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形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

来源 :口腔医学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accp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993年以来,我们针对双侧唇裂修补术后继发鼻上唇畸形,用上唇叉形瓣修复鼻小柱,恢复鼻背皮肤与鼻大翼软骨,鼻大翼软骨内脚与鼻中隔软骨的正常解剖位置,预留上唇正中条形皮肤恢复人中结构,恢复口轮匝肌的完整性等方法,共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20例,获得良好效果。记录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例中,男性14例,女性6例。最大年龄26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18岁。20例均在局麻下进行手术,给予双侧眶下孔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效果充分。手术后5~7天拆线。
其他文献
系统地研究了泸州老窖不同窖龄、不同层次的窖泥在N,P,K,有机质、水分含量及pH值等方面的差异及规律性.结果表明:1.窖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建窖土壤和封窖泥均有较大差异,其中
作者采用锤造无缝3/4冠粘结桥修复少数牙齿缺失,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磨除牙质少,美观,舒服,价廉等优点,可望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对102名广东籍汉族人的恒牙正常牙合的模型进行了测量分析。通过计算Pont指数来预测理想牙弓宽度,得出其统计学公式,并对上下颌牙量进行了比率分析,即Bolton分析,来预测上下牙弓是否协调,得
结合黄浆水所合成分和木薯原料酒精的生产特点,将黄浆水经预处理后添加到酒母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黄浆水作为酒母培养的氮源效果优于尿素;最适添加量为2%;成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七届国家级黄酒评酒委员颁证大会于2004年12月18日在上海市海鸥饭店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处长郭翔、中国酿
从数字模型、控制理论应用、转矩脉动抑制和高性能驱动系统开发等四个方面,评述国内外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四川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定单模式,大力开发建设生态酿酒原料生产基地,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确保“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等系列品牌酒的高品质。近年
现代蒸馏设备虽然替代了传统天锅甑,但传统的蒸馏操作法如"匀辅轻撒"、"探汽上甑"、"缓火蒸馏"等仍然是完成蒸馏目标的基本保证.传统蒸馏操作法是前人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OKT系列、IL—2活性检测及短寿命Ts功能测定技术,对20例舍格林综合征(Sjog ren&#39;s syndrome,SS)患者末稍血T淋巴细胞亚群、PBL产生IL—2能力及抑制性T
笔者分别于1986年9月和1993年3月收治2例先天性上唇正中裂,其裂隙发生在唇珠和人中沟、正对鼻小柱下方。此类唇裂难以按经典的先天性唇裂整复术式治疗,而采用Abbe—Estlander