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野生型(wt)-p53与JunB融合基因对裸鼠肝细胞肝癌(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方法分别应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wt-p53与JunB融合基因质粒和脂质体Lipofectmine 2000(融合基因载体)、携带GFP的空质粒和Lipofectmine 2000(空载体)及单纯Lipofectmine 2000转染HepG2肝癌细胞。应用G418筛选抗生素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阳性克隆鉴定。将18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取融合基因载体、空载体转染的HepG2肝癌细胞及单纯的HepG2肝癌细胞接种裸鼠,将2×107个肿瘤细胞悬液皮下注射至裸鼠右侧背部,于注射后的28 d处死荷瘤裸鼠,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3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融合基因载体和空载体转染HepG2肝癌细胞24 h后,转染效率均达到40%。G418筛选抗生素培养基筛选10 d,融合基因载体和空载体转染的HepG2肝癌细胞出现较大的单细胞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后获得稳定表达融合基因的HepG2细胞。凝胶电泳显示融合基因载体转染的HepG2肝癌细胞的p53和JunB基因表达量较空载体转染的肝癌细胞增高。融合基因载体转染的HepG2肝癌细胞的p53基因相对含量为6.09,JunB为0.13;空载体转染的HepG2肝癌细胞的p53基因相对含量为0.42,JunB为0.04。3组裸鼠移植瘤位于背侧皮下,实验组裸鼠移植瘤较小,直径为数毫米,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裸鼠移植瘤均明显隆起于裸鼠背部皮下,直径介于十数毫米与数十毫米之间,移植瘤均呈菜花样突出,表面光滑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触之质硬,与深部组织无明显粘连,腹腔各脏器表面光滑,未见有明显的转移灶。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移植瘤的体积分别为(47±21)mm3和(384±166)m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4.638,P<0.05);两者重量分别为(2.6±0.5)g和(10.1±0.6)g,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LSD-t=19.560,P<0.05)。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移植瘤的体积(292±103)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5.740,P<0.05),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移植瘤的重量(9.6±0.7)g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LSD-t=27.225,P<0.05)。实验组平均肿瘤抑制率为84%。
结论wt-p53和JunB融合基因可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