复给药1次[3]。另外,扩张血管,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也是防治心衰的必要措施。对于应用间羟胺、酚妥拉明、氨茶碱等药物后应注意观察呼吸变化、指端温度、皮肤温度以及精神状态等。⑥呼吸道管理:麻疹患者须采取呼吸道隔离,合并肺炎心衰者,抵抗力极低且易并发感染,最好独居一室,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18~20℃,湿度50%~60%,按时更换卧位,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3次/日,雾化液可根据病情一般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按时翻身并叩拍背部,叩拍时应由外向内,自下而上。对于张口呼吸的患者口腔覆盖双层湿纱布,吸氧管、湿化瓶每日更换,口腔护理2次/日,有痰时及时吸出,防止窒息。⑦加强临床护理,防范其他并发症。麻疹并肺炎心衰往往是麻疹患者中极严重的并发症,除注意纠正心衰外,还要加强临床护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清洁,特别是眼部分泌物较多时易粘连,要注意及时清洗,避免出现眼部病变。
讨 论
肺炎心衰是麻疹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麻疹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我院28例麻肺心衰患者的护理,发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吸氧,科学控制出入水量,严格限制滴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效控制体温,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加强呼吸道管理,重视临床护理,大大提高了麻肺心衰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戚仁铎,主编.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
2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87.
3 刘玉生,主编.儿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