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军队会计网络化是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它既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又是一场新的管理革命,军队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也必然是军队会计网络化的过程。本文着重通过对军队会计网络化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军队会计网络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初步建立起一个军队会计网络化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军队会计 会计网络化 会计信息
一、军队会计网络化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军队财务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展开和应用,军队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独立的、封闭的,它与单位内部运作系统、管理系统以及其他信息资源系统相联系、相整合,构成管理的"神经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与外部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在网络优势的感召下,军队会计信息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军队会计信息系统兼容性较差
由于体制环境的限制、军事信息保密的困扰以及各种现实困难的阻挠,军队会计信息系统仍然相对孤立,接口少,与一些后勤专业信息系统不兼容。由于部队各单位的编制体制存在差异,不同性质单位的财务工作也存在差别,许多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运用了军队会计信息系统,这就使得在大范围内军队会计信息系统有了局限性,各单位之间不能很好的进行系统的互联互通;由于各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相对独立、接口少、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不能与一些后勤专业信息系统,比如说军需、物油、医疗等专用信息网很好的兼容。
(二)会计网络化下的信息安全性成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会计信息数据的失真。这样会威胁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数据的错误、数据的丢失或被篡改,致使信息失真,这里的不安全因素表现为:硬件缺陷、人为的误操作和有意破坏造成数据丢失和被篡改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数据,如操作时停电或处于磁场环境磁盘被磁化造成数据丢失。二是资金结算的安全问题。在网络经济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军队在网上的财务活动日益增多,如网上订购、网上结算等,买卖双方都是不谋面的信息交流,完全凭借双方的信誉进行交易活动,这样军队就面临着财务结算的安全问题。三是军事机密的泄露。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传递完全借助于网络进行,财务信息被截取和篡改成为显而易见的问题,特别是网络黑客非法侵入网络用户或程序,捕获信息或通过窃取系统合法用户口令、密码,以合法登陆实现非法目的,获取重要军事秘密,将给军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网络化的配套措施
(一)制定并完善军队会计信息安全法规体系
首先,要完善现行各项军队会计法规建设,尽量细化法规实施细则。此外,还要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性法规,对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以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军队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要根据军队战时财务保障任务的变化和战争样式的改变,制定与军队会计网络化建设进程相适应的网络保障方面的法规。第三,要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
(二)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重视网络安全扫描,及时堵塞安全漏洞。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安全漏洞,均可采用网络安全扫描方法,对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等核心网络设备,采用模拟漏洞特征的攻击方式对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扫描检查,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分析并形成安全报告,为修补漏洞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合理运用隔离手段,打造安全防御屏障。信息安全如同人体安全一样,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的最佳方法是预防。通过合理设立安全过滤规则,能够严格控制系统外部网络用户的非法访问,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有效控制进出内部网络的信息流,使外部非授权用户难以获取内部网络的重要数据。三是综合运用病毒查杀软件,加强病毒防范能力。没有一种杀毒软件是万能的,不同软件杀毒机制和方法各不相同,查杀病毒的种类也各有侧重,加之杀毒软件相对于新病毒而言均有滞后性,不同软件病毒库的升级时间略有差异,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杀毒软件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三)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监督
信息安全监督涉及到军队会计网络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近年来军队一些单位和部门发生的信息安全保密问题的教训来看,加强军队会计信息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搞好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全面系统的经常性教育活动,可增强军队会计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信息安全保密知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科学性。二是加强信息终端设备管理。信息终端设备主要是指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或服务器等,这些终端设备是读取和处理信息的平台。加强这些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信息安全。三是落实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监督检查是确保安全技术正确使用、安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的有效保证。各级财务部门领导、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要切实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加强对会计信息安全的检查、督导和评估。
(四)加强网络化环境下的人才队伍建设
1、造就精干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军队会计网络化是技术性与专业性的结合,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要精通计算机硬软件知识和信息化法规标准,具备一定的系统研发、咨询和维护管理经验,又要了解掌握军队财经政策法规,熟悉会计处理业务流程和方法要求。要适应军队会计网络化的发展,争做复合型人才,会计人员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学习:一是网络化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与数据库等专业知识;二是军队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学习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各种资金的管理与核算、会计报表、会计监督、会计分析等专业知识;三是军队会计信息化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在了解掌握军队会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参加系统研发、推广应用、维护升级、咨询指导等工作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2、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军队会计网络化建设的扎实推进,不仅需要承担研发管理工作的"高、精、尖"人才,也需要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切实打牢网络化的群众基础。信息化素质包括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军队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就是要使每一名会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增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动意识。丰富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就是要增加其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系统操作知识、网络使用知识、安全保密知识等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常识。提高军队会计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就是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
3、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是会计信息系统得到有效使用、发挥应有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信息技术更新快,信息系统升级换代频繁,军队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对会计人员基于军队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信息化业务处理能力,要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学习与实践的矛盾,采取短期培训、在岗自学、在线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军队会计信息系统等的实际应用培训,增强运用军队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业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汉兴.网络会计概论[M].海潮出版社,2004年2月
[2]熊友存,李劲松.军队财务管理学[M]. 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12月
关键词:军队会计 会计网络化 会计信息
一、军队会计网络化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军队财务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展开和应用,军队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独立的、封闭的,它与单位内部运作系统、管理系统以及其他信息资源系统相联系、相整合,构成管理的"神经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与外部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在网络优势的感召下,军队会计信息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军队会计信息系统兼容性较差
由于体制环境的限制、军事信息保密的困扰以及各种现实困难的阻挠,军队会计信息系统仍然相对孤立,接口少,与一些后勤专业信息系统不兼容。由于部队各单位的编制体制存在差异,不同性质单位的财务工作也存在差别,许多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运用了军队会计信息系统,这就使得在大范围内军队会计信息系统有了局限性,各单位之间不能很好的进行系统的互联互通;由于各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相对独立、接口少、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不能与一些后勤专业信息系统,比如说军需、物油、医疗等专用信息网很好的兼容。
(二)会计网络化下的信息安全性成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会计信息数据的失真。这样会威胁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数据的错误、数据的丢失或被篡改,致使信息失真,这里的不安全因素表现为:硬件缺陷、人为的误操作和有意破坏造成数据丢失和被篡改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数据,如操作时停电或处于磁场环境磁盘被磁化造成数据丢失。二是资金结算的安全问题。在网络经济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军队在网上的财务活动日益增多,如网上订购、网上结算等,买卖双方都是不谋面的信息交流,完全凭借双方的信誉进行交易活动,这样军队就面临着财务结算的安全问题。三是军事机密的泄露。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传递完全借助于网络进行,财务信息被截取和篡改成为显而易见的问题,特别是网络黑客非法侵入网络用户或程序,捕获信息或通过窃取系统合法用户口令、密码,以合法登陆实现非法目的,获取重要军事秘密,将给军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网络化的配套措施
(一)制定并完善军队会计信息安全法规体系
首先,要完善现行各项军队会计法规建设,尽量细化法规实施细则。此外,还要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性法规,对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以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军队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要根据军队战时财务保障任务的变化和战争样式的改变,制定与军队会计网络化建设进程相适应的网络保障方面的法规。第三,要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
(二)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重视网络安全扫描,及时堵塞安全漏洞。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安全漏洞,均可采用网络安全扫描方法,对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等核心网络设备,采用模拟漏洞特征的攻击方式对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扫描检查,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分析并形成安全报告,为修补漏洞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合理运用隔离手段,打造安全防御屏障。信息安全如同人体安全一样,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的最佳方法是预防。通过合理设立安全过滤规则,能够严格控制系统外部网络用户的非法访问,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有效控制进出内部网络的信息流,使外部非授权用户难以获取内部网络的重要数据。三是综合运用病毒查杀软件,加强病毒防范能力。没有一种杀毒软件是万能的,不同软件杀毒机制和方法各不相同,查杀病毒的种类也各有侧重,加之杀毒软件相对于新病毒而言均有滞后性,不同软件病毒库的升级时间略有差异,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杀毒软件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三)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监督
信息安全监督涉及到军队会计网络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近年来军队一些单位和部门发生的信息安全保密问题的教训来看,加强军队会计信息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搞好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全面系统的经常性教育活动,可增强军队会计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信息安全保密知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科学性。二是加强信息终端设备管理。信息终端设备主要是指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或服务器等,这些终端设备是读取和处理信息的平台。加强这些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信息安全。三是落实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监督检查是确保安全技术正确使用、安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的有效保证。各级财务部门领导、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要切实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加强对会计信息安全的检查、督导和评估。
(四)加强网络化环境下的人才队伍建设
1、造就精干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军队会计网络化是技术性与专业性的结合,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要精通计算机硬软件知识和信息化法规标准,具备一定的系统研发、咨询和维护管理经验,又要了解掌握军队财经政策法规,熟悉会计处理业务流程和方法要求。要适应军队会计网络化的发展,争做复合型人才,会计人员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学习:一是网络化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与数据库等专业知识;二是军队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学习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各种资金的管理与核算、会计报表、会计监督、会计分析等专业知识;三是军队会计信息化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在了解掌握军队会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参加系统研发、推广应用、维护升级、咨询指导等工作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2、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军队会计网络化建设的扎实推进,不仅需要承担研发管理工作的"高、精、尖"人才,也需要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切实打牢网络化的群众基础。信息化素质包括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军队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就是要使每一名会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增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动意识。丰富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就是要增加其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系统操作知识、网络使用知识、安全保密知识等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常识。提高军队会计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就是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
3、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是会计信息系统得到有效使用、发挥应有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信息技术更新快,信息系统升级换代频繁,军队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对会计人员基于军队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信息化业务处理能力,要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学习与实践的矛盾,采取短期培训、在岗自学、在线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军队会计信息系统等的实际应用培训,增强运用军队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业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汉兴.网络会计概论[M].海潮出版社,2004年2月
[2]熊友存,李劲松.军队财务管理学[M]. 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